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肖飞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

目的:了解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40。常规护理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配合度;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肝功能指标;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配合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预见性护理组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肝功能指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预见性护理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预见性护理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预见性护理组保肝药物不良作用率更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情绪状态,减少保肝药物不良作用的发生。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效果

正文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一般需要给予改善肝功能、拮抗肝衰竭、抗病毒药物等治疗,而治疗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因患者肝功能严重损害,疾病进展速度快,也给其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 。在医学领域中,对于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来说,疾病进展的速度快,病情复杂,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负担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还可能进一步加剧病情的恶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成为了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1]。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通过预先评估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而在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这种护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其前瞻性和针对性,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3]。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我院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效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各40。预见性护理组男25例,女15例,45-72(57.79±2.22)岁。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是2-8年,平均(3.25±1.01)年。患者身高150-178cm,平均(164.21±5.21)cm。患者体重42-78kg,平均(55.77±2.46)kg。其中,文化程度在小学的患者有7例,文化程度在初中患者15例,高中文化水平患者5例,中专文化水平患者5例,大专文化水平患者5例,本科文化患者3例。

常规护理组男24例,女16例,45-72(57.21±2.67)岁。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程是2-8年,平均(3.29±1.02)年。患者身高150-176cm,平均(164.11±5.67)cm。患者体重42-78kg,平均(55.78±2.42)kg。其中,文化程度在小学的患者有7例,文化程度在初中患者14例,高中文化水平患者5例,中专文化水平患者5例,大专文化水平患者6例,本科文化患者3例。

两组资料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护理,常规进行导管妥善固定和积极预防感染。

预见性护理组以预见性护理,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① 心理。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并介绍医院环境,主要医护人员资格等,以提高患者依从性;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语言,行为,情感等。个性化的真诚友好的指导,耐心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的详细解答;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治疗注意事项等,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恐惧感;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行心理干预,告知怒伤肝,使稳定情绪。②用药护理。告知患者药物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和抗病毒作用,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自行随意停药。观察用药过程的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及时监测,预防不良状况发生。③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和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合并腹水者需保持无盐饮食,水肿者保持低盐饮食。血氨高者摄入蛋白质控制。④生活指导。告知患者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以促进肝功能进一步修复。并在白天适当活动以改善机体耐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配合度(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20-80分,分值越低越好)、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20-80分,分值越低越好)、肝功能;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软件对数据实施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配合度

预见性护理组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配合度更高,t=7.033,P<0.05。预见性护理组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配合度是94.78±3.71分,而常规护理组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护理配合度是80.12±2.45分。

2.2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肝功能指标

护理前两组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肝功能指标比较,t分别是0.623和0.513,P>0.05,护理后预见性护理组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抑郁情绪自评SDS对于常规护理组,t分别是7.942和7.034,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肝功能指标分析(`x±s)

组别

例数

时间

AST(U/L)

TBIL(μmol/L)

ALT(U/L)

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

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

预见性护理组

40

护理前

448.13±21.16

332.67±11.21

505.56±12.01

60.40±7.45

68.21±7.51


护理后

40.21±2.57

181.01±3.13

31.51±2.67

24.74±2.21

21.02±2.11

常规护理组

40

护理前

448.51±21.71

332.57±11.21

505.12±12.78

60.13±7.21

68.67±7.44



护理后

78.91±2.13

251.62±7.11

140.21±8.71

41.40±5.12

42.81±5.21

2.3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住院时间

预见性护理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住院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t分别是6.944和5.822,P<0.05,预见性护理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住院时间分别是96.21±3.21分和21.21±3.56天。而常规护理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住院时间分别是85.11±3.21分和45.21±3.21天。

2.4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组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更少,x2=6.034,P<0.05。预见性护理组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有1例,而常规护理组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有8例。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高风险因素预先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积极预防风险的护理计划。由于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患者的心理特征,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易于出现依从性低和不良反应的缺陷。实施预见性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4]。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整体护理模型。它将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的概念整合到护理中,这有助于减轻慢性乙型肝炎和肝衰竭不良心理。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整体护理模式,不仅体现了医学界对人性化护理措施的重视,更是对传统护理方式的创新与提升。其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需求,从而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而言,他们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病痛,更有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预见性护理正是针对这一群体特点,提出了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措施。通过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护理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有效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5]。这种心理支持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预见性护理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独立思考和敏锐观察力的能力。这意味着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还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不断观察、分析和总结,以便及时调整护理策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这种灵活性和主动性是预见性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方式的一大优势[6-8]

本研究结果提示,预见性护理组护理配合度更高,焦虑情绪自评SAS评分、抑郁情绪自评SDS评分、肝功能指标低于常规护理组,主要是因为通过预见性护理,强化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减轻了心理负担,并提高了治疗的配合度。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认知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保肝药物不良作用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主要是因为预见性护理通过强化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其认知水平,并通过生理护理加速了患者病情改善。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后,肝功能得到改善,主要是因为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药物护理,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促使患者更好遵医用药而改善了肝功能。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血象参数,减少保肝药物不良作用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汤淑爱.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04):421.

[2]刘淑清,蔡艳铃,韩思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2):84-85.

[3]郑娟丽,郑娟霞,郑娟芬,杨少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3):2344-2346.

[4]杨艳.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影响的疗效评价[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8,7(04):29-30.

[5]王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5.

[6]沈萃,时广平.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05):610-612.

[7]李珺,崔巍.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9):153-156.

[8] Lee, Karla C. L.,Baker, Luisa A.,Stanzani, Giacomo et al.Extracorporeal liver assist device to exchange albumin and remove endotoxin in acute liver failure: Results of a pivotal pre-clinical study[J].Journal of Hepat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2015,63(3):634-6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