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王小玲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胃穿孔患者,纳入86例1:1均衡分为参考组、分析组,均为43例。参考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分析组中融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分析组康复时间指标短于参考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分析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分析组护理满意度有优势,总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急性胃穿孔采用优质护理符合患者需求,可促进其临床康复,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控制并发症,患者认可度理想。


关键词

急性胃穿孔;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正文


急性胃穿孔属于较为严重的胃部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并发腹腔内感染,严重者威胁生命安全,应及时救治[1]。导致急性胃穿孔的因素较多,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或生活习惯均有可能导致急性胃穿孔的发生,一般选择手术治疗,可以行腹腔镜探查术或者开腹探查术,术中确定胃穿孔后配合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以达到治疗效果。然而此病发病急,患者应激反应强烈,加之手术创伤操作导致其术后伴随疼痛,需要配合护理加以控制以维持身心状态稳定,继而达到促进恢复的效果[2]。常规护理流程相对规范,但较为单一、片面,针对性有待提升,效果参差不齐。优质护理是当前医疗服务体系中推崇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该模式考虑患者生理、心理和年龄等各方面特点和需求,以其为中心实施真正符合患者需要的干预措施[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和价值,详细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221截止2023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样本量86例行前瞻性研究研究者按照信封分组平均将患者分为参考分析例数均为43参考组男性23女性20年龄4172均值56.49±4.78发病时间0.5-6小时,平均(3.05±0.48)小时分析组男性25女性18年龄4575均值56.21±4.27发病时间0.5-6小时,平均(3.01±0.43)小时两组上述资料比较P>0.05,体现了较强的组间均衡性可以比较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纳入标准:(1)满足外科学中急性胃穿孔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就诊2)发病6h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3)认知、理解能力正常能够配合治疗4)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患者。2)合并其他急腹症患3)严重肝肾异常患者4)合并恶性肿瘤5)精神病史认知障碍患者

1.2 方法

1.2.1 参考组 本组采取常规基础性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评估其病情改善效果,记录其血压、脉搏、心率等指标,对病房环境进行及时消毒、通风处理,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常规实施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生活护理等,出院前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2.2 分析组 本组术后在上述参考组操作中融入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瞬时心理辅导。观察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情况,待其意识恢复后分析其情绪状态,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术后配合、手术的效果给予肯定和鼓励,保持温柔、亲切的态度快速拉近护患关系,缓解术后的心理应激反应。在病房内为患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按摩患者肢体帮助其放松身心,引导患者在音乐中跟随口令冥想、正念训练以建立康复信心。此外,与患者家属配合给予其支持,为其介绍患者术后康复阶段心理特殊状态,叮嘱其陪伴、关怀患者,共同回忆过去自豪的记忆,畅想恢复后的美好未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2)认知干预。针对每例患者康复阶段、病情情况、文化水平将其需要了解的知识制作成宣教单,对其中重点、关键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借助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强化患者认知,耐心解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有意识地依从术后护理。同时,为患者介绍既往相似病例良好的恢复情况,建立其信心并避免其对于术后康复、并发症的过分担忧。(3)强化饮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情况以评估为肠道功能恢复,留置胃管期保持禁食,带导管拔出、胃肠蠕动有所恢复后,从易消化的米汤等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普食,注意饮食以高热量、高营养、低脂为主要原则,避免辛辣刺激、坚硬不利于消化的食物。(4)日常行为护理。首先在术后6h常规取头偏向一侧平卧位,将头部适当抬高角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待其生命体征稳定、意识基本恢复后协助其变化体位为半卧位,过程中给予按摩、被动训练等措施。在术后恢复期,护理人员和家属至少间隔2h帮助患者翻身1次,在其长期受压部位、骨突部位垫软枕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病情稳定后早期活动、被动活动四肢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安装防护栏、把手等装置加强对患者恢复期病房行为护理,避免出现坠床、跌倒等风险事件。最后,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从坐立、下床行走开始,逐渐加大锻炼力度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其胃肠蠕动和各项功能恢复。(5)出院指导。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和指导,告知其出院后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强调胃部保暖的做法。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其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指导其院外康复中的不合理行为,给予其长期、可靠的指导,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1.3.1 康复指标。准确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前者具体通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以小时、天为单位对比两组差异,时间短者康复快。

1.3.2 并发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穿刺口感染、腹腔感染)、穿刺口渗血、粘连性肠梗阻几种类型,记录总发生例数并对比发生率。

