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共育视域下的班主任育人策略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杨早早

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学校830022

摘要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们肩负着连接家庭与学校的重任。我们不仅要维护班级的学习环境,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孩子们正处在青春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指导和帮助,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班级管理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我们建议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研究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班主任 学生 策略

正文


一、家校共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重智育、轻德育

长期以来,因为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一个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的成绩都非常看重,此,在家校沟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行,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情况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单纯的盯着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很多班主任还是以成绩为主,根据成绩来评价他们的学生,这种做法可能会对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产生负面影响。

2.家校合作不够深入

现在很多老师都开始意识到,在学生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一样重要,并且开始在积极探寻家庭和学校合作的一个方法和途径。然而,但是因为教师的理解不足、课业负担过重、家长的配合不足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德育工作中家庭和学校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班会上,班主任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家长同样注重德育的培养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的观念也开始转变,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素质非常重要,并且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教育活动,但由于缺乏针对性,这些活动的效果并不显著。由此可见,虽然学校和家庭都在积极的想推进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沟通出现问题,或者方式不对,使得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家校共育视域下具体德育策略探究

(一)转变家长的错误认知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各界和家庭共同努力的重要任务。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资源,才能为孩子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孩子的成长发展。然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一些家长仍然坚持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就应该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和家长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老师应该尽到教育的义务,而不是去担心家长的问题。”然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却使得他们几乎不会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更不用说参与到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之中了。事实上,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也是他们的最佳导师。他们有责任去指导、帮助、指导孩子,并且在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初中班主任需要改变家长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同时积极号召家长可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根据这些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高效的家校共育合作模式

1、建立家校共育社群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学,还能够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的初中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们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行为习惯也不同,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家长,让班主任头疼的是日常工作中偶尔还会遇到素质比较低的家长......

传统的沟通方式,如打电话和少数的家长会,已经不能满足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无法保证家校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先进的沟通模式,如利用现代化的IT,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沟通平台,如qq群、微信群、家校通、APP等,让班主任和家长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视频、文字、语音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家校的协作,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采用家校信息化沟通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缺乏沟通而导致的问题,从而实现多种形式的交流,如图片、视频、文字等,从而更好地满足双方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产和服务水平。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建一个适合家长和孩子联系的平台,才能够有效实现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共同成长和学习。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班主任应该利用QQ群、微信群和校讯通等工具来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通过建立家校共育平台,班主任可以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关于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且记录下学生的进步、表现、不足等信息,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收集班主任提供的信息,家长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

当前,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的特殊性在于,学生们长期生活在学校之中,而家长们则常年在外务工,与孩子们的见面交流机会极少,这就导致家庭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从而发挥家长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此外,除了班主任,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学习缺陷,并且根据这些缺陷,采取有效的辅导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同时,建立家校共育社群,虽然不能像传统家访那样与教师和家长直接交流,此外,也可以通过社群的一个交流,更快更方便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减少教师和家长在了解学生生活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从而有效推动家校共育的实施。社群作为一个便捷、及时、有序的交流平台,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了双方的教育发展。

最后,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孩子的学习情况,还应该坚守职业道德,以及建立起诚实、公正的沟通渠道,以便让家长对学校充满信心,从而更有动力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从而达到有效的家校共育。

2、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在家庭教育中,初中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以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所谓“实践出真知”,仅仅依靠“听说”我们无法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只有配以活动,才能更好地展开家校共育,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校共育”不仅仅是指传统的亲子活动,它还包括教师的参与。此外,它还是一种最能反映个人品质的有效方法,因为它促进了家庭和学校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种活动,家长们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还可以向老师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孩子,并且还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不仅可以缩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差距,而且还可以为未来的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奠定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六个方面包括:家庭、教师、集体、自我教育、书籍和社会环境。显而易见,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发展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家庭教育是孩子未来发展的第一步,它的深入探索、精心设计、全面培养,都能够让孩子受益匪浅。特别是初中生,更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有效的、综合的教育体系,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更优质的教育效果。通过合作,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至此针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一旦放弃,孩子的前程就会几乎毁灭;而赢得家庭教育,孩子的未来将会更加灿烂。“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播下良好的种子。

然而,当前的家庭教育面临着来自不同背景的家长,他们可能是教授、科学家、医生、企业家、政府人员或工人等职业,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存在显著差异,这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家长来说,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教育方式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家庭教育的专业性,首先必须从家长本身做起,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们应该鼓励家长积极学习,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我们特别推出了“家庭教育咨询会”这一网络课程,并且热情地邀请家长们踊跃报名,与专业的老师们一起,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疑虑,并且可以更有效地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的成功育儿经验分享。通过对优秀的家长的汇总,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或班级群的形式,分享“育子心得”,让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准。而有“问题”的家长在这些优秀家长的积极带动下逐渐也变得积极起来。通过“以少带多”的方式,达到家长育儿理念和水平的共同提高。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应该建立一个育儿交流学习群,定期分享“和孩子一起成长”等育儿知识,让每位家长都能够获得有关家庭教育的宝贵资料。在这个群里,家长可以自觉地学习,并且可以更好地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

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初中班主任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以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  肖振汉.基于家校共育视域下的班主任育人策略探究[J].中小学班主任, 2020(7):2.

[2]  卢演玲.家校共育视域下的班主任育人策略探究[J].  2021.

[3]  吕小步,经庆录.落实高品质德育,促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共育视域下推进高中德育教育有效开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3):4.

[4]  达张明.家校共育背景下提升农村中学班主任有效沟通的策略研究[J].[2023-06-0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