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综合护理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综合护理;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
正文
现阶段我国呼吸道感染病例总数呈现出相对较高的特点,此类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微生物对患者肺泡以及下呼吸道等组织侵袭,所诱发的炎症改变,其中高发病率以及高传染性均属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特点,如果患者未能对自身病情状态引起足够的重视,则会存在较大的机率进一步发展为重症下呼吸道感染[1-2]。抗菌药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长时间用药后会存在较大的机率出现耐药性,影响患者预后,且对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来说,痰液分泌量大属于其主要特点,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可使得抗生素浓度降低,进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提升,现阶段多数学者认为,对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干预,不仅需要落实高效的药物治疗,同时需要配合祛痰设备以及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痰液的排出,其中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肺泡灌洗中具有优良的效果,能够对痰液进行有效的稀释,促进痰液的排出,确保最终干预效果的可持续提升[3-4]。例如在周晓颖[5]等人的研究中显示:通过予以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干预,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对于患者自身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综合护理则结合了小组护理以及责任制护理的优势,能够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确保最终干预效果的提升。本文将探究分析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综合护理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象: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02例,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为:27-79岁,平均年龄(53.46±5.12)岁,观察组患者共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为:27-78岁,平均年龄(52.97±5.0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状态,予以其糖皮质激素、祛痰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强化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同时予以患者低流量吸氧,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叩背等干预,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予以其无创或有创通气治疗。
1.2.2观察组方法
①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配合吸痰干预,开展干预前,告知患者禁食2h,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协助患者去仰卧位,应用2%利多卡因,开展气管内麻醉,采用纤维支气管内窥镜软性气管支镜润滑,明确患者会厌部位,使其声门呈现为开放状态,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左右支气管以及大气道等部位进行观察,明确实际情况后,开展吸痰干预,过程中保持动作的轻柔,确保痰液能够完全吸出,避免对患者气管臂等部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如果患者存在痰液黏稠的情况,则可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落实局部灌注,对痰液进行有效稀释之后,再将其吸出。
②综合护理干预,A.后见专业的综合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以患者病情状态、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等因素为基础,划分出责任小组,每组分管4-5名患者,在小组中进一步细化相关护理人员的责任床位,落实责任制护理干预,强化细节管理,要求应用三级质控模式,以护理小组负责人以及护士长为核心,构建三级质控管理模式,要求护士长以及护理小组负责人落实对于护理质量的控制,护理部落实监督工作,确保责任到人,每位护理人员要求参照标准化程序落实护理措施,并由护理小组负责人对护理记录、病房环境、护理人员手卫生等进行检查,对于存在缺陷的地方及时记录,确保整体护理质量的改善。B.开展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干预前,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打开喉咙的方式,并告知其后续操作的安全性,使得患者身心能够处于放松状态。干预过程中,及时引导患者处于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确保纤维支气管镜能够顺利进入,可适当对药业进行加热,降低对于患者咽喉部的刺激。干预后,引导患者落实2h禁食措施,重视对于患者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1.3.1干预效果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病灶完全吸收;有效:临床症状改善,阴影明显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以及阴影面积均未得到改善;干预效果=(显效+有效)/总例数。
1.3.2肺功能状态
采用肺功能仪进行测定,包括:最大呼吸中期流量、第1s用力呼气容积以及一氧化碳弥散量。
1.3.2炎症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包括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干预效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效果[例,(%)]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效果 |
对照组 | 51 | 22 | 14 | 15 | 70.59% |
观察组 | 51 | 31 | 17 | 3 | 94.12% |
χ2 | - | - | - | - | 9.714 |
P | - | - | - | - | 0.002 |
2.2两组肺功能状态
干预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表2 两组肺功能状态()
组别 | 例数 | 最大呼吸中期流量 | 第1s用力呼气容积 | 一氧化碳弥散量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1 | (3.50±0.84)L/s | (4.33±0.57)L/s | (1.28±0.31)L | (1.89±0.27)L | (66.12±5.29)min·kPa | (84.77±5.69)min·kPa |
观察组 | 51 | (3.49±0.84)L/s | (5.36±0.85)L/s | (1.30±0.31)L | (2.41±0.43)L | (65.86±5.45)min·kPa | (96.23±6.53)min·kPa |
t | -- | 0.177 | 9.427 | 0.256 | 13.321 | 0.237 | 9.532 |
P | -- | 0.906 | 0.001 | 0.827 | 0.001 | 0.849 | 0.001 |
