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在芭蕾舞集训课中的应用——以赤峰音乐学院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文利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 024000

摘要

在芭蕾舞集训课中应用钢琴伴奏,不仅能培养学生艺术修养,还能提升学生的芭蕾舞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舞蹈技能水平。基于此,文章阐述钢琴伴奏对芭蕾舞教学的作用,并以赤峰音乐学院为例,从舞蹈创新、舞蹈组合训练和表演训练、舞蹈节奏感和线条培养等方面出发,探究钢琴伴奏在芭蕾舞集训课中的应用,旨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钢琴伴奏;芭蕾舞;集训课;应用

正文


引言

音乐能够通过感官刺激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舞蹈则是通过视觉感官刺激让观众获得美的体验,将二者有机结合,从听觉到视觉,让观众欣赏真正的艺术美。芭蕾舞作为一种肢体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塑造形体,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还能使学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对学生成长发展有重要作用。在芭蕾舞集训课中应用钢琴伴奏,将舞蹈与音乐有效融合,二者相互映衬,既能建造出舞蹈所需要的音乐意境,提升芭蕾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能辅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舞蹈动作,提高教学效果[1]。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钢琴伴奏对芭蕾舞教学的作用,希望给学校芭蕾舞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1钢琴伴奏对芭蕾舞教学的作用

1.1有益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

在芭蕾舞集训课中应用钢琴伴奏,有益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一方面,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融入钢琴伴奏,学生在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带领下,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芭蕾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而且,钢琴伴奏还能营造特有的音乐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他们在舞蹈训练期间可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提升芭蕾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另一方面,在芭蕾舞蹈教学中融入钢琴伴奏,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魅力,这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情感,提升学生审美体验,使他们在芭蕾舞训练和学习中更加深入感受和理解舞蹈艺术的魅力[2]

1.2有益于提升学生芭蕾舞创新能力

在芭蕾舞集训课中应用钢琴伴奏,有益于提升学生芭蕾舞创新能力。一方面,在芭蕾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钢琴伴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蕴藏的内在情感,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而且,学生通过聆听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更能够想象出各种舞蹈场景和动作,从而在芭蕾舞蹈编排和表演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创意。另一方面,芭蕾舞作为一种艺术化的舞蹈形式,其创新的关键便在于音乐与舞蹈的互相交织,只有这样才更能激发舞者的灵感。教师在芭蕾舞蹈集训课中应用钢琴伴奏,学生通过听觉感官感受钢琴伴奏多样化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这使得他们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能够寻找到与舞蹈动作相契合的元素,进而创造出独特的舞蹈语言,提升学生芭蕾舞创新能力。

2钢琴伴奏在芭蕾舞集训课中的应用——以赤峰音乐学院为例

2.1基础舞蹈动作的钢琴伴奏选择与技巧

在芭蕾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尽快掌握基础舞蹈动作,那么可以加强应用钢琴伴奏。赤峰音乐学院教师在选择钢琴伴奏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点:其一,针对不同的基础舞蹈动作,其所匹配的音乐伴奏也应有所差异,这样可以营造与芭蕾舞蹈动作、舞蹈内容相协调的音乐氛围,使得学生更快融入舞蹈训练和学习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训练效果。比如,对于节奏明快、活泼的基础舞蹈动作,教师可以选择节奏鲜明、活泼的钢琴乐曲;对于需要展现柔软、舒展的动作,教师则应选择旋律优美、抒情的钢琴乐曲。其二,教师应考虑钢琴音乐的节奏,要保证钢琴音乐的节奏与芭蕾舞蹈动作的节奏相一致,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把握舞蹈动作的节奏,尽快掌握基础舞蹈动作。其三,教师还要关注钢琴音乐的风格,尽可能选择与芭蕾舞蹈动作风格贴近的音乐,这样有利于氛围的营造,提高集训效果[3]

关于钢琴伴奏的技巧,一是教师需要准确地把握钢琴音乐的节奏,同时还要熟悉每个芭蕾舞蹈动作极其转换的节奏,要确保芭蕾舞蹈动作与钢琴音乐节奏完美契合。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演奏速度和力度的方式。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芭蕾舞蹈动作的节奏感。二是教师需要注重和声与音色的运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和声与音色的变化可以为芭蕾舞蹈动作增添层次感和情感色彩。所以,教师要根据芭蕾舞蹈动作的特点和情感需求,灵活调整和声与音色的运用,尽可能营造出与舞蹈动作相匹配的音乐氛围,增加学生感官体验。三是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即兴演奏能力,能够迅速调整曲目和演奏技巧,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2以钢琴伴奏培养芭蕾舞节奏感和线条

