舒适护理在重症肝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舒适护理;重症肝炎;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并发症
正文
研究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为8000万,该病致病因素复杂多样,是病毒、细菌、化学毒物、自身免疫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肝脏细胞受损后,肝脏功能相继受损,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低下、腹胀恶心、易疲倦等。临床根据疾病的发展和不同的表现分为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急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几个类型。重症肝炎属于一种危重症,主要是由病毒性感染所致,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发作时一般有腹痛、乏力、恶心呕吐以及黄疸和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2]。而在病理表现上,当发生重症肝炎时,大量的肝细胞坏死,导致肝脏功能衰竭,直接威胁其生命。而在重症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全面、系统且科学的护理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手段,在重症肝炎病人治疗中接受全方位的舒适护理对于稳定疾病是否有效呢,本次研究就2020年6月~2023年6月时间段内选取的180例病人展开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20年6月,结束于2023年6月,选取此时间段内本科室收治的重症肝炎病人160例展开研究,经电脑排序后按照奇偶数均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区间33~75岁,平均(53.7±4.4)岁,病程1~11年,均值(6.3±1.6)年,BMI指数18~24kg/m2,平均(22.5±1.4)kg/m2;研究组80例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区间31~75岁,平均(53.5±4.46)岁,病程1~10年,均值(6.4±1.5)年,BMI指数18~27kg/m2,平均(22.8±1.5)kg/m2。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HbsAg阳性,乙肝病毒DNA大于105cos/ml[4]。纳入标准:(1)经实验室和影像学等检查确诊;(2)入选病人年龄>25岁;(3)具备良好的沟通、认知能力;(4)病人均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5)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排除标准:(1)全身严重疾病者,并发先天性心脏病、肾衰竭;(2)孕妇及哺乳者;(3)并发恶性肿瘤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接受抗感染、稳定血压、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临床护理,首先提供舒适、整洁、环境安静的病房,室内勤开窗通风,每日用紫外线消毒机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同时要开窗确保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合理安排病人治疗和休息时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和神志,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及时清理呕吐物,同时详细记录出入量的颜色、量和性状,为医生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加强对床单元的消毒处理,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护理预防发生感染,加强用药和疾病知识指导,让病人和家属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研究组则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措施:(1)生理舒适:由于大部分病人处于重症肝炎阶段时候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所以要帮助病人清理干净口腔和皮肤,并且每次呕吐后都要漱口,预防感染发生,其次每日整理床单元,勤换内衣裤,可以用温水帮助病人擦洗身体,放置引流管的病人要每天至少消毒两次,引流管不得留置超过72小时。(2)心理舒适:主动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加强心理干预,可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病人将心理话和情绪表达出来,也可以联合家属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抗病能力。(3)营养支持。重症肝炎病人多伴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的问题,护士可以根据营养师制定的饮食计划实施膳食安排,科学搭配膳食,掌握饮食禁忌项,摄入机体营养所需食物,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4)病情监护。掌握病人既往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病人或者家属直接沟通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既往有没有感染乙肝或者丙肝,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严密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营养状况以及观察面色皮肤是否发生黄疸等,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处理并发症。(5)睡眠干预:重症肝炎病人受疾病和治疗手段的双重折磨,睡眠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要保障病人睡眠质量,首先创建良好的睡眠氛围和环境,减少人员探视,监护仪器也可以适当静音,如仍然不能得到良好的睡眠则需要治疗措施干预。
1.3观察指标
(1)睡眠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内容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障碍等,总分21分,得分越高睡眠越差[3]。
(2)心理状态:借助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测评患者的心态变化,临界值分别是14分和21分,得分越高情绪越差[4-5]。
