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路径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德育教学
正文
引言
小学体育课是一个重要的课堂,因为孩子们的个性还没有完全发展,思维能力也相对薄弱。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区域课堂来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增进身心健康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培养健康的身体,并且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应该持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并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指导。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他们需要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引导。道德教育是他们成长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非常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许多人容易感到自卑,因为他们被消极的想法和错误的道德观念所影响。为了让小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信心,并且能够建立健全的道德观念,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将体育的特性与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利用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拥抱运动,增强身体素质,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通过接受有效且正确的道德教育,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成长,并且在道德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品行。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过于传统
许多教师在设计课程计划和目标时,未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其中,导致课程内容与目标不符,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发展,从而降低了课堂效果。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固化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萌芽期,他们对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上,一些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而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他们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导致德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提高德育水平和整体素质
小学体育课堂的德育渗透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开始教授之前,他们需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制定适当的德育活动方案,并确保这些活动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并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排球、足球等运动项目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在竞争中体会到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共同努力。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准确地掌握德育的标准,并将其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政治课。同时,德育也需要与体育活动相互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
(二)以榜样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既提升身体技能又提高道德认知
在小学阶段,由于孩子们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价值观,所以教师们需要指导他们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最佳的指导方法是通过树立典型来帮助孩子们模仿。教师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如何让孩子们模仿他们。事实上,教师们本身就能够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他们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所以他们能够更加熟悉孩子们,特别是在教授体育课程时,教师们应该尽量多地直接向孩子们讲解运动技巧,并且能够更加直接地向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优秀表现。因此,教师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谈举止来展示出对学生的关怀。这种关怀能够激发学生更加关注他人,并在他们面临困难时提供帮助,培养他们的同情心,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在给予帮助的指导下,当学生不慎摔倒时,教师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扶起他们,并给予安慰。这样的行为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自己关心他人,他人才能更加关爱自己。在“师道尊严”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采取更加实践性的方式,将“师道尊严”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使其具有直观的感知,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比理论性的讲解更有效。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将其作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榜样。
(三)适当融入德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体育课程包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包括许多有益的德育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大纲,让他们参与到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中来。例如,在田径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耐力,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集中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会遵守我们的指示,并且在开始训练时都会认真听讲。例如,在篮球课上,我们可以通过举行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并且根据他们的喜好来安排有趣的体育活动。小学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孩子的体能、技巧和心态,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孩子的喜好,创建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让孩子们感到愉悦,增强他们的运动技巧,并最终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通过将德育教学纳入课程,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不仅能够坚持锻炼,还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联系学生生活增强学生体能锻炼,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它也是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重要领域。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内在潜力,并且在安排体育活动时,应该少给孩子们定下界线,而是多加鼓励,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创造、挑战。通过“火灾现场救援”的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模拟“消防员”的战斗环境,即当前的火灾发生,他们需要第一时间赶往火灾现场,展示他们的勇敢和坚韧。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把他们的路线划分成多个障碍,让他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感受到消防战士的英勇和坚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火灾现场救援”中的用电安全知识、节约用水知识以及防范火灾的意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将他们分组,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障碍设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消防员战士”的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五)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小学阶段是塑造个性和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因此,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作为孩子的指导者,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以便让孩子们能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由于体育课的独特性,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课堂的效率。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只有教师率先树立榜样,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引导,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学生才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达到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的目的。
例如,在室内和室外的运动中,学生之间难免会有肢体接触。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导致冲突。因此,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运动课上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安全,不能随意打架。一旦出现冲突,教师需要立即向学生解释原因,而不能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避免对学生进行无谓的指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保持冷静,并且能够理性地思考问题。
(六)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越来越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小学体育课堂应该重点强调团队协作和竞争精神,让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当前的小学生通常都有着很强的个性,所以在进行团队协作时,他们往往更关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其他成员的情绪。这导致了团队协作的许多困难。当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如何解决小组合作中的困难。此外,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往往比较激动,但是由于缺乏自制力,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学生也不会认真对待小组合作。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德育教育,让小学生明白,无论处境如何,都应该保持冷静,并学会遵守社会秩序,以便获得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通过体育活动,小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轻松和快乐,还能获得德育教育。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以此来帮助他人。
(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环境的限制,许多小学生把体育视为一门次要的课程,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来强化训练,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它会阻碍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发展。为了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使他们能够在课堂和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从而提升个人的身体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培养健康的体育观念,教师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体育活动。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体育课程应该更加灵活多彩。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设施,并努力减少教学成本。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体育用具,将其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他们的节俭意识,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除了课堂上的体育活动,课后的总结和深入探讨也是体育课堂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识,教师应该在课后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讲述一些优秀运动员的经历和成就,以及他们的成功案例,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八)尊重小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
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很大,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喜好,并在课堂上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活动,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这样,我们才能让他们明白坚持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激发小学生的运动潜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道德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把道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并且能够以科学的方式来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洪光,卢士迎.体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路径[J].体育视野, 2022(4):3.
[2] 邹美文.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师友, 2018, 41(5):3.DOI:CNKI:SUN:TYSY.0.2018-05-005.
[3] 张立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J].国际教育论坛, 2021, 2(12):115.DOI:10.12238/jief.v2i12.3116.
[4] 熊翔.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J]. 2020.
[5] 谢绮荷.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路径研究[J].体育风尚, 20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