2.3两组炎症因子水平
干预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
组别 | 例数 | C反应蛋白水平 | 降钙素原水平 |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1 | (79.87±5.85)mg/L | (65.28±6.23)mg/L | (19.90±2.10)ug/L | (7.41±1.97)ug/L | (48.32±14.63)ng/L | (25.67±6.62)ng/L |
观察组 | 51 | (81.37±6.13)mg/L | (37.66±5.79)mg/L | (19.77±2.05)ug/L | (5.22±0.93)ug/L | (47.65±15.88)ng/L | (12.35±3.30)ng/L |
t | -- | 0.365 | 12.863 | 0.192 | 4.103 | 0.276 | 10.445 |
P | -- | 0.752 | 0.001 | 0.884 | 0.001 | 0.801 | 0.001 |
3. 讨论
以往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抗生素进行干预,虽然能够确定一定的效果,但是会存在耐药菌总数以及种类增多的情况,使得药物敏感性受到明显的影响,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使得患者发展为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加上此鳄梨患者支气管你痰栓较多,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因而干预过程中及时清理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改善患者病情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6-7]。
现阶段床旁支气管镜相关技术在多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毛存福[8]等人的研究中显示:通过予以慢阻肺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干预,可显著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在支气管镜的辅助下,能够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肺部以及支气管状态进行全面的观察,在掌握痰栓部位后,及时将其吸出,进而改善患者病情状态,对于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而言,部分患者存在恐惧情绪或是生理方面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使其抗拒接受干预,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改善其抵触情绪,提升其依从性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次研究应用了综合护理结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干预,在干预效果方面,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提示该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状态,与谢志杰[9]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认为:纤维支气管镜能够对患者局部气道黏膜产生刺激效果,使其吞咽以及咳嗽反射得到改善,对于提升患者通气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能够及时将患者痰液吸出,及时落实病原菌检测,以检测结果为基础,对后续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可确保抗生素应用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进而确保干预效果的提升。在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状态方面,多数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病灶部位会存在大量的炎性介质,不可避免的会对其气管以及黏液纤毛运动造成损伤,使得肺内黏液提升,出现痰液排出困难,诱发气道阻塞,影响肺功能状态。其中最大呼吸中期流量、第1s用力呼气容积以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均属于典型的肺功能指标,能够有效反应患者气道以及肺功能状态,观察组经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则进一步说明了该治疗模式可显著患者肺功能状态。C反应蛋白属于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出现炎症时会显著提升,降钙素原则能够有效反应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则属于炎症细胞因子,可参与炎症反应,当其异常提升则可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观察组更具优势,则说明该治疗模式可改善啊混子炎症反应,促进其病情的转归,与张丽娟[10]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认为:纤维支气管镜能够及时清理肺部分泌物,改善呼吸道阻塞症状,确保患者正常的氧供,干预过程中结合药物灌洗则能够提升气道润滑性,改善纤毛运转功能以及免疫调节,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其肺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配合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确保最终干预效果的可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运莉娜.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03):302-304.
[2]吴岩岩.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05):79-81+85.
[3]张小芳,邱在军,李慧萍,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级干预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06):1043-1047.
[4]闫琛琛,陈晶.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肺癌患者炎性指标改善作用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05):186-189.
[5]周晓颖,谢玉华,黄海平.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吸痰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9,32(24):101-102.
[6]刘丹舟,张丹嗣,王安宁,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03):90-93.
[7]王倩,郭敏,孙丰芳.精细化护理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4,3(04):153-156.
[8]毛存福,王勇.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2):119-121.
[9]谢志杰,张丽娟,宋国斌.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在老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2016,38(20):3146-3148.
[10]张丽娟,宋国斌,谢志杰,等. 纤支镜床旁辅助吸痰对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0):1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