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秦光耀 汤海华 郑国珺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综合内科200435

摘要

目的:研究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4~2022.2在本院诊治的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以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常规西药+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两组,50例/组。对比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数据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促进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通注射液;常规西药;疗效

正文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而稳定型心绞痛则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胸骨换及其临近部位出现压榨性疼痛[1]。通常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干预冠心病心绞痛,例如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用药物,通过药物作用改善心绞痛,以此实现治疗目的。但长期服用西药药物,可导致提高患者耐药性,从而影响疗效。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为“胸痹、心痛”范畴中,认为心血瘀阻为本虚标实证,以心脉失养、气虚为虚,以血瘀痰浊为实,心脉阻塞、导致心绞痛反复发作,对于心血瘀阻证的治疗,应当以活血祛瘀、理气为主[2]。血栓通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为三七皂苷,其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作用,该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3]。基于此,本文将探析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患者等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均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关于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2)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5]中的血瘀阻证,主症为胸痛、胸闷、心悸,次症为乏力、气短;(3)对本次研究涉及药物无过敏证;(4)意识清醒,认知功能正常;(5)患者与其家属知晓研究,且签订有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2)合并有肿瘤疾病;(3)合并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4)合并存在全身性感染。如表格1数据可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对,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有比较意义。

1   一般资料[±s)n(%)]

组别

性别(例)

平均年龄(岁)

心绞痛平均病程(年)

对照组(n=50)

22(44.00)

28(56.00)

60.45±8.46

2.43±0.78

观察组(n=50)

21(42.00)

29(58.00)

60.52±6.59

2.57±0.64

t/x²

0.041

0.046

0.981

P

0.839

0.963

0.329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予以患者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mg*30片),口服用药,每次服药剂量为100mg,每天服药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914;40mg*30粒),口服用药,每次服药剂量为50mg,每天服药1次;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成都苑东生物;国药准字H200830483;5mg*18片)口服用药,每次药物剂量2.5-5mg,每天服药1次;瑞舒伐他汀钙片(浙江京新药业;国药准字H20080483;10mg*28片)口服用药,每次药物剂量10mg,每晚服药1次;持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150mg/支),单次量为450mg,混合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250ml)稀释,静脉注射给药,每天用药1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疗效标准为:显效(药物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与频率下降超过50%)、有效(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下降超过70%,心绞痛发作次数与频率下降超过20-5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显效及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有率+显效率

1.3.2记录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

1.3.3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积分,包括胸痛、胸闷、心悸、乏力、气短等症状,单项症状积分评分为0-3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6]

1.3.4统计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组间比较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归纳整理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用,表示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为±s)P评定检验结果,软件数据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2。

2   治疗有效率比对[n(%)]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50)

4(8.00)

26(52.00)

20(40.00)

46(92.00)

观察组(n=50)

0(0.00)

22(44.00)

28(56.00)

50(100.00)

-

-

-

4.167

P

-

-

-

0.041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组间比对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减少,观察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比对差异明显P0.05)。详细数据可见表3。

3  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对±s)

组别

时间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

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s/次)

对照组(n=50)

治疗前

9.42±2.86

13.42±3.56

治疗后

5.25±1.35

6.58±1.56

观察组(n=50)

治疗前

9.45±2.55

13.59±3.12

治疗后

3.15±0.85

4.08±1.24

t/P组间值(治疗前)

0.055/0.956

0.254/0.800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9.323/0.000

12.445/0.000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16.573/0.000

20.029/0.000

t/P组间值(治疗后)

9.308/0.000

8.871/0.000

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

    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组间症状积分比对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比对差异明显P0.05)。详细数据可见表4。

4   患者的症状积分比对±s

组别

时间

胸痛

胸闷

心悸

乏力

气短

对照组(n=50)

治疗前

2.64±0.89

2.75±1.13

1.45±0.64

1.37±0.76

1.26±0.64

治疗后

1.84±0.78

1.87±0.76

0.91±0.52

0.78±0.52

0.71±0.47

观察组(n=50)

治疗前

2.69±0.87

2.78±1.25

1.48±0.63

1.48±0.84

1.29±0.67

治疗后

1.42±0.54

1.52±0.68

0.51±0.44

0.59±0.34

0.41±0.28

t/P组间值(治疗前)

0.284/0.777

0.126/0.900

0.236/0.814

0.687/0.494

0.229/0.819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4.780/0.000

4.569/0.000

4.630/0.000

4.530/0.000

4.898/0.000

t/P观察组(治疗前后)

8.770/0.000

6.240/0.000

7.233/0.000

6.945/0.000

8.59/0.000

t/P组间值(治疗后)

3.130/0.002

2.411/0.018

4.152/0.000

2.162/0.033

3.878/0.000

2.4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间对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5。

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n(%)]

组别

恶心呕吐

头晕

头痛

总有效率

对照组(n=50)

3(6.00)

2(4.00)

2(4.00)

7(14.00)

观察组(n=50)

2(4.00)

1(2.00)

1(2.00)

4(8.00)

-

-

-

0.919

P

-

-

-

0.338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后,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因此,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中医中认为心血瘀阻证主要是由于气血阴阳不足、标实为血瘀气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心血瘀阻而引发心绞痛,对于心血瘀阻证患者的治疗,应当以活血化瘀、止痛行气为主[7]。药物治疗是针对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对应药物治疗,促进患者症状改善,达到治疗目的。

心绞痛常用的西医治疗药物包括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等,长期应用西药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而血栓通注射液作为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提取物,其具有良好的祛瘀止痛、活血行气的效果[8]。血栓通注射液中的主要药物成分为“三七皂苷”,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等作用,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液后,可有效提高机体冠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降低血浆粘稠度[9]。血栓通可以有效帮助冠心病患者扩张冠状动脉,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的冠脉与冠脉分支的血流量水平,有效达到祛瘀止痛、活血行气的作用[10]。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改善患者症状,有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且安全性良好。有研究表明[11],以血栓通注射液+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及内皮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电图情况,其安全性良好。可见对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注射用血栓通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减少心绞痛发作。

    综上所述,在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开展联合方案(血栓通注射液+常规西药)治疗,可提高疗效,促进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郝丽丽,路瑞华,唐文欣.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 2022,30(11):64-67.

[2]张云波.血府逐瘀汤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20, 49(22): 3117-3119.

[3]易丽,汪群.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18):11-13.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5]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J]. 中医杂志,2019,60(21):1880-1890.

[6]孙兴华,李书霖,张淼,等.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1, 32(6):880-885.

[7]延学学,郝丽梅.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22):129-132.

[8]高丹,杨继,翟优,等.血栓通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医学报, 2021,36(11):2480-2486.

[9]于丽、朱明军、王永霞、李彬、于瑞、王建茹、卫靖靖.血栓通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0, 31(12):1488-1495.

[10]李达.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 16(11):1-3.

[11]孔双燕,苏运璞,史少博.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证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23,55(21):29-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