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重症胰腺炎;并发症
正文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特点在于合并症多、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糖尿病典型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长期代谢紊乱与持续高血糖可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当重症胰腺炎并发糖尿病时,两种疾病将会互相影响,进一步加大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据相关报道表明,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预后。本文将我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102例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样本,对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做出探究,力求找到有效、安全、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所选患者根据MRI与CT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为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观察组男∶女=26∶25,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2.18±2.36)岁;对照组男∶女=27∶24,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1.96±2.52)岁。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血糖监测、营养支持、生活护理、注意事项说明、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监护、用药指导、健康宣教、镇痛镇静等。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基本情况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规范护理流程。(2)协助患者各项检查,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保证情绪稳定;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病情危重、病程时间长、并发症多的临床特征,患者常常会有治疗信心不足的表现。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获得患者的信任感,在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过程中保持耐心,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临床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程度。另外护理人员也要与患者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变化,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不同角度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认识到自我监控血糖的重要性。(3)每2h对患者进行一次血糖测定,应及时给予胰腺炎症状严重、血糖水平波动幅度大患者相应的临床处理,直至患者血糖水平稳定、临床症状有所好转。(4)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应对其用药依从性、家庭支持、心理状况、营养情况、饮食习惯、病情发展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综合评估。对于心理负担过重患者,可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可通过音乐疗法等方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遵医嘱给予其胰岛素注射或服用降糖药物治疗,以降低其血糖指标。同时制定合理、科学的运动和饮食方案,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血糖进行饮食量的调整,保证定时定量进餐,严禁食用油腻食物,戒烟戒酒,纠正暴饮暴食不良习惯;给予患者运动指导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体力进行运动内容、运动量的安排,避免患者出现过度疲劳情况。(5)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宣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患者、家属健康行为的创建,帮助患者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首先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包括肥胖、暴饮暴食等,提升患者控制饮食以及运动的自觉性。其次告知患者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并发症防控要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密切关注血糖、血钙、水电解质等指标变化,医生指导下完善用药及输液措施,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风险;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及胰岛素的使用方式。最后是要加大患者卫生宣教力度,定期到医院复查,促进患者自我护理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护理人员要将健康宣教延伸到出院随访工作中,避免患者出现出院后缺少自我管理而疾病复发住院。(6)受糖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影响,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口腔炎症等并发症。及时扣背排痰,指导温开水湿润口腔,做好口腔护理。(7)患者出院前,为患者讲解重症胰腺炎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以此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其用药依从性、改善预后。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酮症酸中毒、胰腺脓肿、胸膜炎、低血糖)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均纳入总满意度中。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达,检验Student’s test;计数以n(%)表达,检验X2;示P<0.05时,提示存在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血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对比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压、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有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对比(±s)
组别 | 例数 | 空腹血糖(mmol/L) | 餐后2h血糖(mmol/L)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51 | 8.78±1.22 | 6.72±0.35 | 12.72±1.63 | 8.54±0.48 |
对照组 | 51 | 8.91±1.25 | 7.98±0.38 | 12.75±1.60 | 9.39±0.47 |
t | - | 0.5315 | 17.4173 | 0.0938 | 9.0359 |
P | - | 0.5962 | 0.0000 | 0.9255 | 0.0000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并发症率对比 [n(%)]
组别 | 例数 | 胸膜炎 | 低血糖 | 酮症酸中毒 | 胰腺脓肿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51 | 0(0) | 1(1.96) | 0(0) | 1(1.96) | 2(3.92) |
对照组 | 51 | 1(1.96) | 4(7.84) | 2(3.92) | 2(3.92) | 9(17.64) |
X2 | - | - | - | - | - | 4.9930 |
P | - | - | - | - | - | 0.0254 |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51 | 34(66.66) | 16(31.37) | 1(1.96) | 50(98.03) |
对照组 | 51 | 23(45.09) | 21(41.17) | 7(13.72) | 44(86.27) |
X2 | - | - | - | - | 4.8830 |
P | - | - | - | - | 0.0271 |
3.讨论
糖尿病和胰腺炎均为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功能紊乱,因此在酗酒、暴饮暴食等情况下,将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脂、血糖水平波动幅度较等症状[1]~[2]。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炎与糖尿病合并发生的几率较高,胰腺,作为人体内分泌和外分泌的重要器官,承担着调节血糖、分泌消化酶等多重功能。其中,胰岛作为胰腺内分泌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关键激素,对维持血糖稳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胰腺组织结构发生炎症时,其正常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影响胰岛的分泌活动。具体来说,胰腺炎症可能导致胰岛细胞受到破坏,进而减少胰岛素的产生和分泌。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其分泌不足将直接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此外,胰腺炎症还可能引发胰岛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即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胰岛素无法有效发挥降血糖作用[3]。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病情危、急、重的临床特点,增加了临床护理干预的难度,恰当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5]。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需要及时进行患者的血糖控制,维持患者电解质平衡,准确进行胰岛素的应用,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也要注意患者饮食的控制,从而减少胰液的分泌,对胰腺组织的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另外也要落实好卫生宣教、心理疏导以及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进一步规范患者的血糖药物治疗,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6-7]。本次研究显示,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常规护理干预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渐认识到,尽管常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缺乏针对性,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过大的心理、生理压力,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依从性。由于护理方法不够精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高血糖等血糖波动现象,这不仅增加了疾病治疗的难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的预后不佳。综合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和整体性,在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规避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8]。同时,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增加痛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难度,影响患者对临床操作的态度,不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9-10]。综合护理干预在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11]。最后,通过出院指导、饮食护理、运动干预等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为患者提供了充足营养,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预后[12-13]。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在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利于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巧敏.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与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89-90.
[2]张静.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心理 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77-78.
[3]陈芳芳.对一例合并糖尿病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71-72.
[4]刘瑶,王新铜,张雪, 等.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6):109,122.
[5]周娟,谢丽梅,王攀云, 等.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47-148.
[6]陈华珍,卢巧梅,高祥.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9):172-173.
[7]鲁汉锋,鲍红波,潘海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113-115.
[8]闫晓燕,余聪.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科学养生,2019,22(12):260-261.
[9]马红兵.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糖尿病天地,2019,16(9):20.
[10]部绍群.浅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4):277,285.
[11]李华聪,左丽细.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3):147-148.
[12]高丽敏.对重症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4):256-257.
[13]荣燕.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4):14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