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护理管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护士
正文
护理安全实际就是在护理工作当中,患者没有出现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损害、缺陷或死亡情况。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民众对健康的渴望日益强烈,且护理要求也不断增多;护理安全作为一个被广大医护人员普遍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给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挑战[1]。需要指出的是,护理安全囊括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临床用药、护理记录、护理操作及院内感染等),所以要使护理安全工作高质量开展,需要多层面、多方面人群参与其中,强化各级护理能力与操作水平,构建多方位、多层次且有量化特质的管理模式[2]。本文就本院各科室开展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就此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范围内,将开展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的科室当作本次研究对象,即泌尿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及普外科。将开展前当作对照,对比开展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与差异,护士人数均为75人,都是女性,且在特定时间内均处于在职状态。
1.2方法
构建护理安全管理架构,采取分层管理模式(护理部-护士长-护士)。(1)护理部对各项规则进行详细制定,由院内领导围绕护理部实施考核。(2)针对护士长而言,则主要负责本科室的各项工作,护理部围绕护士长开展全面、严格考核,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并且依据各项考核标本进行各项评分。(3)护理部制定具体方向,各个科室依据自身特点及实况,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则,为最终实施提供切实便利;另外,所构建的各项指标均与奖金挂钩,并且把科室总奖金当中的40%用于量化管理;构建各项完善且实用的评分标准,由护士长依据各项指标实施评分,依据最终得分实施奖金分配。构建基于量化管理、减少医疗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为轴心的护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对比开展前、后护理质量及护士水平。(1)护士水平。用自制问卷进行考核,内容为用户、操作水平、态度等,总分100分,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优秀、良好相加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即为优良率。(2)护理质量。即健康知识普及、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等,各项分值均为100分,≥80分即为合格。
1.4统计学处理
SPSS21.0处理各项数据,针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用X2检验,若组间经比对,差异明显,则由P<0.05予以表示。
2.结果
2.1开展前后护士水平对比
开展后,护士考核优良率为84.00%,较之开展前,偏高(P<0.05),见表1。
表1 开展前、后护士水平对比[例(%)]
阶段 | 例数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合格率 |
开展前 | 75 | 33(44.00) | 17(22.67) | 18(24.00) | 7(9.33) | 50(66.67) |
开展后 | 75 | 52(69.33) | 11(14.67) | 12(16.00) | 0(0.00) | 63(84.00) |
X2 | 5.16 | |||||
P值 | <0.05 |
2.2开展前后护理质量对比
开展后护士健康知识普及、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合格率均较开展前高(P<0.05),见表2。
表2 开展前、后护理质量对比[例(%)]
阶段 | 例数 | 健康知识普及 | 护理操作 | 护理文书书写 | 病房管理 |
开展前 | 75 | 61(81.33) | 58(77.33) | 59(78.67) | 56(74.67) |
开展后 | 75 | 70(93.33) | 71(94.67) | 73(97.33) | 69(92.00) |
X2 | 3.85 | 7.97 | 10.66 | 6.91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实为一种与现代医疗环境相适应的探索管理模式,其要求实施分级管理,以此加速量化管理的开展,更好的达成预期目标。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分级管理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将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业务水平的护士的能力给发挥出来,这无论是在提高护理质量中,还是在减少护理工作各种意外事件中,均有着积极意义与价值[3]。有报道[4-5]指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能够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监督措施,预防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有研究[6-7]指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能够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工作技能,推动护理工作体系的健康化发展。本文就多个科室的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就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护士考核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得知,开展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后,护士考核优良率达到了84.00%,而开展前则为66.67%,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另外,此模式实施后,诸如健康知识普及、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定指标的合格率均高于开展前。表明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诸如泌尿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中的应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不仅有助于护士业务水平的提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实为各个科室普遍关心的难题,通过开展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能够对患者的工作积极性予以调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煜.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27(2):152-153.
[2]巴明娜, 南萍, 龚富婷. 量化式目标锻炼联合全程精细化营养管理在血液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16):2203-2207.
[3]梁丽.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运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31):238-239.
[4]赵玲. 三级量化护理管理联合安全管理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10):133-135.
[5]何国华. 从量化分级管理视角谈医院风险控制管理的防范策略[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 309(2):142-143.
[6]赵静, 顾琴.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14):33-34.
[7]盛莉, 王丽芹, 谭丽岩. 分层量化考评管理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6):806-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