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永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四团第一中学 843806

摘要

新教育改革政策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显著的提升和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初中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从教学设备的更新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现代教育已经展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历史学科在初中教育的全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任务和新鲜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持续优化和改进,甚至包括调动班级学生的情绪。终究,通过采用大单元的教育模式,塑造学生的历史认知,打造优秀的知识架构,对传统的历史教育课程进行有力的革新,以此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关键词

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性策略

正文


引言:课程改革特别着眼于提高学科的教育品质,特别是在初中的历史教育过程中,运用大单元的教育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许多老师没有充分地关心和重视历史的大单元教育,也没有充分地运用这种策略去引领学生去理解历史,从而使得初级中学的历史大单元教育过度形式主义。此外,由于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技巧较弱,他们在全面理解并掌握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一状况,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实例分析和阐述,期待能给历史学科的大型单元教育带来一些策略性的引导和建议。

一、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根据历史进程的次序,历史课的核心框架将通过学习主题的方式来表达历史的演变。所以,历史的教育应该体现出其全面性、完备性及其逻辑联系。分组的方法对于引导课堂的进行具有积极的影响。单元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其系统化。由于初中的历史课程内容繁多,因此,高效地执行单元教学对于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的塑造非常重要单元教育注重理解知识的逻辑并且单元教育的构思是基于一个整体的考虑,重塑了一个单元中的教育内容的纵深与横深关系,这个关系涵盖了全局的协作,以及对每一堂课的细致挑选,让每一个课程都变得独立,成为一个连接一个单元的核心能力目标的环路。所以,大单元的教育方法拥有全面的优势,对于实现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大有裨益。

二、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有效性实现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历史事实来有条不紊地进行单元教学。具体来说,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借助问题导学,开展有序性教学

学习的实质是寻找并处理难题,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在进行教育活动的同时,以便更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教育进行到一定阶段,教育工作者需根据当前的课程内容,提出富有创新的问题,并采用以问题引领的方法,以便顺利地进行教育,使得大型的单元教育能够顺利进行。

在教师提问的时候,应该注重问题的引出方式,如在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发展历程和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农业有关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询问他们: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原始的农业生产,在这种原始的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什么工具来进行农业生产呢?请大家自由发表意见。通过这种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并且与学生生活元素深度相关的问题,进行问题引导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开始课程时就能产生对这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需要强调的是,问题导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上课前整理出相关的历史线索,这样在教师协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时,学生的学习进度才能更快更有效。同时,当学生对单元知识的主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后续学习每个单元的历史知识时,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因此得到激发,最后以更优秀的学习状态面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在进行问题导向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教科书内容紧密相连,并且要符合班级学生的理解。

(二)进行史实描述,开展有序性教学

对当前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每一部分都融合了一些补充性的知识点以及拓宽的连结,这些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进一步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但是,鉴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尚未达到预期,同时还面临着众多的学习任务,所以初中的历史课程的时间安排相对紧张。在此类型的教育背景中,若希望增强大型单元的授课成效,老师必须持续缩小他们的授课范围。透过精确的讲解教育主题并且全面的诠释历史真相,能够协助学生更加透彻的领会教材的含义,进一步达到有益的教育目标。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拓宽知识,使得他们在学习课本时不会有任何遗忘,也可以顺着导师的指引,对那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及其背景有深入的了解,那么,教师就必须在梳理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确保其逻辑的明确性和密切的关联。因此,作为一名初级中学的历史课教员,当我们阐述历史事件时,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美国的独立》这一课时,为了准确地叙述其背后的故事,并重现当时的情境,老师必须在详细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将《独立宣言》的理论与其结合起来。借由对《独立宣言》的研究,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当时美国形式的严峻,并满足公众的期望,从而使《美国的独立》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性大单元教学

鉴于当前社会背景,并且双减政策已经广泛推广,为了优化初中历史的授课,老师们需要在授课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唯有当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原理,他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从而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并提高授课质量。

我们需要让老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将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并且通过将日常事物巧妙地整合进来,从而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实践性的单元教学。我们之所以需要将日常事物和教学任务紧密结合,是因为将日常事物整合进教学任务,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来说,它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也构成了制定出富含实用价值的高品质教学计划的根本。若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背道而驰,那么在教学过程时,将无法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益,从而无法实现增强教育成效并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愿景。

例如,在学习《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这篇内容时,为了优化大单元教育环境中的教育成果,老师应当将该单元融合当前的时代环境来授课,使得学生得到理解这一历史环境的机会和驱动力。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简述联合国及WTO这两个机构的作用,这样他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在冷战时期,各国的全球影响力。然后,老师再将课程内容融入其中,这时,学生就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深刻领会并理解国家的发展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能够利用教科书的主题来实施单元式的授课,并且,适当地采取信息化的方法,搜集与此相关的互联网资料,来构筑一套全面的教学框架,这样就能协助学生构筑一套有条不紊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在学习历史这门学问上的效率大大增强,并且能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基石和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  孙鑫.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20).

[2]  郑伟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 2014, 000(051):115-115.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4.51.099.

[3]  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3-10-13].DOI:CNKI:CDMD:2.1011.0339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