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大单元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深度学习理念;小学数学课程;大单元主题情境教学
正文
一、前言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深入探讨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大单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同时也会对学生在该情境大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其成效进行评价,从而为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大单元课程的实施提供实践的参考和启示。
二、情境大单元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目标
课程设计目标是在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大单元课程里,明确的教育目标以及希望学生获得的技能和修养。当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技巧和问题处理技巧。
1.课程设计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被称为数学思维能力。大型情境单元课程能够提供丰富的实际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培育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在实际环境中寻找和发现数学规律,学生有可能培育出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技巧。
2.课程设计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解答问题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同时也考验着学生们如何整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处理实际问题。借助于情景指导和任务布置,学生们可以在大型的学习单元中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环境中,进一步领悟并熟练掌握数学的具体使用,从而提升他们灵活运用数学来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在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大单元课程里,采用情景教学的手法,精心挑选的教学素材和学习行为。当我们规划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人教版数学教科书里的数字和公式、数字和运算、数字和形状、数字和度量等主题来构建情景大单元的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涵盖了数与式的学习
引入实际生活场景,如购物、收银等,学生将能够理解数与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在这些场景中,他们将进行实际操作和对比,深化对数与式含义和用途的理解,并通过游戏活动和练习来提升他们的计算技巧和运算能力。
2.课程内容还包括了数与计算的学习
在引入情境和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会遇到一系列真实环境下的数学运算问题,比如分配食物和资源等。在这些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他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算法进行运算,并寻找出最优解。通过在实际环境中的互动和协作,学生能够提升他们灵活应用数学计算的技巧。
3.课程内容还涉及了量与形的学习
通过实际场景的引入和实物观察,学生们将理解到物体的长度、面积、容量等定义,并学习如何进行测量和比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将参与实物测量、图形创作等活动,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数量的敏感度。同时,学生也将掌握如何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4.课程内容还涵盖了量与度的学习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测量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们将掌握时间、温度、重量等量的测量单位和转换技巧。在这些情境中,学生们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比较,从而提升他们的测量意识和技能。通过在实际情境中的体验和实践,学生们将学会如何使用这些量的测量单位和转换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
(三)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执行方式是指在小学数学主题情境大单元课程中,实际运用的教学策略和组织模式。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选择了情境导向和探索式教学的方法。
1.课程实施方式采用了情境引导的方法
教育工作者有能力利用真实的环境来引领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样就能够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工作者有能力创造各类环境,比如购物、旅行、玩耍等,让学生在这些环境中进行观察、研究和实践。借助实际环境的指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掌握并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考技巧和问题处理技巧。
2.课程实施方式采用了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在大型情境单元课程里,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和学生被动接受,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和激发学生的思考,引领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教师应该充当学生学习的导师和推动者的角色,通过策划研究活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建立知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揭示问题的实质,并且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三、学生表现与收获评价
(一)评价方面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首先,学生对于情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反应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我们可以评估他们对情境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接下来,我们需要评估学生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的热情和参与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衡量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我们需要观察学生在协同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协作技巧,这包括他们的合作态度、分工协作、相互支持以及交流能力。
(二)收获方面
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首先,是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通过小测验、作业或项目的评估,我们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推理和归纳等方面的技能,我们可以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们需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在任务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制定方面的能力。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比如定期的小测验、作业评估、观察记录和学业展示等。关键的是,评估不应只关注学生的表面表现,而应重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时,必须公正且全方位,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能为未来的教育活动提供实质性的反馈和引导。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单元主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与内容呈现单一化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常常使用“填鸭式”和“大一统式”的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思维受到了限制,无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相冲突的。另外,许多教师在进行数学复习教学时,仅仅引导学生回顾单元章节,重新学习过去的章节内容,长期如此,学生很难养成自我复习的学习习惯,这无法推动学生更优秀的发展。终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大多数都是以教科书为基础,很少为学生提供额外的知识,这导致学生的视野无法得到扩展,课堂教学内容也相对有限,这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并不利。
(二)课堂上师生互动相对较少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专注于讲解,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困难,甚至在课堂上出现无法集中精神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只会阻碍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进步,也会对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成效产生负面影响。教师未能把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教学主题融为一体,也未能提供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仅仅依赖于教科书的教学,使得学生很难真正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导致了教学成果的下滑。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妥善规划教学时间,主要以示范和演示的方式来讲解重点和难点,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教师也无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沟通、交流和反馈方面的缺陷,严重妨碍了他们的判断,对学生的全面成长也不利。
五、大单元主题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实践
(一)结合单元内容,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热爱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尽管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但他们对有趣的故事记忆深刻,理解力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升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单元的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质,构建各种故事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自我探索,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例如,当教授《圆》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圆的故事,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通过使用各种多媒体工具来展示学生们所喜爱的“圆形”的动画内容,这样可以使他们的视觉与听觉都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于圆的认识。接下来,我们通过融入“圆周率”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掌握了圆的概念,还了解了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并深刻感受到了这位数学大师的内在力量,从而点燃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忱。
(二)借助思维导图,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
在深度学习的环境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一章的数学知识复习,学生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梳理主要的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掌握知识的应用技巧。然而,这种传统的复习方式效率并不高,学生往往难以记住重要的知识点。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学生整理知识的时间,还能帮助他们迅速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制定思维导图,创造相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
比如,在《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个单元的复习课程里,这个单元包含了许多数学知识点,学生需要明确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性。然而,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复习,学生需要自己完成对这个单元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刻,老师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并有效地完成复习工作。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塑造出思维逻辑树的核心结构,并创建出对应的情境,接着引导学生去完善这些核心结构。
结论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数学主题情境大单元课程起着关键的角色和价值。执行这门课程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数学思考和问题处理技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协作和团队精神。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各种主题环境和教学方法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寻找更高效的执行策略和教学辅助工具,以促进数学教育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朱洁芬.基于“这一方”,“为了这一个”:对李吉林“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2).
[2] 杨枝柳.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1):296.
[3] 廖香秀.丰富问题情境创造精彩课堂:对小学数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探讨[J].华夏教师,2017,7(6):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