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 缘情品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例谈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爱琴

鄱阳县第三中学 江西省 上饶市 333100

摘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多种问题,其中包括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接下来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情感教育策略。首先,通过情境渲染,将情感融入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文本。其次,采用披文入情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和理解情感。再次,深入品读,帮助学生把握文本中的情感层面。此外,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策略的实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本理解能力,加深对文本情感的感知和体验。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正文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技术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外,传统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参与感和学习动力的缺失。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关乎学生对文学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同理心。因此,探索有效的情感教育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接下来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提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智力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尽管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广泛普及,但实际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成为一大突出问题。多数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将阅读材料简单地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缺乏对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创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使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降低,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也显得较为死板。在课堂内容安排上,许多教师仍旧聚焦于文章的理解和朗读,而忽视了通过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这种偏重于文字理解而非能力培养的教学取向,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也影响了他们对阅读的深入理解。此外,从教学组织的角度来看,现行的阅读实践活动安排不够充分,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高,且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监督和激励措施不足,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甚至表现出敷衍态度。基于此,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剧了阅读教学的单一化问题,削弱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虽然教育改革已经提出将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以更好地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但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尚未得到充分实现。尽管有关部门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现实中,教师在课堂上仍旧扮演着绝对的主导角色。这种现象导致了几个问题。首先,教师主导的课堂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固守教学大纲和传统教学模式,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来调整教学策略,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其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和自我表达的机会被极大压缩。教师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更多地是单向传授知识,而非互动式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理解和吸收新知识的效率,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尤其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未能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路径和支持。基于此,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未能有效转变为指导者的角色,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阻碍了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

)情境渲染,融入情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的有效运用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学体验和深化文本理解至关重要。以教学《黄河颂》为例,情境渲染,融入情感的策略展现了其实际效果。首先,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与黄河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教师成功地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直观而生动的学习氛围。这种直观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在视觉和感官上感受到黄河的壮观景象,从而在情感上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学习深入理解《黄河颂》这一文本的重要基础。接着,教师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进一步增强了课堂上的情感氛围。背景音乐的选择旨在引导学生进入作者表达的情感状态,如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赞美,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此外,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得学生不仅理解文字的表面意义,还能深入体会作者对民族英雄气概的歌颂之情。基于此,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情感反应,提升了他们对文本深层意义的理解,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感。通过这样充满感情的导入和教学实践,教师能够有效地把握和引导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共同提升。

)披文入情,拾级而上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披文入情,拾级而上”的策略是关键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以理解作者复杂且微妙的情感变化。以《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为例,首先,通过提出递进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情感层次和变化。例如,当面对作者弟弟重病的背景下,作者在看到紫藤萝时所表现出的非预期的“悦”与“宁静”情绪,这种情感上的对比不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探索背后情感动因的欲望。这种问题设置帮助学生从表层的情感反应走向更深层次的情感理解。接着,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共情来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被鼓励去思考并感受那种从悲伤到宁静的转变,理解自然美景对人心理的治愈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习到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文本中的情感进行互动,如何在阅读中找到情感的共鸣。此外,这种深入的情感探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本更加个人化和深刻的理解。他们不仅能够理解文本字面意义,还能够透过字面去捕捉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迁。这种情感教育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人性、情感以及美的感受和思考。

(三)深入品读,把握情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入品读文本以把握其中的情感是非常关键的。以教学《海燕》为例,首先,利用名家的朗读录音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使学生能在听觉上直接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情感深度。名家的朗读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语音语调,更能通过专业的情感投入,帮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风暴的嘲讽和对海燕的颂扬。这种情感的传递,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开始形成对文本情感的初步感知和共鸣。接下来,通过解释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内容与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增强理解的深度。《海燕》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更是作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隐喻。这种深层次的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风暴”和“海燕”的象征意义,即沙皇政府的压迫和无产阶级的抵抗。这样的背景讲解,使得学生不仅能理解故事表面的勇敢和坚强,更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无产阶级的深切同情和赞美。通过这种方法的应用,学生能够在听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文本深层含义和情感的全面把握。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解读文本,更学会了如何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和理解更广泛的社会和历史情境。这种深入的品读策略,无疑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理解,提升了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开展活动,丰富情感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开展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情感教育策略。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有效的交流。例如,通过组织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读书讨论会,教师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掘更深层的情感和思考。以教学课文《皇帝的新装》和《天上的街市》为例,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引人入胜。在教学这类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培养想象力读书讨论会”,不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首先,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富有想象力的书籍,并分享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书。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同伴的阅读选择和思考方式,增进相互理解。随后,教师可以整理这些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读书角,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在读书角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不同的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在一定时间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分享会,让学生讲述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还能在分享和讨论中继续深化对书籍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此外,这种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为他们需要思考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将会更加丰富和深刻,从而更加热爱阅读和珍视阅读带来的多元化体验。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尤其是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渲染、披文入情、深入品读以及开展活动等多种策略,这些方法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情感参与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实践实践证明,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培养其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利用这些策略,以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教育体验。这种教育模式的推广将对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蒋连柱.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3):109-111.

[2]王凡.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8):91-93.

[3]孙丹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09):91-93.

[4]马凌川.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23):55-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