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萨日古丽·图尔

疏勒县罕南力克镇中学844200

摘要

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是一门需要进行大量实验的学科。按照《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最新规定,新的课程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生物教育过程中,培育他们的生活理念、科学思考、研究实践以及科学精神。实验不仅是生物课程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进行生物课程的方法。通过实验教育,学生可以亲身经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研究技巧、思考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这对于培育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对于初中生物的教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采用以探索为主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实验教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成效,还会降低生物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正文


引言

许多学生认为生物学的概念太过抽象,他们难以立即领悟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利用实验的形式,将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对生物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当教师安排学生做生物实验的时候,必须精确掌握他们的实际学习状态,并依照他们的具体需求,指导他们独立地参加实验,以便让学生通过理解和完成实验的过程,来获取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的生物能力的培养,真实地呈现了实验教育的正面效果。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生物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利用他们在课上获得的知识去阐述日常生活事件、回答各类生命难题,并且阐明生命存在的含义与根源,同时也会帮助他们灵活地应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做深度的实验研究。鼓励学生进行逐步加深、从外到内的学习,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科学思考和研究精神。

(二)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观察初中生的学习认知模式,他们往往倾向于从感性理解转变为理性理解,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学习内容。否则,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数据整理都是感性理解的体现,基于此,他们可以推导出规律或者构建概念,这实际上就是理性理解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入,减少了学习过程中“吃夹生饭”的情况,从而提升了学习效率。

(三)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初中生核心素质的关键要素。在日常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持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优点。为了增强学生的研究技能,进行初中生的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关键的方式。教师应当根据教学主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卓越的研究氛围,以激发他们全力以赴地参与实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持续创新实验计划,逐渐优化实验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研究热忱。

(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格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初中生物实验课上,不能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而应该同时向他们灌输理论知识,并推动他们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在理解和接受世界的过程中,学生所展现出的态度和情绪决定了他们的科学修养。这种修养不仅仅是指导他们去研究自然,更是他们寻找真理的驱动力。如果学生能够尊重和热爱自然,那么这就构成了他们保护自然的关键情感价值。此外,初中生的身心成长尚未达到完全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生物实验来帮助他们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他们的生命观念。这样,他们就能通过参与生物实验,对生命有更深的敬畏。这不仅能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也能培养他们的优秀价值观。

(五)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能力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观察不同实验的结果或者同一实验中,由于不同的操作步骤、仪器和添加剂等因素产生的各种现象,学生能够进行总结和理解生物知识,了解生物的现状。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深化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他们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大胆地进行假设和猜想的验证,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观察力也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会在实验开始之前向学生解释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接着,他们会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指导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以及实验所需的材料等。然后,他们会教授学生一些常用的实验证明方法,以便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实验,并锻炼他们的实践技能。

(七)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生存和成长所必需的技能。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有助于学生加强生物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并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理智和客观的思维方式。通过科学实验的探索和合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能力。

(八)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动力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自然科学,其内容丰富且有趣。通过进行生物实验,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不仅能够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有助于他们更专注地学习。这也让他们体验到实验目标完成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生物的信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实验课程形式化严重

观察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育活动,大部分课程都是由老师引领,学生们只是按照规定的步骤去学习理论知识,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许多学生甚至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想法,过度依赖老师,这对于学生的学科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二)缺乏操作交流经验

一些教师对于优化实验教学的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在枯燥无味的课堂讲解中难以提高实验技能,这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同时,有些教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交流和讨论时间,这导致实验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生命观念的培养

生物体对于生命事件的理解和观察,即我们常说的生命理念,这不仅涵盖了对生死的理解,也包含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学生获得这种生命理念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社交媒体和学校教育,而培养学生这种生命理念的主要手段则是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从本质上讲,生物学实际上就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无论是在公园的绿色植物,还是在农田的麦穗,都应该从充满生机的种子萌芽开始。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热爱自然,避免随意破坏,让他们形成对环境保护的理念。

(二)理性思维的培养

在关于植物生长的部分,我们特别强调了土壤对于植物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构成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这也让学生们理解了土壤的结构,它直接决定了土壤的水分、温度、空气和营养状况,进而对植物的发展产生了间接的影响。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土壤并不是唯一的生长媒介,它们也能在其他环境中生存。比如说,水、蛭石、珍珠岩等。随着无土生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当学生形成理智的思考方式后,他们会逐步培养出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习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学习生物学知识,而不是盲目跟风,在学习未知领域时,他们会用创新的精神去探索。

(三)探究素养的培养

当学生通过学习逐渐积累知识,形成逻辑思考的方式后,他们的科研热情将得以释放,无论是进行试验的策划或者收集试验的信息,他们都将对研究的最后成果充满热情。老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授课时间,为学生指定专业的课余活动,使他们在研究的旅途中体验到生物学的特殊吸引力,了解到植物的生存环境并非仅限于土壤,它们也可以在水中健康地生长。即使没有成功,也能够引起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热爱,从而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责任素养的培养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塑造品格和人格,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保护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环境污染引发的雾霾、酸雨、盐碱地等问题,严重破坏了植物生长的环境。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农药的过度使用或化肥的滥用,我国的粮食中存在大量的农药残留,这对我国公众的健康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因此,在常规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如关心环境和社会等。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

(一)运用技术手段,优化实验演示过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与教育领域的结合日益紧密,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寻找信息科技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些难以理解和无法在班级内完成的实验,利用信息科技的优势,通过虚拟实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的基本特性,激发他们对生物实验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评价内容,提升学生反思意识

教育评估是一种基于教育目的,通过科技手段来衡量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此来优化教育流程的一种高效策略。在实践性的课堂上,老师需要强调教育评估的正面影响,充分利用其优点,指导学生按照他们的实践行为制定个人评估表,同时关注评估的多样性,以此协助他们有效地弥补在实践学习中的缺陷,并在老师的引领下达到核心能力的增强和成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渐扩大,这也导致了提升学科核心技能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推动教学手段的革新,帮助学生从基础到深层次、从外在到内在地理解生物知识。换句话说,教育工作者应该创设明确的实验场所,提供充裕的实验时间,扩大实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以此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磨砺他们的学习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关键素质的提升,稳步地完成初级中学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做好预备,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亚丽.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3):193.

[2]  李岩林.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传奇故事:上旬版, 2020, 000(011):P.108-108.

[3]  冯丽波.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 2019(103):2.

[4]  王海铭.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