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正文
前言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给患儿和家人带来了较大的困扰[1]。目前,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为主,然而常规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评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具体研究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沙丁胺醇治疗)与实验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组15例。实验组男7例,女8例,年龄1-6个月,平均(4.51±1.76)个月;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1-5个月,平均(4.56±1.6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可以用于研究和对比(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患儿接受沙丁胺醇治疗(无锡福祈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45,18g),一日3~4次,一次1喷。
1.2.2实验组
给予患儿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健康元海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49,2ml:1mg),一日200~400μg,分成2~4次使用。
1.3 观察指标
在此次研究当中,需要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和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
实施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治疗有效率 | 并发症发生率 |
实验组 | 15 | 90.00%(27/30) | 13.33%(4/30) |
对照组 | 15 | 73.33%(22/30) | 26.67%(8/30) |
χ2 | - | 9.280 | 16.598 |
P | - | 0.002 | 0.001 |
3 讨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以喘息、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治疗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至关重要,因为未经有效治疗,症状可能加重,甚至影响肺功能发育。此外,对于患儿而言,由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毛细支气管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息、病原治疗等。
沙丁胺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支气管舒张剂,能够快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和喘息症状。然而,沙丁胺醇并不能解决毛细支气管炎的根本问题,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疾病。此外,长期大剂量使用沙丁胺醇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手颤和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且治疗效果会逐渐减弱,容易产生耐药性[2]。因此,在使用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同时积极控制病因,采取全面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病因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布地奈德是一种皮质类固醇类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减轻气道炎症、扩张气道,从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黏液分泌,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3]。布地奈德具有局部作用,可有效减少全身吸入的药物量,从而降低系统性副作用的风险。然而,过度或长期使用布地奈德也可能引起口腔喉部真菌感染、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且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肺功能及药物剂量,避免滥用。因此,在使用布地奈德时应根据医嘱指导合理使用,以取得最佳疗效,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此同时,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按医生建议使用,并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使用规范。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李红霞.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应用效果及对病理症状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5):69-71.
[2] 罗焕林. 探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经布地奈德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J]. 北方药学,2023,20(2):25-27.
[3] 郭亮. 小儿麻甘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17):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