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邓小芳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高龙中小学 342318

摘要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们全面发展,而小学科学作为一门能够帮助孩子们发展创造力的课程,正在被更多的人关注。“双减”的实施使得孩子们可以更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因此,如何让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率达到最佳,已经成为许多小学教师的关注焦点。在“双减”的指导下,本文将深入研究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效果。


关键词

“双减”背景 小学科学教学 加强 问题意识 培养

正文


通过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导孩子们探索、思考、实践,可以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增进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果,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的课程应该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教师的课程设置则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引入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一、分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小学科学的地位日益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孩子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的科学课程经常被替代,而且由于教师的短缺,使得许多孩子无法得到充足的机会去探索和发展,从而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被替换为新的老师,而这些新老师缺乏科学的知识储备,因此,他们的教学效果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水平。每位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接受能力和兴趣程度各异,一些孩子更倾向于从家庭背景中获得的科学知识,而另一些孩子则缺乏这方面的热情,这些个体差异会显著地影响他们在科学课堂上的表现。由于部分小学科学教师缺乏及时的变革,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调,缺乏有效的互动,从而使得学生缺乏探究精神,缺乏创造性思维,以及缺乏有效的实践活动,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及目标

通过推行双减政策,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课堂,并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课程,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全面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问题意识的培养”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学生们需要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拓展和转化知识,以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拓宽视野,提高认知能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三、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路径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要求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模式,新的教学理念强调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量少讲、精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尊重彼此的差异、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才能让教育变得更加有效、更具成果.因此,建立一种健康的师生交流环境,是激励学生探索知识、实现梦想的基础.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客观、公正,不能仅仅凭借学生的表现来决定.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潜能.如果老师一味地把“异己者”当作一种负担,无论是施加压力还是敷衍了事,那么最终只会引发学生的厌恶,从而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给予他们一个勇于发言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2.尊重和信任学生。当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时,他们就已经为探索做好了准备。因此,老师应该给予鼓励,让他们在一个更加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中积极地提出问题。以《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讲课前,教师会播放“乌鸦喝水”这个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入新课程。“水”与空气进行对比,让学生从外观、气味、颜色等方面来分析它们的异同,但也有学生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空气也有重量。科学教学不仅仅是按照教材顺序讲解,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者的需求,来深入探讨和拓展某一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如同“空气重量”这个问题,尽管“空气是有重量”的理论可能与本节内容毫无关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它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认可学生的提问,还要清楚地向他们阐述“空气不仅可以占据空间,也是有一定重量的”,以此来证实“空气是有重量”的真实性。在“空气是可以占据空间的”和“空气有重量”之间,老师可以采取一系列实验,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验证它们。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空气既占据空间又有重量”。“在下一节课的开始之前,我们将向学生们介绍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也为他们提供了探究的机会。

(二)设计生活问题情境,使学生好问

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学生们熟悉,教师们也熟练地运用,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观察与测量”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将他们分为五组.第一组负责测量教材、作业本、铅笔、橡皮、手掌、课桌平面等物体的长度,每组的数据都会被记录下来,以便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物体的特性。当学生们发现每组的数据(数和量)都不一样时,他们会感到困惑,但这也正是我们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机会所在。通过将各种物体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们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尺寸、长度各异.在这次观察中,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学生们对于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长度标准表示怀疑,但是,经过仔细的观察、测量以及深入的思考,他们开始认识到,如果能够制定一个统一的长度标准,就可以轻松地比较物体的长短.

(三)巧设趣味问题情境,使学生乐问

数学是一门有趣且抽象的课程,它不仅仅是符号、公式、数字和概念.它还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创造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如果我们能够给予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这些问题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教学,通过游戏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天,光头强、熊大、熊二、吉吉、毛毛等小动物正在森林中嬉戏.突然,一道强烈的闪电把大片森林照亮,大火瞬间熊熊燃烧,光头强和他的伙伴们拼命朝着顺风的方向逃离,可惜大火的速度太快,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把他们吞噬。当他们看到马山正朝他们逼近时,光头强立刻想出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他把一块大空地上的软铁板堆积得整整齐齐,周长也是一致的,以此来阻止大火的蔓延,让他们能够安全的离开这个危险的环境。他命令所有人立即将软铁板紧紧包裹在一个巨大的圆环中,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和更广阔的范围,以便拯救所有人。.”

当《熊出没》的光头强和他的伙伴们遭遇危机时,一些学生立刻提出:“大家都想想办法,赶快帮助光头强他们脱离火海.”《熊出没》是一部受到广大孩子青睐的动画片,他们的提问既充满挑战性,也让观众感到兴奋,他们的想法也让观众更加热爱.为了让小动物们免受火灾的危害,学生必须想出一种能够使圆形面积达到最大值的办法.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使他们具备敢于提出、善于探究、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感

第一,趣味化教学。小学生对于玩游戏的热情并不低,他们在游戏中能够更专注地思考问题,并且更有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第二,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探究、分析的抽象学科,尤其是针对年幼、理解能力较弱、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因此,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通过实际案例来启发孩子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加自信、乐于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字加减法的应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际的购物场景呈现给他们,比如在菜市里,将蔬菜的价格用整数来标识,然后让他们模仿家长的购物行为,最后利用加减法来计算出购物的费用。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创造一个购物的环境,让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当作“商品”的商品,并使用价签来确定它们的售价。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实际的交易来体验到数字的加减运算,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

第三,多媒体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结合,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简洁,将复杂的概念转换为易懂的图像,还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通过使用投影仪,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当我们教授“认识时钟”课程时,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抽象概念,避免他们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钟表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时间的流逝。

结语

“提出问题”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勇于提出、积极提出、善于提出,才能更好地理解、拓展和应用知识,从而培养出科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当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亚玲.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J]. 读与写:上旬, 2022(8):3.

[2]  饶妍娉. 巧问促互动 追问达高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华夏教师, 2022(14):3.

[3]  陈小丽. 试论"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 7(5):120-122.

[4]  徐守辉. "双减"之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探析[J]. 求知导刊, 2023(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