1.3.3 疼痛评分。采简易面谱评分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时间节点为术后1d、2d、3d、5d时,根据患者面部表情痛苦情况、主诉感受综合选择0-10分之内的整数分,分数越高患者对应疼痛更为剧烈。

1.3.4 护理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量表以患者对服务态度、护理技术、舒适度等方面主观感受综合评价,不记名打分制,满分100分,最终低于60分者为不满意、85分及以上者为非常满意,其余为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分析数据计量平均数资料分析使用(±s)描述/t检验,计数指标则使用n(%)描述/x²检验,当最终数据结果对比后达到统计学意义运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康复指标对比(表1)

分析组康复时间指标短于参考组(P<0.05)。

1 康复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h)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参考

43

26.82±3.98

30.92±3.90

8.21±1.25

分析

43

18.13±2.07

24.80±2.69

5.34±0.98

t


12.7023

8.4706

11.8486

P


0.0000

0.0000

0.0000

2.2 并发症对比(表2)

分析组并发症可见优势,其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

2 并发症对比[n(%)]

组别

例数

穿刺口感染

腹腔感染

穿刺口渗血

粘连性肠梗阻

总发生率

参考

43

36.98

12.33

24.65

12.33

716.28

分析

43

00.00

00.00

12.33

00.00

12.33

X2






4.9615

P值






0.0259

2.3 疼痛评分对比(表3)

分析组术后疼痛评分可见优势,其术后1-5d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

3 疼痛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d

术后2d

术后3d

术后5d

参考

43

7.15±0.44

6.03±0.51

5.09±0.55

2.21±0.49

分析

43

6.43±0.35

4.92±0.49

3.97±0.41

1.03±0.25

t


8.3976

10.2917

10.7060

14.066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4 护理满意度对比(表4)

分析组护理满意度可见优势,统计学分析总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

4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参考

43

1739.53

1739.53

920.93

3479.07

分析

43

3069.76

1227.91

12.33

4297.67

X2





7.2421

P值





0.0071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进展较快的急腹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伤,患者发病后疼痛剧烈、应激反应强烈,若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伴随进一步病变,严重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药物治疗虽然无创伤但仍存在较多的不足和局限性,手术治疗在急性胃穿孔临床更为推荐、广泛应用[5]。尽管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患者认知、情绪、躯体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术后恢复是一项重点问题,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减轻急性胃穿孔患者术后不适、应激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高质量的护理可协同促进患者有效康复。

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服务模式,其核心是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的全面性、精细化和针对性,将患者始终置于护理方案制定的中心位置,确保各项措施满足需求且顺利完成[6]。相较于常规基础护理模式,优质护理能够弥补其对于个体差异方面的忽视,且针对心理、认知强化护理,协调患者身心状态,为其构建良好的支持体系,奠定康复基础[7]。基于此,本研究对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措施包括瞬时心理护理、认知干预、强化饮食指导等多维度的措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循序渐进促进其机体恢复和康复,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对整体生活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分析组康复时间指标短于参考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提示优质护理有利于规避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机体的全面恢复。优质护理通过认知、饮食、行为等方面的干预提高患者重视度和依从性,规律配合健康饮食、行为管理、康复锻炼,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同时实现早期康复,加以出院指导保证护理的长期有效[8]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分析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分析原因为通过心理护理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转移,焦虑情绪的改善也有助于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感受[9]。护理满意度能够侧面反映护理质量,可用于评估护理模式的推广价值和病人认可、接受程度[10]。本研究结果可见:分析组护理满意度有优势,总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急性胃穿孔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无论是心理、生理的特点均被关注,护患关系良好,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较好的服务态度和水平,护理满意度自然提高。

综上所示,急性胃穿孔采用优质护理符合患者需求,可促进其临床康复,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控制并发症,患者认可度理想,可以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俊华. 优质护理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132.

[2] 周海霞. 优质护理对急性胃穿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健康之友,2020(14):193-194.

[3] 华晓红,王丽萍,曲光娜,等. 分析普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9):6-7.

[4] 林佳.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5):32.

[5] 谷培利. 老年急性胃穿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围术期整体护理[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1):167-168.

[6] 韩玉洁.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单纯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2):1507-1508.

[7] 李宏进. 优质护理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9):147.

[8] 盛维利. 优质护理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0):29.

[9] 张雅. 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及护理效果观察[J]. 健|康必读,2020(22):183.

[10] 崔建双. 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急性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女性,2021(13):1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