节奏感和舞蹈线条,是芭蕾舞者需要拥有的基本要素,也是赤峰音乐学院芭蕾舞集训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一,以钢琴伴奏培养学生芭蕾舞节奏感。首先,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节奏感,赤峰音乐学院教师应侧重选择节奏感鲜明、强弱拍分明的钢琴乐曲。在节奏分明的钢琴乐曲的引领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节奏,更快把握芭蕾舞蹈动作的节奏,掌握芭蕾舞蹈动作转换节奏的关键技巧。其次,赤峰音乐学院教师在演奏钢琴乐曲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演奏速度,确保钢琴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的节奏相匹配。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钢琴曲目。比如,对于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节奏稍快的钢琴曲目,挑战他们的节奏掌控能力;对于学习进度稍慢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选择节奏较慢的曲目,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稳定的节奏感。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连音、跳音、附点等,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节奏变化,丰富舞蹈的节奏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其二,以钢琴伴奏培养学生芭蕾舞蹈线条。优美的旋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线条美。所以,赤峰音乐学院教师要侧重选择旋律流畅、起伏有致的钢琴曲目,使学生在舞蹈中更好地表现出身体的线条感。除此之外,赤峰音乐学院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触键的力度、速度和角度等方式,将不同的音乐情感和舞蹈线条感表现出来。比如,当学生需要表现柔和舒展的芭蕾舞蹈动作时,教师可以采用轻柔的触键方式;当学生需要表现有力度的芭蕾舞蹈动作时,教师可以运用有力的触键技巧。

2.3钢琴伴奏助力芭蕾舞组合训练与表演训练

其一,钢琴伴奏助力芭蕾舞组合训练。首先,赤峰音乐学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芭蕾舞组合训练时,可以根据组合动作的特点和风格,选择相应的伴奏曲目。比如,如果组合动作风格是轻盈飘逸的,那么教师可以选择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曲目;如果组合动作力量感较强,那么教师可以选择节奏鲜明、力度较大的曲目。这样一来,音乐伴奏和舞蹈动作相互呼应,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音乐伴奏的节奏和速度变化,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组合动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逐渐适应音乐伴奏的节奏变化,还能培养学生协同合作能力。最后,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在芭蕾舞训练中应用钢琴伴奏,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在组合训练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音乐手法,如强弱对比、音色变化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舞蹈中更加投入地表现组合的内涵和情感[4]。其二,钢琴伴奏助力芭蕾舞表演训练。在芭蕾舞表演训练中,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情感。赤峰音乐学院教师要根据角色的特点和情感需求,选择适合的钢琴曲目进行伴奏,这样能够更好地衬托出角色的性格,凸显出角色内心的情感,给学生的舞蹈表演增加感染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密切关注芭蕾舞蹈的起伏变化,通过控制钢琴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音色,使得音乐伴奏与芭蕾舞蹈动作形成有机的整体。这样一来,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蹈与音乐的和谐统一。

2.4钢琴伴奏推动芭蕾舞舞蹈创新

在芭蕾舞集训课中钢琴伴奏不仅是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桥梁,更是推动芭蕾舞舞蹈创新的重要工具。其一,钢琴伴奏具有音乐丰富、节奏变化多样等特点,教师将其与芭蕾舞蹈教学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通过聆听不同风格、不同情感的钢琴音乐,可以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进而萌发新的灵感。其二,钢琴伴奏的节奏和旋律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新的舞蹈动作组合和表达方式。比如,在节奏明快的钢琴音乐环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活泼、跳跃的动作;在旋律悠扬的钢琴音乐环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探索更加柔美、舒展的舞蹈动态。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调整钢琴音乐的节奏、速度和力度,为学生提供不同风格的音乐伴奏,激发学生的动作创新潜能。其三,钢琴伴奏能够深入学生内心,触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能够将内心更加真实的情感通过舞姿表达出来,提高舞蹈艺术感染力。所以,教师要选择有情感张力的钢琴曲目,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使学生在训练和学习中逐渐探索更独特、更新颖的情感表达方式,推动芭蕾舞蹈创新。此外,赤峰音乐学院教师也要不断探索与创新,比如,在传统芭蕾舞蹈中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或者将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与钢琴音乐进行巧妙地组合,进而产生新的艺术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芭蕾舞集训课中应用钢琴伴奏,不仅能培养学生艺术修养,还能提升学生的芭蕾舞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芭蕾舞蹈领域的艺术人才。在芭蕾舞蹈教学中的基础舞蹈动作训练、芭蕾舞节奏感和线条培养、芭蕾舞组合训练与表演训练、芭蕾舞舞蹈创新这几个方面,教师要科学、合理应用钢琴伴奏,使钢琴乐曲与芭蕾舞蹈有效融合,营造特定的音乐氛围,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学习体验,提高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石慧.芭蕾舞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22,(02):152-154+168.

[2]张婧婷.探究钢琴伴奏与芭蕾舞教学的关系[J].艺术研究,2020,(02):148-149.

[3]夏米西努尔·阿不都热合曼.芭蕾舞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有效应用——评《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J].高教探索,2020,(02):141.

[4]郭正航.浅析芭蕾舞集体课之钢琴伴奏[J].艺术科技,2019,32(01):269+2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