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马丽萍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医院 河北 廊坊 065900

摘要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n=30)实施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水平;心律失常变化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及NT-proBN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P>0.05)。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胺碘酮;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急诊治疗效果

正文


冠心病属于现代临床中的常发性疾病,当患者发生冠心病以后,其会产生心肌出血以及缺氧等情况,因此,临床中又将冠心病叫做缺血性心脏病。如果关心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反应,同时,会产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2]。本文,作者选择我院在20221月—2022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旨在分析胺碘酮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21月—2022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普罗帕酮治疗,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18例和12例,年龄为60-78岁,平均年龄为(69.35±5.13)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6.35±1.18)年,观察组(n=30)实施胺碘酮进行治疗,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20例和10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69.50±5.18)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6.39±1.2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正式入组治疗前,通过吸氧、强心、利尿以及抵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要求患者保持充足的卧床休养,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对照组:普罗帕酮:将70mg普罗帕酮和20ml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十分钟内完成注射,然后间隔15±5min进行重复注射治疗一次,但注射总量需要控制在210mg以下,起效后通过静脉滴注治疗,设置滴速为每分钟0.5-1.0mg

观察组:胺碘酮:将3mg/kg的胺碘酮和20ml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通过静脉滴注,20min后,更改滴注速度为每分钟1.0-1.5mg之间,6小时后更改滴注速度为每分钟0.5-1.0mg24小时以内的胺碘酮用量需要保持在1200mg以内。

两组患者需要持续用药3d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②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t值验算,率(%)表示计数资料,X2验算,当P<0.05时,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96.67%(29/30),显效有21例,有效有8例,无效有1例,对照组:73.33%(22/30),显效有16例,有效有6例,无效有8例,两组比较(P<0.05);

2.2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对比

见表1;

1   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LVEF(%)

ESV(ml)

SV(ml)

HR(次/mi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39.33±5.62

52.25±6.61

52.84±17.90

43.29±11.13

54.16±5.34

64.31±8.74

76.49±8.98

68.32±9.51

对照组

30

39.29±5.62

47.91±7.00

52.76±17.98

49.35±10.47

54.26±5.67

59.38±7.56

76.44±8.46

73.27±9.09

t

-

0.028

2.469

0.017

2.172

0.070

2.337

0.022

2.061

P

-

0.978

0.017

0.986

0.034

0.944

0.023

0.982

0.044

3. 讨论

冠心病的并发症较多,心律失常就是常见冠心病并发症,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中的正常心肌细胞电位稳定性变差,导致其心肌细胞除极复极过程不均匀,对其心脏供血能力产生影响,还可以将舒张周期时间缩短,当患者发生该病后,其会产生多种症状,包括气促、心悸、乏力等情况。随着现代临床技术的逐渐成熟,有研究学者表示:心脏发生规律性收缩,能够提升脏器器官供血功能,且该概率和人体心脏中的窦房结具有密切联系,因其具有自律性,能够在对应时间内可对心肌收缩产生控制作用,故其收缩良好程度和人体的健康状态具有正相关性。如果患者的窦房结电流频率发生异常,则会使患者产生心律失常反应,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产生心力衰竭,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进行急诊治疗,可提升其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姝.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 2021, 42(6):1421-1422.

[2]刘聪敏.胺碘酮在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11):42-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