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原则和实践措施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英语;作业布置
正文
前言: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国家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义务教育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的需求。这一政策对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对英语作业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英语课堂的效益,保证在“双减”政策下的英语教学能够顺利且高效地进行,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创新性地提高作业的质量,以英语作业的创新为主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英语课堂的效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英语能力。
一、初中英语“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作业设计问题
在进行英语授课时,老师需要着眼于增强学生的全面性,确保他们在整个授课流程中都有所进步,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真正的职场上持续提高自身技巧,进一步实现个人成长。对于英语课来说,任务布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一个出色的任务布置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然而,根据现行的状态,目前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作业设计问题太机械
英语作业设计主旨在于引导学生热衷于英语,增进其英语学习成果,并增进其全面学习技巧。所以,老师需要更为重视家庭作业的布置,根据课程内容,细致规划出符合学生技能进步需求的任务。尽管如此,根据目前的教育状态,老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过于依赖于机械式的方法,并非专门针对学生的需求,因此导致了他们对于英语作业的热忱度降低。
(二)作业设计不合理
要想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实施富有创新的策略,以便提升教学效率。然而,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没有明确的规划,没有将各个任务的关键环节连接起来,这就导致学习任务存在一些限制。另外,部分教师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做到思路明朗、灵活多变,这也就导致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被部分削弱。
(三)不注意学生学生差异
由于各个学生的成长条件各异,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存在显著的区别。如果老师只使用单一教育手段来讲解英语课程,那么肯定会对他们的学术进步带来负面的冲击。当我们制订任务的时候,忽视了这种区别,可能导致学生的表现出现两极分化,即某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获益良多,然而他们的学习表现却相当糟糕,这违反了因材施教的核心思想,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学术表现。
二、“双减”政策对英语作业布置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学生在校内的作业压力和在校外的培训压力,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余休息、锻炼和发展兴趣的机会。该方案旨在使得教育重新返璞归真,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果,缓解他们的负担,同时也要保证课程与课后之间能够顺畅连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合理且有效的作业布置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技能,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构成了教学内容的拓展。尽管如此,由于常规的初中英语课程需要大批的练习,这导致了学生们被迫深陷“题海”,经常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限制了他们在其它领域的发展。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老师们必须再次改进他们的英语课程安排,并且要学会以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全方位的发展来理解如何改善课程安排。因此,他们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改良课程的构建,尤其是将学生的课堂任务由简洁的文字形式,改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操作任务,以便给予他们更大的机会来进行英语的实际训练。
三、“双减”政策下英语作业布置的特点
首先,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英语作业的分配应该有所区别。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分配不同的任务,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传统的英语作业过于雷同,忽视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水平,因此导致部分学生作业能够迅速完成,而另一些学生作业却难以完成,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极端,无法达到提升学生整体能力的目标。“双减”政策引发了对作业层次的深思,基于学生各自的能力和水平,能够激励学生每天向前推进一小步。
其次,对于英语的任务安排,应该是丰富多元的,灵活的。这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状态来做出恰当的任务,避免过度的僵化。每个人的技能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人喜欢阅读,一些人喜欢背诵。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模式来做任务,那么就难以弥补他们的弱项,提升优势。所以,“双减”政策中的灵活任务和丰富的任务,恰好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优势、填补弱项的机会。
最后,对于提高个人素养,作业的完成是必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的能力,来制定出适宜并富有个人特色的任务。过去的英语任务主要侧重于对课堂上的英语知识进行强调,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全面技能的培养,因此,任务的成效可能仅仅局限于记忆一个单词或一段教材,但对于他们的实际操作技巧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双减”政策使得作业变得更加全面,它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人爱好,还包括他们的工作和锻炼,这样一来,作业和他们的个人品格得到了融合,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对这些事物的热爱来加强和提高自己。
四、“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布置
