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讨
正文
一、前言
目前,我们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在数学之外的技能和素质,例如团队协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等。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数学基础知识等能力,这导致小组成员无法发挥各自的优势,造成每个小组之间实力的差距很大。这对于实力较弱的小组来说是一种打击,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2.合作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本质。教师对小组协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义,没有把高效和优质的教学作为学习的起始和结束,只关注形式上的合作,对小组协作学习的重要性理解不透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协作学习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很繁忙,但实际上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并不尽如人意。
三、当前数学课堂上的合作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一)分组缺乏科学合理性
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数学基本技能,这使得小组成员无法发挥各自的优点,造成了各小组间的实力悬殊,这给实力较弱的小组造成了打击,也降低了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独立思考能力不足
虽然合作学习需要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但是独立思考的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协作过程中过分依赖其他成员,过分参考他人的看法,就可能逐步丧失自我意识,失去自我思考的技巧。只有当教师全力激发学生的数学独立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寻求新的知识,勇于向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并且敢于与他们沟通,敢于提出疑问,才能真正地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在当前的一些协作教学环境下,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过程的忽视,一些学生开始逐步放弃自我思考,只是等待团队成员的建议和教师的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专门训练,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吸引力和乐趣。这种协作教育方式只能算是空谈。所以,根据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技巧,特别是关于独立思维的训练,应当被高度看待。我们应该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展示出各自的优势,增强他们的自尊,勇往直前,和同伴一同解答难题,尽可能地增强他们的自我探究的体验,并建立起他们的独立思维的观念。
四、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教师的引领角色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教师角色的改变来实现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扮演着导师、推动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因此,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教师首要任务是转变自己的角色并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1.教师的组织、参与和调控角色:教师既是小组协作学习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当小组学习进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的组织、参与和调控作用就会显现出来。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赞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立即介入并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小组成员之一,进行引导和解释,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2.教师的指导角色: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导师的角色。首要任务是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成长模式,同时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思维框架,研究他们的学习路径和特性,进一步指导他们吸收新的信息,提升个人技巧。例如,在“用分母来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课堂上,我将先指导学生求出以下公式:7x=6x-4;8-2(x-7)=x-(x-4);15(x+15)=13(x+6)。在学生们回答了三个方程后,我们要求他们概括出三个方程的解决过程,激励他们去探究前两个和最后一个的差异,然后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将分数的系数转化成整数。我们会留出几分钟的思考空间,然后再进行团队讨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每个团队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指导。对于他们遇到的难题,我们会指导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与全体同学进行讨论,然后由其他的同学给予评价,最后帮助学生得出结论,以达成学习的目标。
五、初中数学教育实施小组协同学习策略分析
(一)创设探究情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中灌输式教学的思想,跟上时代的脚步,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应该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领域内学习新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还会因为拉近了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通过学生的实践,让学生能够获取解题技巧,使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理性的思考。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小红沿着正北方向行走,走了4公里,接着又沿着这东面行走了3公里,这时小芳在小红最开始站着的地方给她打电话,让她回来,小红就赶快的往小芳的方向跑,你能算出小红走了多少公里么?她走的路所围成的面积最小是多少?”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简单地问题情境把勾股定理引导出来,通过现实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明确分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合作学习免不了要进行责任划分,通过相互配合来完成共同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进行角色划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拥有良好的团队气氛可以增加学生完成任务的动力和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合作精神与责任精神,通过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和互助,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通过角色分工,分别对圆的定义、分类、性质等进行分工学习,然后让负责了解定义的人专门为组员讲解定义,负责知道性质的人为组员讲解性质,以此类推,对于不明白的内容,可以要求重新讲解,直至听懂为止。此举不只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技巧,使得他们在团队协作中,通过自我学习,持续提高自身的技能,进一步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再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进行角色划分,互相讲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可能最后还是会有学生不理解教材上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在探讨三线合一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对称轴原理,通过折纸实验来了解三线合一使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一条线,从而加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印象。
(三)加强对学生差异的关注
学生的发展背景、学术历练和日常生活经验各有千秋,这些差距会有所不同,从而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学生的这种不同,教师需要改变教育策略,避免采取过于“一刀切”的教育手段。“一刀切”的传统教育方法只能针对中级水平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于优秀学生来说,教师设定的教学难度可能过于简单,无法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优势,也难以提升他们的各项技能。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听“神秘的故事”,长期下去,他们可能会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当教师进行团队协作的教学活动时,他们需要深入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并努力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培养自我学习的意识,确保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技能和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并根据他们的学习表现和态度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应遵循一致的标准进行协同学习。针对各个团队的学习状态,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以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在各自的水平上有所进步。一旦学生的学业表现出色,他们的学习热情就能显著增强。另外,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赞扬与鞭策,以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改正对于数学的看法,从而增强他们的全面素养。
(四)合理分组
为了确保小组协作学习方式的有效运作,教师必须对学生实施合适的组队。在划分小组的时候,首先需要仔细研究并记载每个孩子的学习技巧以及他们的学习风格,并且应该坚持小组内部的差异化原则。确保各团队成员之间的配置更为公正,使得优秀的数学学生有可能激励其他表现平平的同伴参与到团队协同学习活动中。此外,各个团队必须挑选一位具备责任感的团队首脑,他们必须承担起职责,引导团队成员共享团队协作的学习过程。在小组内部和小组间,必须实行公正的竞争,这样才能激励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与同伴的高效交流与互动,绝对不可偏袒那些在学业上表现欠佳、反应迟缓的团队成员。保证每一位团队成员在协同学习的旅途中都能取得成果,实现提升。此外,团队的人数也需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五)制定教学目标,刺激学习兴趣
在初中的数学课程里,许多学生往往难以积极地专注于学习,同样,他们也难以全神贯注地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团队协作学习的方法里,教师需要为每个团队设立相应的讨论目标。例如,当学生们开始研读有关三角形的知识点时,教师们在第一堂课的研讨过程中,无法设置过高的学习挑战,反倒应该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只有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之后,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去深度研究一些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数学问题。对于这个领域的数学挑战,相较于初级的三角形数学挑战,学生们应该按部就班地去解决,而教师则应该设立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学习目标。在此教育方法里,学生明显可以更有效的受到鼓舞,进一步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的数学教育过程中,推行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至关重要,它能够显著地推动学生们的交流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也能够辅助他们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然而,目前的小组协作学习的课程教学还面临着一些挑战,这就需要相应的教师们去制定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朱丽华.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4):78-79.
[2]唐清海.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9,4(8):11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