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规范化护理对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顾志茹 付丽(通讯作者)

徐州市中心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

目的:针对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实施全程规范化护理措施干预,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3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68)与规范组(n=68)。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规范组患者接受全程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规范组患者不良反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规范组患者干预后的癌症应对行为(CBIB)评分、生活质量(FACT-G)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而言,实施全程规范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癌症应对行为,明显预防减少不良反应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输液港;全程规范化护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

正文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为避免化疗时反复置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可通过植入静脉输液港(VPA),建立优质静脉通道,为后续给药、采血及营养支持提供途径[1,2]。有研究表明,VPA长期留置期间,会发生静脉炎、感染等不良反应,临床需及时予以有效护理措施干预[3]。全程规范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模式,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期间全程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4]。因此,本研究探讨全程规范化护理对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1~2023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3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常规n=68规范n=68纳入标准: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5]均经影像学、组织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TNM分期I~II期;均为女性,预计生存期≥1年;入院后接受化疗及VAP植入者,留置时间≥3个月认知及沟通正常,能够配合完成护理方案;⑺临床资料无缺失;患者及其家属知晓诊断结果、化疗方案与本研究方案,书面同意参与。排除标准:伴其他恶性肿瘤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化疗期间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者;伴凝血功能障碍者;伴全身代谢性疾病者;伴免疫系统疾病者;伴血液系统疾病者;伴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者。常规组:年龄43~7554.72±6.82)岁;病理分期:III55例,IV13。规范年龄41~7455.04±6.97)岁;病理分期:III54例,IV14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口头宣教,讲解乳腺癌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化疗方案及VAP适应症、优缺点等,介绍穿刺配合技巧、维护方法,严格把握VAP植入适应症与禁忌症,穿刺前评估患者皮肤状况,置管后每4周对输液港维护1次,向患者讲解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嘱咐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防治VAP翻转或外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为主,嘱咐患者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

1.2.2 规范  患者接受全程规范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所示。组间护理团队:成立全程规范化护理小组,由科室1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1名主治医师、5名责任护士,对组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乳腺癌”“化疗”“VPA”“全程规范化护理”等相关内容,提高组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掌握水平,在培训结束后,对组员均进行考核,合格方可参与后续工作。制定护理方案: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阅相关知识,梳理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要点、VAP相关风险事件及危险因素,根据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病情状况及护理重点,经小组讨论后,拟定全程规范化护理方案,在咨询专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后,对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最终版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方案:评估风险——采用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VAP植入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与潜在危险因素,风险事件包括VAP外漏、导管脱落、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等,导致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状况、穿刺技术、肿瘤类型及分期、凝血功能、化疗方案、VAP类型及护理服务等,将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录入患者个人档案中。置管前护理——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提高患者对VAP认知程度,增强患者置管配合度与维护管道的重视程度,配合宣传手册、视频等,讲解穿刺过程,教会患者穿刺配合要点,对于存在其他风险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贫血等,主治医师需及时对症处理。置管后护理——再次强调置管后的注意事项,评估患者置管部位是否存在肿胀、压痛、出血、囊带周围血肿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发热、畏寒等症状,同侧颈部、胸部静脉是否存在红斑、血栓等情况,定期检查VAP情况,观察港座稳定性、港座周围皮肤情况、输液通畅情况、抽回血情况等,在维护及换药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参考《食物成分表》,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科学、适宜的饮食计划,确保饮食多元化,保证摄入充足营养物质。

1.3  观察指标

1.3.1 不良反应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VAP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置管部位肿胀、皮肤破损、感染等。

1.3.2 护理不良事件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VAP外漏、导管脱落、导管扭曲等。

1.3.3 癌症应对行为  在干预前后,采用癌症行为应对量表(CBIB),对两组患者的癌症应对行为进行评估,该量表共有4个方面评估内容与14个条目,采用1~9分计分法,总分14~126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癌症应对行为越佳[6]

1.3.4 生活质量  在干预前后,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G),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共有4个方面评估内容与27个条目,采用0~4分计分法,总分27~108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佳[7]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在不良反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规范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规范组n=68