(一)寓教于乐,设计趣味性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确保学生主动完成作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英语老师需要适当地关注学生的个人喜好和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并深入思考。当制定初级阶段的英语课程任务时,有许多富有乐趣的设计手法,老师能够依照学生的反馈和课程主题来决定适当的设计策略。
(1)表演型的作业
一些学生实际上对课本剧有浓厚的表演热情,我们能够鼓励他们将课本内容进行创新改编,转化为具有较强场景感的剧本。他们也愿意在课后进行排练,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给予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比如,当学习了《I’m watching TV》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你猜我猜”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自由组队并展示才艺。这种模拟式的任务有助于点燃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沟通、理解和交流技巧,从而大幅度提高教育的总体成效。
(2)绘画型的作业
在授课过程中,英语老师能够频繁地介绍一些简单的插图,这样一来,学生在不断的接触和熏陶下,便更愿意创作一些基于这些插图的漫画。老师能够灵活地分配一些和插图有关的任务,这些任务既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团队协同完成。此举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又能将英语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使他们能够牢记。例如,对于eye这个单词,一些学生会将其左右的e标注为眼睛,y则标注为鼻子,显得格外鲜活。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
英语的教育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这对学生的口头表述技巧设定了更高的标准。英语这种源自日常生活且被普遍使用的语言,唯有通过增强实际的操作,我们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训练,例如:让他们搜集和课本相关的资源。在课程一章课程结束后,老师将布置学生进行一些英语笔记,或是利用一些思考导图和错误纠正训练,以扩充训练范围。通过创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深化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举例来说,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这节课中,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英语交谈,实现多元化的角色互动。例如:“你上周去哪旅游了?” “上周过得怎么样?”“你认为亚运会举办的怎么样?”, “美丽的,感谢”等,这些场景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言结构和句子形式。此外,老师也能够允许学生独立撰写和构建对话。一部分学生能够根据他们的日常体验,提出像“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 ”这样的问题,例如: “Are you going to travel? " 他们首次完成这种生活实践型的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所创造的环境中。理解学生的旅程地点,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同时也能加强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将课堂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能帮助学生发现课堂任务的多元性,避免他们因为任务的复杂性而感到反感和排斥,这样才能使他们能够全方位地理解课堂任务。
(二)设计开放性作业,拓展英语课堂学习效果
面对“双减”政策,如果希望能够显著降低学生的压力,同时增强他们的作业完成速度和质量,老师们可以尝试制定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任务,指导他们把英语的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然后根据自身的实践经历和已掌握的知识来完成这些任务。由于它与学生的需求相符,开放式的英语课堂作业更有利于他们的接纳,同时,他们在做任务的过程中也会体验到满足与成功的喜悦,这使得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且,他们对做任务的热情也有所增强。
如,学习了课文《Ours Hobbies 》后布置作业:What is your hobby?需要学生按照他们所热衷的形式去规划他们的休闲兴趣。例如,热衷于体育活动的学生能够将他们对某些球类活动的热衷用英语写作,或者解释他们的兴趣所在。而热衷于绘画的学生则能通过绘制一些漫画来展示他们的休闲兴趣。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任务,如社区研究、社区活动,能够被安排为一些具有实际操作的任务,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强对英语的理解。
(三)贯彻层次性原则,确保满足全面发展诉求
身为一名初中的英语老师,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都会有所区别,并且还可能会受到各类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扰。此刻,我们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同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借助这些作业来进行有目标的优化,以此推动实际的初中英语作业教育达到优质的水平。
例如,在《Making New friends》课程学习之后,老师针对各个水平的学生分配了各种任务:针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老师会分配一些基础任务,让他们能够记住每个单元的词汇,并且进行一些简单的交谈,从而保证他们的语言基础得到持续的加强;针对水平在中等的学生,老师的任务既包括基础的,又包含提升的,比如讲解一些日常生活场景,激发他们去理解和掌握在这些场景里的词汇、表述和口头表达的技巧;针对水平在高的学生,老师则分配一些关于语言运用的全面培训课程。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技巧。毫无疑问,在“双减”的推动下,初中的英语老师需要依照提升品质与效益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级别的课后任务,从而保证各个水平的学生在课后任务上都能获得相应的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的核心理念是“双减”政策下,针对此政策如何影响英语作业的设计和安排,深入研究了在这个政策环境下的英语作业的独特性。这篇论述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执行“双减”政策,从而改善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并借此推动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樟木,杨丽霞."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11):3.
[2] 薛丽静.浅析"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2022(9):0217-0219.
[3] 陈思思.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J].成功密码:综合版, 2022(4):16-17.
[4] 杨静,郑琪."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