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实践策略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郑妙真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第三中学363213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学生思维简单、学习能力弱等困境。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探讨了几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策略。首先,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增强理解与兴趣。其次,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开展教学活动,让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互动性。此外,精心设计地理情境,使教学内容生动活化。基于此,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深度学习

正文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涉及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多种挑战,如学生学习思维的简单化、学习能力的不足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深度与效果。因此,探索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地理教学新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找出有效的地理教学策略,以应对教学中的困难并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

一、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困境

(一)学生的学习思维较为简单

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学生学习思维的简单化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造成了显著影响。具体来说,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被动接受和依赖性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指导,期待教师会在课堂上突出重难点,从而只需机械地记忆教师强调的内容,而忽略了对知识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这种依赖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索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他们往往满足于完成课堂笔记和应试任务,而不是通过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来深化理解。此外,简单化的思维还使得学生难以建立地理学科的系统观念,因为他们往往只关注孤立的事实而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种思维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认知层面的深度,也阻碍了他们将地理知识与现实世界问题联系起来的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成为了一大困境。深度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主动学习态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究的能力,以便于在学习中不仅仅是理解和记忆知识,而是能够深入分析、批判和应用所学知识。然而,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先前学习经历中过度依赖记忆与应试的学习模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面对需要高度认知活动和自主学习的深度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学生往往在信息的处理、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以及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例如,在地理学习中,他们可能难以独立完成对复杂地理现象的分析,或是在遇到开放性问题时,不能有效地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此外,这些学生在学习动机、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上也往往表现不佳,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在深度教学环境中的适应问题。由于这些原因,这部分学生在深度教学的过程中易感到挫败和困惑,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在教授如“气象灾害”这类较为抽象和复杂的主题时。例如,在教学气象灾害的知识点如酸雨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没有直接经历过此类现象,单纯的理论讲解可能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图片和模拟软件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先展示关于酸雨的影响的视频资料,如酸雨对建筑物、植物、水体以及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视频中可以包括酸雨对森林的腐蚀情况、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城市雕塑和建筑的侵蚀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学生能够迅速抓住酸雨的核心特性及其危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酸雨的成因、影响及其可能的防治措施。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比如本地区是否存在酸雨问题,以及如何从个人和社区层面减少酸雨的发生。这种情境创设不仅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了解到酸雨的具体影响,还激发了他们对问题的深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这种情境创设,教师能够确保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中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二)结合生活常识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常识来讲解地理知识,如“水循环”,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兴趣。水循环作为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通过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启动课堂讨论,如询问学生关于雨水的来源和云的形成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自然地链接到水循环的科学概念上。接着,教师可以引入家庭中的水循环小实验,比如通过简单的蒸发和凝结实验来观察水循环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体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或图文并茂的展示,来呈现水循环的各个阶段及其环境影响。例如,展示地球水循环的动画,解释雨水如何从海洋蒸发,形成云,然后降雨,并流入河流和海洋,最终完成循环。这种形象的展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此外,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如地方性干旱、洪水或者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水坝建设、农业灌溉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这些案例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实用性,也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步骤,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实现地理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虚拟实境(VR)和在线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显著提升教学的深度和效果。这些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和沉浸式体验来深入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首先,VR技术提供了一种沉浸式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虚拟访问地球上的各种地理位置,从而增加学习的真实感和兴趣。例如,通过VR头盔,学生可以站在喜马拉雅山顶,观察周围环境,或者身临其境地体验沙哈拉沙漠的环境条件。此外,VR还可以模拟自然灾害的情景,如地震、海啸或飓风,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理解这些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其次,VR在城市规划教学中的应用也极具价值。学生可以使用VR技术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模拟不同的城市建设方案,评估它们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习到地理知识,还能发展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GIS工具的使用则提供了另一种深化地理学习的方式。GIS允许学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图、人口分布图、气候变化数据等。通过在线GIS平台,学生可以执行数据层的叠加分析,识别地理模式和趋势,例如分析洪水风险区域、城市扩展影响或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分析能力是理解复杂地理系统的关键,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科学研究或政策制定打下基础。通过结合VR和GIS技术,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变得更加生动和实效,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深化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对于培养未来的地理学家和决策者具有重要意义。

(四)精心创设地理情境,助教学生活化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精心创设地理情境并将地理内容生活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与分布”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和模拟动画视频。这些视频通过直观展示水土流失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让学生在视觉上获得强烈的印象。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理解水土流失的现象,还能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活动,比如“你所在城市的自来水厂布局是否合理?”或“你的学校绿化是否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联学生的实际生活,使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个人经验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情境式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辩论演讲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和探讨地理问题,如通过模拟法庭讨论一个环境污染案例的责任归属和解决措施。尤其是这种多角度的探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公共演讲和团队协作能力。基于此,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实践策略,重点分析了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常识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及地理情境生活化等方面。通过具体实践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能力。此外,本研究强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并利用现代技术增强教学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够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地理知识,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和本土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刘玉珊.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分析[J].高考,2023,(36):132-134.

[2]徐灿.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实践探索[J].求知导刊,2023,(20):59-61.

[3]洪清智.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1,(36):127-128.

[4]洪荣达,曾呈进.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