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
正文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结肠部位。一般是由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受到长期的慢性刺激或损伤而发生恶变所引起的[1]。结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一种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手术治疗是结肠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探讨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使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100例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两组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研究组:年龄50-80岁,均值(65.28±2.17)岁,男性29例、女性21例;参照组:年龄52-78岁,均值(65.36±2.23)岁,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资料通过统计学检验显示无显著差异,可开展本研究(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传统结肠癌手术,常规术前麻醉、消毒等操作;逐层切开皮肤及其皮下组织,结肠边缘与肿瘤之间的距离为10cm米或以上,直肠远端与肿瘤之间距离为2cm或以上。同时,清除局部淋巴结、原发性病变等,保护大网膜。腹膜切开前,应有效分离与十二指肠悬吊韧带相关的动脉和静脉,切除后应逐层闭合腹部[2]。
研究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术前药物、器械等常规准备,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采取仰卧位,消毒,铺毛巾;逐层切开病变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结肠两侧的肠系膜和血管,彻底清除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和根淋巴结,夹住并切断肠系膜下血管,切除完整的结肠肠系膜[3]。
1.3 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对比,统计患者治疗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检验用χ2;计量用(`x±s),检验用t。文中所体现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深入处理,若显示P<0.05, 说明了有意义。
2 结 果
表1 对比两组治疗相关指标(`x±s)
组别 | 例数 | 手术时间(h) | 术中出血量(ml) | 术后排气时间(d) | 住院时间(d) |
研究组 | 50 | 2.33±0.31 | 145.63±16.54 | 4.15±1.46 | 17.27±3.51 |
参照组 | 50 | 3.54±0.40 | 221.05±15.27 | 5.53±0.22 | 28.13±2.61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切口感染 | 残端肿瘤残余 | 吻合口瘘 | 肠梗阻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 50 | 1(2.00%) | 0(0.00%) | 0(0.00%) | 1(2.00%) | 2(4.00%) |
参照组 | 50 | 3(6.00%) | 1(2.00%) | 1(2.00%) | 3(6.00%) | 8(16.00%) |
P | <0.05 |
3讨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结肠癌治疗手术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层次清晰,能够锐性分离结肠系膜,从而保留结肠系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4]。与传统根治术相比,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清除淋巴结的完整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另外较低的系膜分支血管离断率和防止手术过程中脏层筋膜破损引起的肿瘤扩散和转移[5]。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各指标相对比,研究组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使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有利于患者机体快速恢复,术中操作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可尽快排气,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尽早出院,应用效果理想,具备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倪声浩. 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3,9(10):122-125,130.
[2] 区基文,张清,张楠. 完整切除结肠系膜术治疗对结肠癌患者清除淋巴结数量及转移复发率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17):53-55.
[3] 李建.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2):79-81.
[4] 张文天.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7):13-17.
[5] 何兴政,张传国,蔡玉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及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2,12(4):150-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