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囊肿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何浩杰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病理检查证实为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病例92例为研究对象,包括46例肝囊肿和46例肝血管瘤。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超声图像的各种特征进行了记录和分析,这些特征包括病变的大小、形状、边缘、内部的回声以及血流的信号等。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在肝囊肿患者群体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灵敏度达到了93.48%,特异度为97.83%,准确率高达95.6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和96.00%,而误诊和漏诊率分别为4.35%和8.70%。对于肝血管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95.65%,准确率为93.48%,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94.00%,误诊率为6.52%,漏诊率10.87%(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囊肿和肝血管瘤有很高的区分诊断价值,图像特征,血流信号等能为临床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尽管存在一定误诊和漏诊率,但综合评估仍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鉴别诊断上述两类病变的优选手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肝囊肿;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正文


肝囊肿及肝血管瘤为肝脏两大常见良性病变,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1]。肝囊肿是发生在肝脏中的一种或数种由液体填充而成的囊状结构的总称,一般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其大小不等[2]。但肝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成的良性肿瘤,其内充满着血液且形态大多不规整[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上述2种病变的人群发病率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以中老年人群多见[4]。因肝囊肿和肝血管瘤临床表现较相似且易混淆,故准确鉴别诊断对制订正确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便快捷且经济高效的影像诊断手段,在诊断肝脏相关疾病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既能清楚地显示肝脏解剖结构,又能观察血流信号及血管分布,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5]。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并通过对种病灶超声图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与可靠性,并对临床诊断与治疗起到有益借鉴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31月至20241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2例肝囊肿与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囊肿患者46例,肝血管瘤患者46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肝囊肿。②诊断符合肝血管瘤。③均须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且具备完整的超声图像资料。④依从性较好,能够按照研究要求完成相关检查和随访。排除标准:①其他肝脏疾病;②全身疾病;③超声图像质量不佳、无法清晰显示病灶特征的患者;④肝炎,肝硬化者。在肝囊肿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在3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8.6)岁。在肝血管瘤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在3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9.2)岁。

1.2治疗方法

1体位准备:病人需要取平卧位或者左侧卧位等体位,全身放松以保证检查时不过于紧张和活动。

2消毒:用碘伏灭菌病人腹部皮肤,灭菌范围视检查部位而定,保证超声探头接触皮肤不受外部杂质干扰。

3探头摆放与耦合剂涂抹:选择适当型号的探头,例如SSI-5000型探头。将耦合剂涂敷于探头表面,使得探头更加紧密地暴露于皮肤,利于声波传导。再把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置于病人腹部合适处。

4图像采集:操作者手持探头,在检查部位缓慢移动,通过仪器发出的高频声波(60-130cm/s)来判断腹腔内的脏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5.参数调节与图像优化:根据成像需要,调节仪器的增益、速度、深度等参数。例如,增益可以根据图像的深浅和清晰度进行调整,速度则根据检查部位和血流情况设定。这些参数的精确调整有助于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6结果记录:根据需要,可以实时记录或冻结图像,存储在仪器的硬盘中或打印出来。记录的图像应清晰、准确,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诊断。

7检查结束与整理:移除探头,清除患者身上的耦合剂,并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同时要做好仪器的必要清洗、消毒工作,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放松,配合医生指令进行检查。如有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也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1)超声图像特征:观察超声图像中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界清晰度及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或凌乱。这些特点对初步确定病变性质有一定帮助。

2)血流信号: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来观察病变区域的血流状况,这包括血流的方向和速度,以及动脉或静脉是否存在血流。检测血流信号对鉴别良恶性病变至关重要。

3)诊断效能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这些指标全面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的功效及准确性。

4)病灶大小与形态评估:通过超声测量病变的大小,并与病理或其他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评估超声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观察病变的形态是否与病理结果一致。

5)边界清晰度:评估超声图像中病变边界的清晰度,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和浸润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组间对比选用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价值比较

在肝囊肿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97.83%,准确率为95.6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96.00%。对于肝血管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95.65%,准确率为93.48%,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94.00%P>0.05),见表1

1 诊断价值比较

患者类型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率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肝囊肿

91.30%

95.65%

93.48%

94.74%

92.31%

肝血管瘤

89.13%

93.48%

91.30%

90.24%

92.00%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误诊率与漏诊率比较

肝囊肿患者误诊率为4.35%,漏诊率为8.70%,肝血管瘤患者误诊率为6.52%,漏诊率10.87%P>0.05),详见表2

2  误诊率与漏诊率比较

项目

肝囊肿患者

肝血管瘤患者

误诊率

4.35%

6.52%

漏诊率

8.70%

10.87%

 

