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理念新方法;新课改;高中思想政治
正文
引言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协助学生提升道德修养,还应肩负起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责任。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的大环境下更应如此。这样能更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更加重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标准,将教学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持续优化教学计划。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防止他们产生厌倦感。只有不断改进教学计划,教师才能充分利用课堂改革的优点和效益,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思想政治课程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教学形式死板,乏味无趣
由于过分强调考试分数,老师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常常使得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呈现出死记硬背的状态。当面临学生无法掌握的知识时,老师并未深入讲述,反倒是让他们直接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无聊且无聊,因此引发了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厌倦。
(二)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高中已经实施了文理分科制度,这使得学习理科的学生将政治课程视为次要或者无效的。另外,教师们对于理科生的政治教育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他们在授课时常常只是敷衍应付,没有给予学生太多的期待。这样忽略理科政治教育的做法将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它可能使得理科生对政治知识的认知不足,阻碍他们塑造完整的个性,并且对国家大事漠然无动,缺少爱国情怀,这与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和初衷相去甚远。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成果,这是确保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传授相关知识,更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社会道德、家庭道德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并未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应该摒弃将思想政治课程视为“杂课”的观念,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全面素质。
(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增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并不浓厚,主要表现在他们不愿意积极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也不愿意深入研究这些理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的标准来解释和理解问题,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束缚,难以提出新颖的见解。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理论,而没有进行深思熟虑。逐渐地,学生会觉得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仅无趣且无实质性价值,学习热情也随之降低。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
借助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师能够在开始授课之前充足地准备好教学资源,然后在课程中以动态影片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得课堂内容生动、色彩斑斓,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这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将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政治产生热情,积极投入到政治学习中,从而增强他们的独立学习技巧。
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直观呈现能够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改变了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教学。
(二)注重政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中华文明经过千年的积累,已成为全球的宝贵财富。身为中华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并推广这种文明。在进行高中政治课程时,教师需要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教授。
(三)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许多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高涨,这也使得他们对课程的热情逐渐减退。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并在课后进行深度的沟通,去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更精准的教育效果。在平常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擅长用幽默和有趣的方式来传达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在处理学业表现欠佳的学生时,教师需要谨慎地使用言辞,更多地采取鼓舞人心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而非一味地批评,以防损害他们的自尊。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四)注重社会热点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考,才能真正实现优秀的教育成果。教师也应紧跟新课程教育的步伐,将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纳入教学,以此来提高教育效果。在高中时期,学生们也会开始关注一些与社会有关的焦点事件。此时,教师们可以把握这些焦点事件,并将其与信息科技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从一些具体的视角出发,使得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利用社会焦点,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同时防止负面效果的产生。另外,教师还能在此过程中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醒他们在未来的学业、职业和生活中都需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做出对社会有害的行为,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五)注重预习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
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老师必须关注对学生的预习能力的训练。这样做不只能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同时还能优化教学的品质和结果。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核心问题就是他们还未养成优秀的预习能力,这种能力会影响到他们的实际操作。因此,教师有责任协助学生建立课前预习的观念。对于高中生而言,建立良好的课前预习观念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带来诸多益处,还能让他们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学生的预习成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也会导致他们浪费大量的实践时间。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方法。
(六)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推动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而提升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全面能力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综合素质的表现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老师需建立准确的教育理念,推崇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避免只注重考试成绩,并且强调实践环节的价值,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比如,在教授“哲学和生活”这个主题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在传达完相关的知识之后,尽量把这些知识和日常生活的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去深度探索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另一方面,教授思想政治课的教师需要身体力行,全身心地热爱这门学科,全力以赴地进行教学,用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学生,引领他们主动学习。
(七)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和主动学习能力
教育活动的核心在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结合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分析社会现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举个例子,当我们教授“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课程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并进行团队讨论。通过对比分析,让他们独立地概括出理智的消费模式与非理智的消费模式。在这种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和思考技巧。将真实的生活情境融合进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八)科学设置课堂评价,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评估和反馈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评估,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部分,它是提升学生学习技巧和优化教学品质的有力支持。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评估,摒弃过去以分数作为唯一、科学且多样的评估方式。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需以提升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和整体进步为基础,实施各种形式的书面评估、分级评估、定性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历程和最后的表现进行评估,揭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短板,激励他们从学习中获得灵感,并建立一种强烈的自豪心理。
(九)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需要坚持以正确的观点和准则来协助所有的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任务。在这些学生完成了思想政治学习任务之后,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和效率将会有更大的提升和进步。教育者需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活力,以便在正确的思想政治学习方式的引导下,克服他们的学习难题,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学生应该享有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在完成思想政治学习任务的同时,更有效地解决自己的学习难题,使得他们的学习障碍得到彻底的消除,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取得突破,具有重大的意义。
结束语
伴随着新的教育改革的实施,高中政治课的授课方式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教育工作者必须舍弃过时的教育手段,在授课过程中主动探索新颖、创新的教学策略,以满足新的教育改革的需求。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协助他们塑造自我,成为对祖国和人民充满热情的社会公民。新的课程改革仍然有很多的挑战需要我们去探索,这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唯有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我们才能让高中的政治教学更加全面,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 宋丽.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4):1.
[2] 杨兴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3-10-09].DOI:CNKI:CDMD:2.1014.107605.
[3] 谭志军.新课程改革视阈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 2009(10):2.DOI:CNKI:SUN:QYJD.0.2009-10-054.
[4] 王娟.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