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校;音乐表演;创新创业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2015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摇篮。因此,如何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内涵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指的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和高校教师的指导,通过自身对知识、技能与方法的掌握,从而提高自己创新创业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学生个人付出努力,同时也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而掌握音乐表演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2)通过自身对音乐实践能力的掌握,从而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实现创新;(3)通过自身对音乐表演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的掌握,从而能够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实现创新。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结合时代特点与学校实际,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三、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策略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品质、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首先,音乐表演专业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由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音乐表演专业教师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其次,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适合社会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模拟经营、团队合作、项目研究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教师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引进社会上相关专业人才和高校优秀教师等方式,来充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队伍。另外,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企业高管、技术骨干等来校任教或讲座,将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方法、案例引入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来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等来加强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
3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在音乐表演专业中,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加强对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在完善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对现有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又能充分满足社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因素,将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最后要将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4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在音乐表演专业中,实验、实训及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普遍存在实验室、实训室等设施落后,实验设备陈旧等问题。这就要求各大高校不断加大对音乐表演专业实验、实训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并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增加新设备。同时,各大高校还应加强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参观企业、参加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服务。 第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引进、聘请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及最新技术成果。 第二,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或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培训基地等形式,使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锻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企业实践,使他们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先进技术成果,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因此,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中,需要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一,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在课程考核中,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还要有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并将这两方面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考核不能只注重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学生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实践实训考核主要是指在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结语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要在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意识贯穿于音乐表演学习过程中。与此同时,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音乐表演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专业技能大赛、音乐艺术展览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师也要积极创造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需求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阿比旦木·艾尼瓦.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音乐表演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探索[J].大众文艺,2021(10):172-173.
[2]王智灏.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66-68.
[3]佟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基础课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实践[J].黄河之声,2021(04):160-162.DOI:10.19340/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