(3)并发症:统计病人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如恶心呕吐、极度乏力、食欲不振等。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发生率[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25.0的统计软件开展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用c2,定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意义重大。
2结果
2.1 睡眠质量评价对比
研究组各项睡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PSQI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睡眠质量 | 入睡时间 | 睡眠时间 | 睡眠障碍 | 睡眠效率 | 催眠药物 | 日间功能障碍 |
研究组 | 80 | 1.2±0.6 | 0.8±0.5 | 0.7±0.3 | 1.5±0.4 | 1.9±0.1 | 1.6±0.3 | 1.2±0.2 |
对照组 | 80 | 1.9±0.1 | 1.3±0.4 | 1.2±0.4 | 1.8±0.1 | 1.8±0.2 | 1.8±0.2 | 1.5±0.3 |
t | - | 10.917 | 7.407 | 9.486 | 6.902 | 4.242 | 5.262 | 7.893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心理状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n) | HAMA评分 | HAMD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研究组 | 80 | 21.4±3.7 | 14.6±1.6 | 27.6±3.7 | 21.4±1.7 |
对照组 | 80 | 21.5±3.4 | 17.2±2.1 | 27.8±3.8 | 25.1±2.4 |
t | - | 0.188 | 9.342 | 0.357 | 11.934 |
P | - | 0.850 | 0.000 | 0.721 | 0.000 |
2.3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并发症为18.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对比
组别 | 例数 | 恶心呕吐 | 极度乏力 | 食欲不振 | 并发症概率 |
研究组 | 80 | 2 | 1 | 3 | 6(7.5%) |
对照组 | 80 | 5 | 5 | 5 | 15(18.8%) |
X2 | - | - | - | - | 4.439 |
P | - | - | - | - | 0.035 |
3.讨论
重症肝炎在临床上属于严重的传染疾病,特点是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威胁病人生命,该病的病理特点是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肝炎一旦发生会导致体内聚集大量有毒物质,进一步加重了肝脏负荷,不断发展为恶性循环,因此,临床上不仅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科学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指导[7-8]。临床上大多数病人治疗过程中接受的护理方案更接近治疗需求和临床需求,却忽略了病人自身的需求,尤其是这些病人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自身又存在营养不良、食欲低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反应,因此必须要重视病人在生理、心理、睡眠以及社会需求上的舒适度要求[9]。
本研究对研究组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此模式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全方位考虑病人自身的舒适性,更具人性化,而且护理措施也更加的全面和具体,护理工作主要围绕病人的舒适度展开,通过全心全意的贴心照顾,从生理、心理上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时间,让病人能够以乐观、自信的状态积极面对疾病治疗,拥有舒适治疗体验感。结合本文研究数据发现,研究组病人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分值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仅有7.5%,差异证实了舒适护理对解除患者负面情绪和提高睡眠质量具有显著作用[10]。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肝炎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可以全方位照顾到病人心理、生理以及睡眠等重要的体验感上,让病人接受治疗不在痛苦,且加强心理舒适度的干预也能够提升病人和家属治疗的信心,预防产生厌弃治疗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通过舒适护理的干预,病人自身舒适度提升,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牟利华,牟甜. 整体护理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C]// 南京康复医学会. 第六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三).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 2023: 3.
[2]陈佳妮,林丽洁,梁峰. 个性化护理对重症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 [J]. 中外医疗, 2023, 42 (27): 110-113.
[3]芦雪萍,景晓丽,谷申森等. 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在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2 (13): 1868-1872.
[4]曾庆妮,麦艳君,陈艳芳等. 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夜间低血糖中的影响 [J]. 吉林医学, 2023, 44 (06): 1612-1615.
[5]王雪. 舒适及行为认知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39 (06): 27-29.
[6]吴改荣,任金翠,张雪. 饮食及心理护理在重症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J]. 心理月刊, 2022, 17 (18): 174-176.
[7]陈园媛,许雀,王微微. 循证性安全护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 (21): 163-165.
[8]乔惠霞. 心理护理在重型肝炎护理中的作用及满意度分析 [J]. 甘肃医药, 2022, 41 (07): 662-664.
[9]薛艳霞.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J]. 生命科学仪器, 2022, 20 (03): 74.
[10]徐景华. 护理干预对重症肝炎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 9 (02): 347-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