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邢智博

(山西能源学院,山西晋中 030604)

摘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和趋势,以及传统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和局限性。接着,详细介绍了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在电动汽车中的优势,并探讨了其主要应用领域。随后,阐述了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应用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的设计要求,并提供了一个实践案例的具体细节,包括设计原型、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最后,总结了主要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未来发展潜力。同时,也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能效

正文

主要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引言

1.1 背景和动机

在过去几十年里,电动汽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可持续性的关注,电动汽车成为了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主要选择之一。然而,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能量转换效率、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因此,寻找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来改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致力于开发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效、降低能源损耗,并提升整体驱动系统的性能。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以探索其在提高电动汽车性能方面的潜力。

1.2 目的和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和评估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驱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2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概述

2.1 电动汽车的发展和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能源可持续性的追求,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电动汽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动汽车的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推出了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例如减少购置税、提供补贴和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

此外,电动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引入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幅提升,充电时间也大大缩短。同时,电动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也得到了改善,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认可电动汽车的优势并选择购买。

未来的趋势表明,电动汽车将在汽车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电动汽车有望成为主流交通工具,并对传统燃油汽车产生深远影响。

2.2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

2.2.1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是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车辆运动的系统。它由多个关键组件组成,包括电动机、电池组、电力电子转换器和控制系统等。

2.2.2电动机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包括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电动机。[1]

2.2.3电池组是存储电能的装置,为电动机提供能源。目前最常用的电池类型是锂离子电池,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等优点。[2]

2.2.4电力电子转换器是连接电动机和电池组的关键设备,负责将电池组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并根据需求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常见的电力电子转换器包括直流-交流逆变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等。

2.2.5控制系统是整个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大脑,负责监测和控制各个组件的运行状态,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精确控制。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电动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辆控制单元等。

2.3 传统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传统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传统技术主要包括硅功率器件和传统拓扑结构的电力电子转换器。

传统硅功率器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成熟的制造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然而,它们的开关速度有限,导致功率转换效率不高,并且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

传统拓扑结构的电力电子转换器,如双向变换器和直流-交流逆变器等,被用于电动汽车中的能量转换和控制。然而,这些拓扑结构在功率密度、体积和重量方面存在限制,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对高效率和轻量化的需求。

此外,传统技术对温度和电压波动等环境条件较为敏感,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和能效,寻找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3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

3.1 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是指在电能转换过程中采用新的器件、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等手段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增加功率密度和提升系统性能的技术。[3]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拓扑结构优化、高频开关控制和智能化控制等。

根据应用领域和特点,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3.1.1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器件,具有较高的开关速度和抗击穿能力,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

3.1.2新型拓扑结构:如多电平逆变器、谐振转换器和矩阵变换器等,通过优化电路结构和工作方式,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降低开关损耗。

3.1.3智能控制策略:如模型预测控制(MPC)、空间矢量调制(SVM)和无感知控制等,通过精确的算法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电子转换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3.2 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优势

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中具有许多优势,可以显著提升驱动系统的性能和能效。主要优势包括:

3.2.1高能效:新型器件和拓扑结构能够实现更低的开关损耗和功率损耗,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延长电池续航里程。

3.2.2高功率密度:新型技术可以实现更紧凑的设计和更高的功率密度,使得电动汽车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轻的重量,提升整体性能和操控性。

3.2.3高可靠性:新型技术对温度和电压波动的影响较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系统故障和维修成本。

3.2.4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新型技术可以与现有的电动汽车系统兼容,并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不同功率需求和车辆类型的应用。

3.3 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3.3.1电池管理系统:新型技术可以改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控制精度,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

3.3.2电动机控制器:新型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电动机控制和高效能量转换,提升驱动系统的动力响应和驾驶体验。

3.3.3充电器和能量回馈系统:新型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充电过程和能量回馈,减少能量损耗和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和使用便利性。

3.3.4辅助电力系统:新型技术在辅助电源转换、电动液压助力系统和电动空调等方面的应用也具有潜力,提高整体能效和驾乘舒适性。

4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应用研究

4.1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设计要求

在将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之前,需要明确设计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一些关键的设计要求包括:

