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方法
正文
一、前言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拥有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不仅提升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力。然而,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缺乏兴趣,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当前教学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运算过多,缺乏深入理解
当前的数学教学过于注重机械运算,侧重于速算和标准算法的应用,忽视了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小学生可能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但缺乏对运算的内在意义的理解。这使得他们在遇到复杂问题时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只能机械地按照算法进行操作。
(二)缺乏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数学计算的教学内容往往呈现出枯燥乏味的特点,让小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材内容过于抽象,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小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探索和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的数学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讲授和练习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无法满足小学生不同学习方式和兴趣的需求。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枯燥感,导致他们对数学计算产生厌倦情绪。
(四)缺乏实践应用的机会
数学计算的实践应用能力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的教学中缺乏注重实践应用的机会,无法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他们往往将数学计算视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无法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限制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
三、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学业成绩
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掌握数学计算的基本技巧和运算规则,可以为其他高阶数学概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计算是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场所。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培养他们逻辑思维的能力。同时,小学生在解决数学计算问题时需要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数学计算的学习,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数学计算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算法和方法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寻找最优解的能力。同时,在解决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时,小学生需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创新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四)培养数学自信和学习兴趣
通过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数学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当小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数学计算,解决各种难题时,他们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有趣的数学计算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五)扩展思维和应用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扩展思维和应用能力。数学计算涉及的概念和技巧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例如,解决实际问题时,小学生需要进行数学计算来确定最佳解决方案。这样的实践应用培养了他们的应用技能和扩展思维,使他们能够将数学运用到各个领域中,为解决不同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六)培养坚持和耐心
数学计算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耐心和坚持。复杂的计算问题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多次的尝试才能解决。通过数学计算的实践,小学生可以培养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轻易放弃,并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寻找解决方法。这是他们未来学习和事业发展中必备的品质。
(七)奠定数学基础
数学计算是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为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掌握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铺平道路。
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方式
(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实际”计算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最终都会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所有的小学计算题目都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巧妙地将实际生活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实际”的计算技巧,他们才能在任何计算题目中轻松应对。
例如,当讲授“表内乘法”这一课程时,老师会把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融入到运算过程里,使得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到数学运算和他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询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会马上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接着,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比如“老师最近特别钟爱泰迪熊,现在泰迪熊售价为5元,昨天老师在购物中心买了9个,有没有同学告诉我老师购买这些泰迪熊花了多少钱呢?” 那么,学生们就能迅速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计算,并积极地提出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技巧。
(二)强化基础性知识,夯实学生的口算训练
在解决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目时,我们需要依照教科书上的数学理念和运算规则,这是解决小学计算题目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小学生是否能够准确且彻底地理解并掌握数学教科书的基础知识,将直接决定他们的计算技巧。只有持续地协助小学生加强基础教育知识的学习,才能避免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口头计算技巧是小学生在初级阶段就应该熟练掌握的基础技能。口头计算技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速度与效果,同时也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数学教师也需要强化他们的口算训练,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计算教学中不断提高熟练度,进而将其转化为基本的数学技能,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用性。
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这门课程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强调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使得小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一道运算题目中,先进行乘除运算,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对于带括号的题目,应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这一基础数学知识。在解答一道数学问题时,我们会询问小学生需要先做什么,然后再做什么,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加强他们的记忆。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可以在早读时让学生背诵九九乘法表的内容,也可以要求他们能够流利地说出20以内的加减法。
(三)指导必要的算法算理,理解数学计算
理解计算方法和原理是提升计算技能的核心,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有效地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和原理。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计算方式和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解题思维也只是简单地复制和抄袭相应的公式,缺乏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将其转化为更为简洁的计算方法。这种传统的运算方式,无法应对各种复杂的实际情况,也无法处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因此,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技巧,就必须妥善处理学生对于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掌握基础的计算技巧,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数学运算的理解,确保扎实的计算基础,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计算知识,使得运算变得更为简洁,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例如,当我们开始讲授《分数除法》的课程时,老师需要优先理解并熟练操作分数的计算方式与步骤。在整个授课过程里,我们需要清楚地告诉学生,他们应该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相关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应该理解并正确运用分数的含义。接下来,老师需要有能力将分数乘法的理论应用到分数除法中,使学生理解具体的运算流程及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解决“6÷2/3”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知识,使学生理解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该分数的倒数。这样,复杂的分数除法就能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分数乘法,这不仅提高了算术的效率,也提高了算术的精确度。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被转化为“6×3/2 ”来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就是4。通过这种转换方式,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原理,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计算效率,还能增强他们对计算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计算技能。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强调准确性和精确性:良好的计算习惯强调准确性和精确性。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应注重正确书写数字和符号,并对题目要求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他们应该通过细致和认真的态度,避免疏忽和粗心导致的错误。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并养成追求准确性和精确性的思维方式。
2.整体规划和有序计算:良好的计算习惯要求学生在进行计算之前进行整体规划。学生应该学会制定解题步骤,列出计算过程,并按照有序的步骤进行计算。通过建立有序的计算习惯,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运用自己的思维,避免混乱和错误的发生。
3.鼓励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良好计算习惯的关键。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独立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盲目依赖他人的帮助。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心,并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4.培养反思和纠错意识: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应培养反思和纠错的意识。他们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反思和再次练习加强记忆和理解。这种反思和纠错意识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数学计算学习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所以,在数学计算的教学上,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应该勤于练习,一朝一夕的刻苦训练,才能成就学生的高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东兴.试论小学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甘肃崆峒区兴合庄回民小学为例[J].教育革新,2020(06):44.
[2] 辛兰芳.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J].教育革新,2020(05):46.
[3] 陈静燕.小学数学微实验指导框架——以“自动人行道的数学奥秘”研究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14):17-18.
[4] 汤建英.巧借数学实验,促进学生“做思共生”——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应用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0):8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