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网络背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正文
引言
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部分,数学的抽象、逻辑和实际运用的特点始终是其教学的挑战。目前,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着三大挑战,即: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依赖于讲解,削弱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角色;其次,教学过程与日常生活脱节,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造成阻碍;最后,现代科技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未充分,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所以,在互联网的广阔环境下,借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促进中学的数学课程变革,已经变成提高初级中等教育水平的必然趋势。
一、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1.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宏观背景
中学数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而对教学方法的变革,正是推动教育品质和进步的根本途径。16世纪的西欧,班级教学成了当时的主流教育模式。而在中国,现代的教育方法起源可以追溯至清朝同治时期的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这和传统的书院和私塾的教育方法大相径庭。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启示,中国的教育模式有所演变,其中凯洛夫五步教学法的实施尤其突出。同样,互联网的兴起也对教育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只是教育创新的焦点,也为教育模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实地教育转变为网络教育,铺平了道路。
2.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微观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改善,网络信息科技在初级中学的教育领域已经大量运用,这给课堂教育创造了更大的机遇,并且成为教师执行教育任务的强大支持。观察教育信息化的演变,信息科技的每一个突破都将对课堂教育产生全新的影响。初期的使用方法是将教育过程转变为计算机辅助,但是,随着多媒体科技的进步,老师们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诸如文本、影片、音乐、视频等各种素材,从而解决了素材类型过于单调的难题。今天,我们看到,信息科技的运用已经由浅显的使用方式演进至深入的整合,例如,网络上常见的网络教学、APP等软件,都成为了促进中学数学学习的一个主要工具,老师可以通过在线网络教育等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自主学习的能力被视作学习者的核心能力,它不只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还会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在线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自我学习空间,学生只需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3.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教育发展理论涵盖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都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这套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出发,专注于教育的自我发展,尤其是教育的发展。它的目标就是寻找教育改革背后的内在原理和推动这些改变的元素。在古老的教育观念中,教师被看做是课程的核心,凯洛夫的五步授课方式正是这一观念的体现。而另外一些教育家,如皮亚杰则主要以儿童的认知心理学作为教学的基础,提出教育活动的核心关键在于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上,通过学习的技巧和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这个观点极其突出了学生的主导角色和价值。学习效能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它代表着“学生对于如何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的行为过程的判断力”,这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策略
1.坚持学生主体的改革方向
老师需要清楚地理解中学数学的职责和目的,把课程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基,让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成长相互连通,清晰地定义课堂教学的人性化角度。另外,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个性,让所传授的知识更加吸引他们。例如,老师有能力运用影像教育方式,通过形象、真实、富有活力的影片来应对课堂上的乏味。例如,我们可以创建并编写相应的电子导学案,把主题教学的信息以导学案的方式展示,然后发送至班级的电子邮件,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自我学习。
2.坚持生活应用的改革方向
数学教育的实践应用性比较强,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到一些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老师在进行初级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时候,要坚持将实际和生活运用到教学中,并以陶行知的“教与做相结合”理念作为引领,对教学行为进行改革。“教与学的融合”是一种在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策略,其核心思想是以行动为主。不管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应该建立在一个“行动”的基础上,“行动中的教导”和“行动中的学习”是“教与学的融合”的根本准则。陶行知强调,“教育是一项任务,而非三项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在进行数学教育改革时,融入更多的实践元素。
3.坚持线上教学的改革方向
线上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学数学课程变革的主流。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初级中学数学课程变革需要始终保持在线化的指导原则,并且要着力提升教育途径的构筑和融合。例如,利用在线直播进行的在线教育,其优势在于其即时性和交互性。例如,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进行的课程,是通过让学生独立地欣赏老师播放的课程影片来实现的,这样的方式允许他们依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重播、缓播和反复播放,这种方式非常灵活。在此过程中,老师既要扩展网络教育的途径,也要关注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模式,比如利用App进行教育,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在线教育结构。
4.网络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1)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在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中,线上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是由于传统的课堂资源大多依赖于实体的教室环境。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情况更是明显。所以,增强互联网资源的构建已经变得至关重要。首先,我们需要促进在线资源的流通。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独特性,运用诸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视频、扫描等手段将在线资源融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在线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完美结合,例如《相反数与绝对值电子导学案》。其次,我们需要改进教育资源的种类。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需要关注并利用各种不同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必须符合教科书的内容和我们的教育目标。例如,我们可以挑选那些对讲解性质的微课进行教学。这些微课的主要特征就是由老师进行讲解,而学生则被吸收。它们作为老师进行教育的工具,可以和教科书产生互补效果,尤其对那些涵盖了大量知识点的部分非常有效。比方说,《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个主题也能够通过教学型的微课来进行。最后,我们需要进行资源的有效融合。在互联网环境下,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的资料非常多样化,因此,学校需要高度重视这些资料的搜罗,同时也需要持续扩大搜罗的领域,把互联网上的各类资料,例如电影、照片和书籍等,都纳入搜罗的焦点,以此来打造一个与中学数学教育法则一致的资料库。
(2)提高线上教学能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进步,虽然线上教学已经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支持,但在互联网环境中,它的支持角色已经有所转变,线上教学已经逐渐演变为教育的主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掌握更高的技巧和更多的知识。许多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发现自己的IT运用能力和信息素质都有所欠缺,这使他们在短期内无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因此我们需要把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作为中学数学改革的一个首要目标,首先,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并且要紧密地跟随信息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及将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和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技术革新为主导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其次,老师需要强化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在线教育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信息技术,比如现在比较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微信、视频编辑、网络直播等,教师们需要去学习这些平台或者软件的使用方法,以便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3)创新师生交流方式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进步,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在线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在线教育的优点是能够打破时间和地点的束缚,但缺点是对师生之间的沟通有所削弱。因此,改进师生的沟通方法已经变成了提升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效果的必然选择。微信是最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它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首先,组建微信群。老师可以将学校视为一个整体,创立一个学生团队,通过这个团队来分配学习任务并进行互动。其次就是申请微信公众号。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申请对应的公众号,比如中学数学教学公众号,每日都会分享一些和教学有关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例如《妙用扇形统计图,提高统计结果的直观性》等。最后,也可以合理的使用微信小程序,例如微助手,能够帮助课堂教育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非常关键的。老师能够利用这个小程序和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并回应他们的学习疑惑。
(4)推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陶行知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且非常看重学生的自我学习。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外自我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增强。因此,教师们需要将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方式纳入到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慕课的资源数量也在稳步上升,其中,与时代同步的特性是慕课资源的显著特征。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尽可能地扩充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借助于信息科技,慕课的教学方式不只是拓宽了其覆盖的人群,让数以亿计的学子们都能在慕课的支持下享受到一致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显著地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运用效果,从而构建起一个对于优化资源分布、提高教育品质的坚实后盾。例如,当进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授课时,老师能够向学生介绍适当的网络课程,并展示一些北师大附中等知名学府的教育影片,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观赏这些网络课程,从而获取新的思考。
结论
自21世纪初,我国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走过了两条清晰的道路:首先,借助于信息科技的助力,促进了教育模式的转型和进步;其次,借助建构主义的观点,进行了教育驱动的转型,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角色,致力于增强他们的独立学习和实践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中,我们需要持续以上述两个方面为基础,来优化和提高中学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时圣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 5(14):3.
[2] 张小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5):32-34.
[3] 刘俊.中考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文理导航, 2023(20):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