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俏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 5100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五育并举”背景下中职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建议加强师资培训、更新教学课堂建设,教学设施,并更多地考虑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以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五育并举;中职体育课堂;教学

正文


2024 年度课题+“五育并举”背景下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202316490)

前言:

随着新时代教育政策的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层面。体育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实践情况对于评估整体教育改革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体育教学在推广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聚焦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目的是揭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一、“五育并举”的概念及其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强调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在中职教育中,这一概念尤显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作为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五育并举不仅是教育目标的全面体现,也是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指导原则。

首先,德育作为五育的首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中占据着基础的地位。德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这对于未来从事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尤为重要。通过德育的实施,中职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如何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判断和选择,以及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和职业实践[1]

其次,智育在中职教育中同样重要。智育主要指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中职教育中的智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对接行业需求,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未来职场的挑战,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育则是中职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能训练。在当前,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更能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此外,体育活动还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其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2]

美育在中职教育中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技术学习之余,也能享受精神文化的滋养。美育的推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兴趣,促进其情感和性格的健康发展。

最后,劳育是中职教育中实践性最强的一个方面,它强调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尊重劳动成果。在中职教育中,劳育通常与专业技能的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为其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资质的不均衡是一个主要问题。尽管教育部门对中职体育教师的资格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中职学校在人才招聘上的地域和经济限制,往往难以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此外,一些体育教师可能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缺乏足够的培训,这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地传授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其次,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中职学生的年龄、兴趣和体能状况各异,但许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较为固定,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常规的体育课程往往注重足球、篮球等传统项目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新兴体育活动或是学生更感兴趣的体育形式。这种情况下,体育课往往不能充分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较为单一性,应试性的学习比较多,特别是那些对传统体育项目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能会感到无聊甚至排斥体育课,导致整体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受到影响[3]

再者,中职体育课堂的资源配置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由于资金和空间的限制,不少中职学校的体育设施较为陈旧,缺乏维护,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例如,运动场地可能不够宽敞,或者体育器材破旧不堪。设施的不完善不仅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最后,中职体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也存在问题。当前的体育课评价多侧重于技能的掌握和体能的表现,而较少考虑学生的个人进步和努力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导致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感到沮丧,特别是那些体能条件较差或技能提升较慢的学生,可能会因为恐惧评价而逐渐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此外,忽视了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自信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体育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素质培养,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五育并举背景下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优化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体育教学不仅关乎学生体质的提升,更是其心理、社交能力、美学和劳动观念培养的重要平台。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中职体育教学的优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和实施。

首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是基础。中职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不仅仅是在体育技能上,更重要的是在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如何进行心理引导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此外,教师的创新意识也非常重要,他们应被鼓励设计新颖的体育课程,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如引入街舞、极限运动等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的活动。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其次,更新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职体育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时代的发展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增加体育课程的选择性,如瑜伽、太极、游泳等,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体能的提升,也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同时,体育课程应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不仅教授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教育学生关于团队合作、公平竞争的道德观念。

再者,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中职学校应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体育设施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所有体育设施安全、现代化,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此外,学校也可以利用现有空间创造更多的体育活动场地,如空闲教室或多功能厅可临时转换为小型体育活动室,以此来充分利用资源,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

最后,改进评估方法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表现也十分重要。体育成绩的评定不应仅仅依靠技能和体能测试,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进步速度以及体育精神等多维度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也可以激励那些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不突出但持续努力的学生。

总结:

综上所述,尽管“五育并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但是从实际调查来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潜力。后续要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调整,使得中职体育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雅斯.五育并举背景下体育学科"融学课堂"的实现路径研究[J].体育画报, 2021, 000(005):204-205.

[2] 张凯.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 2020(36):2.

[3] 刘凯.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 2023(16):83-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