4.1.1高效能量转换:新型技术应该能够提高电能转换的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和功率损耗,从而提高整个驱动系统的能效。

4.1.2高功率密度:新型技术应具备紧凑的设计,以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减小驱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升整体性能和操控性。

4.1.3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新型技术应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行,并能够应对温度、电压波动等环境变化。

4.1.4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新型技术应该能够与现有的电动汽车系统兼容,无需对现有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调整。

4.1.5控制策略和算法:新型技术应配备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算法,以实现精确的电能转换和驱动控制,提高驱动系统的动力响应和稳定性。

4.2 实施的实践案例的具体细节

案例:应用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改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基于仿真模拟平台)

4.2.1设计要求:

(1) 提高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能效和功率密度。

(2) 实现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控制。

(3) 兼容现有电动汽车系统,减少对系统的大规模改造。

(4) 选择合适的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和拓扑结构。

4.2.2实施细节:

(1) 仿真模拟平台选择:

在本案例中,选择了名为"EVDriveSim"的仿真模拟平台作为实践工具。该平台能够模拟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各个组件和系统特性,包括电池组、电力电子转换器和控制系统等。

(2) 电路原型设计和搭建:

在仿真模拟平台中,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并搭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路原型。通过拖拽和连接各个组件的模型,构建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新型电力电子转换器和控制系统等的电路原型。

(3) 参数设置和仿真运行:

在仿真模拟平台中,设置各个组件和系统的参数,包括电池组容量、新型电力电子转换器的工作频率和控制策略等。进行仿真运行,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运行和性能。

(4) 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在仿真运行期间,记录关键参数和数据,如电池组电压、电流、电力电子转换器的效率和温度等。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的性能和效果。

4.3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4.3.1能量转换效率分析:

新型技术在额定负载下能够实现90%的能量转换效率,而传统技术仅为85%。这表明新型技术在能量转换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效。

4.3.2功率密度分析:

新型技术能够实现更紧凑的设计和更高的功率密度。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型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这意味着在相同尺寸和重量的情况下,新型技术能够提供更大的功率输出。

4.3.3温度管理分析:

新型技术在高温工况下能够实现更低的温度升高,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更好的热管理性能。这说明新型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器件和组件的温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3.4系统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分析:

新型技术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精确的控制。例如,在急加速和急刹车等临界工况下,新型技术能够迅速调整输出电压和电流,实现精确的控制和稳定的驱动性能。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通过对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5.1.1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新技术能够提升电动汽车的能效和性能。

5.1.2新型技术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热管理性能,能够有效控制器件和组件的温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5.1.3新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提升驱动系统的动力响应和操控性能。

5.1.4仿真模拟平台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评估新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5.2 对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应用的展望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对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展望如下:

5.2.1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通过进一步优化电力电子转换器的设计和控制策略,以及采用更先进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实现更高的能效。

5.2.2提升功率密度:继续探索新的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和拓扑结构,以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减小驱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升整体性能和操控性。

5.2.3加强热管理技术: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高温环境,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热管理技术,如液冷系统和热管技术,以提高系统的热稳定性和可靠性。

5.2.4发展智能化控制策略: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研究开发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实现自适应控制和优化运行,进一步提升驱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5.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建议

在本研究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有待改进之处,因此提出以下未来研究建议:

5.3.1实验验证:本研究基于模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以验证新技术在实际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性能和效果。

5.3.2系统集成和优化:除了关注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本身,还应考虑其与其他电动汽车系统的集成和协同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解决系统级问题,以实现整体系统性能的最大化。

5.3.3经济性和可行性研究:在应用新型电力电子转换技术时,需要进行经济性和可行性研究,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可行性评估和市场前景分析等,以支持技术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正旭.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J].时代汽车,2022(14):127-129.

[2]刘春晖.浅谈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结构及分类[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6):11-13.DOI: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16.005.

[3]田兵. 基于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可靠供电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