常规组n=68

χ2

P

不良反应

置管部位肿胀

皮肤破损

感染

静脉炎

护理不良事件

VAP外漏

导管脱落

导管堵塞

非计划拔管

1.47%1/68

1.47%1/68

0.00%0/68

0.00%0/68

0.00%0/68

2.94%2/68

0.00%0/68

1.47%1/68

1.47%1/68

0.00%0/68

11.76%8/68

4.41%3/68

2.94%2/68

1.47%1/68

2.94%2/68

16.18%11/68

2.94%2/68

4.41%3/68

5.88%4/68

2.94%2/68

5.830

 

 

 

 

6.889

0.016

 

 

 

 

0.009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症应对行为比较

规范患者干预后的CBIB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症应对行为比较,分

组别

时间

压力处理

情绪处理

参与医疗照顾

维持独立与正向态度

CBIB总分

规范

n=68

常规

n=68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12.85±1.23

17.07±2.55αβ

12.69±1.49

15.43±2.14α

18.21.72

25.15±3.68αβ

18.26±1.85

21.46±2.95α

10.20.70

13.41.31αβ

10.40±0.84

11.90.97α

13.41.64

19.03.32αβ

13.56±1.77

16.12.49α

54.83±6.89

74.72±9.47αβ

54.91±6.47

64.94±7.12α

注:组内比较,αP<0.05;组间比较,βP<0.05;下同。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规范患者干预后的FACT-G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时间

生理维度

功能维度

社会/家庭维度

情感维度

总分

规范

n=68

常规

n=68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13.64±1.64

20.32±3.32αβ

13.78±1.72

16.91±2.06α

11.41±1.77

19.94±3.46αβ

11.35±1.65

15.41±2.14α

10.46±1.40

16.59±2.46αβ

10.32±1.23

13.77±1.67α

11.59±1.64

17.42±2.72αβ

11.74±1.49

14.52±1.85α

47.10±4.23

74.27±6.55αβ

47.19±5.49

60.61±6.17α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以女性为主,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近年来表现出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危及女性生命健康。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杀伤癌细胞,延缓病情进展,但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化疗药物会对患者造成一定毒副作用,对血管造成刺激进而引起静脉炎,甚至出现药液外渗,造成皮肤坏死、全身感染等,出现严重后果[8]。近年来输液技术不断完善与改进,VPA逐渐用于化疗药物输注中,能够为静脉给药提供良好途径,且可避免反复穿刺,置管时间长,日常维护工作简单,但在置管期间,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症状困扰[9]。因此,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期间,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干预,对改善其临床结局具有重要作用。

既往临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但护理措施较为单一,仅关注基础护理,没有系统性护理方案,无法满足目前临床护理需要,故而积极寻找新型护理模式尤为重要[10]。全程规范化护理是一种新颖护理方案,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置管期间,全程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能够取得患者信任,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切实解决临床护理问题[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患者不良反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低,CBIB评分、FACT-G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与韦丽鹤[12]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在于全程规范化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度,确保患者积极配合化疗,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癌症应对行为,并可在规范护理下确保护理有效性与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综上所,对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而言,实施全程规范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癌症应对行为,明显预防减少不良反应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杨焕,马靓,沈俊,. 针对性干预对应用输液港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8):1017-1020.

[2] 董丹丹,李会玲,王杉. 全程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0):176-179.

[3] 陈伟,夏旭霞,章月照. 全程规范化护理体系对乳腺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国性科学,2022,31(1):98-101.

[4] 罗萍,周萍,吴璐. 个案护理师全程输液港管理对肿瘤科静脉输液港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3,21(26):3687-3690.

[5] 李琳. 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的护理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5):760-764.

[6] 黎东梅,王茹,任盟,. 基于FMEA模型的预防性护理在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22,33(18):2445-2448.

[7] 黄剑,赖美春,蒋冬芳. 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在乳腺癌静脉输液港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7):961-964.

[8] 梁雪,李翠莲,张水娟. 3M敷料联合置管专项护理在乳腺癌输液港植入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6):67-69.

[9] 许静,李昌娣,蒋清云. 保护动机理论下的个体护理在乳腺癌输液港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7):35-38.

[10] 何小菊,徐佳韵,刘冬梅,. 基于症状管理的护理支持模式对乳腺癌植入输液港化疗患者的影响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4):2308-2312,2326.

[11] 俞文方,夏旭霞,章健,. 基于防控指引的规范化理论预防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23,30(8):1266-1270.

[12] 韦丽鹤,贺会杰. 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程序的护理干预策略在乳腺癌静脉输液港化疗过程中的应用[J]. 临床研究,2022,30(3):157-1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