2.3 超声图像特征与血流信号比较

超声图像特征与血流信号见表3

3   超声图像特征与血流信号比较

项目

肝囊肿患者(46例)

肝血管瘤患者(46例)

超声图像特征

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

血流信号

无或少许

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

 

2.4 病灶大小检测偏差、形态评估一致性、边界清晰度比较

病灶大小检测偏差、形态评估一致性、边界清晰度比较详见表4

4   病灶大小检测偏差、形态评估一致性、边界清晰度比较

项目

肝囊肿患者

肝血管瘤患者

病灶大小检测偏差

±2.1mm

±2.5mm

形态评估一致性

95.65%

91.30%

边界清晰度

93.48%

86.96%

3. 讨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诊断手段,在诊断肝脏相关疾病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6~8]。肝囊肿与肝血管瘤均为肝脏常见良性病变,但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有一定相似性,故鉴别诊断显得十分重要。CTMRI等传统诊断方法准确性虽高,但其费用比手术复杂且不适合所有病人[9]。与其他方法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因其简单的操作性、实时的动态监测和零辐射的特点,被视为肝脏疾病初步筛查和后续跟踪的首选技术。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已被广泛用于肝脏疾病诊断[10]。研究显示,利用超声图像形态特征,内部回声情况及血流信号检测可有效地区分肝囊肿与肝血管瘤。肝囊肿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界限清楚,内回声均一,未见血流信号;但肝血管瘤呈低回声或微高回声区、形态不规则、界限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血流信号[11]。这些特点给医生诊断提供强有力依据。另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及边界清晰度的评价有很高的准确性[12]。对比病理或者其他检查方法可发现超声测量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对临床决策有重要参考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囊肿和肝血管瘤进行鉴别诊断时,表现出了非常高的价值。基于观测到的数据,超声成像的特点,如形状、尺寸和回声的一致性,为医生提供了既直观又精确的诊断参考[13]。肝囊肿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且界限清楚;但肝血管瘤呈低回声或微高回声区且形态不整齐。这些特点使超声对病变性质的初步判定有明显的优越性。检测血流信号对鉴别诊断也有重要作用[14]。医生可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病变处血流情况以进一步鉴别良恶性病变。肝囊肿一般没有血流信号,肝血管瘤可有点状或者条状血流信号。这些资料的取得,给医生在制订治疗方案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15]。尽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但综合评估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仍然较高。另外,超声这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操作简单,可实时动态观察且无辐射,使之成为肝脏疾病初筛及随访的首选。故综合其图像特征、血流信号及其他诊断基础,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囊肿、肝血管瘤有很高的鉴别价值。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直观,精确的图像特征及血流信号检测能力等特点,同时具有非侵入性,实时动态观察等优势,它对肝囊肿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有很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婉冲.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

[2] 程舒静,张少婷,陈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9):1762-1764,1768.

[3] 龙海香.超声多普勒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

[4] 张雨,吴鸣宇,周锋盛.SonazoidSonoVue超声造影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 7(13):15-18.

[5] 刘晓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评价[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 7(2):182-184.

[6] 张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3):4.

[7] 郭凤霞.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

[8] 李因勇.超声检查在肝脏血管瘤老年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益寿宝典, 2023.

[9] 孔文霞,朱照,黄小平.超声声速匹配技术联合SWE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 2023, 34(14):2053-2056.

[10] 高祥瑞,刘红岩,张淮,.高场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价值探讨[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3, 26(1):104-107.

[11] 陶昌明,陈燕.MRI+DWI扫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19):76-78.

[12] 施莹莹,吴伟红,赵恒.MRI增强扫描及DWI扫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 2023, 28(3):586-589.

[13] 杜培全.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人人健康, 2023(5):102-104.

[14] 吴明玉,胡为俊,陆东海.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20):67-70.

[15] 解玉文,张全禄,王萍萍.MRI与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与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肝脏, 2023, 28(10):1195-1198.

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何浩杰,出生年月:1990.02,性别:男,籍贯:四川自贡,学历:全日制本科,职称:医师,研究方向:超声诊断学,单位: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科室:健康管理中心,邮编:643000,邮箱:10858263@qq.com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