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与改造的几点思考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秦倩倩

九易庄宸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现代养老建筑服务等多种形式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扩大。特别是生活在北方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社区,具有现代标准的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对于现代养老住宅建筑结构的开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不仅要在房屋的主要功能设施方面满足我国老年人的基本实际服务需求,还要注重综合分析,考虑适合我国当前城市居民特点的各类养老服务的特点。


关键词

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改造

正文

随着中国民众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以及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再加上城市内医疗卫生等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中国社会正在逐渐走向一个老龄化社会,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国城市居民群以及部分大城市等相对现代化较成熟社区的部分现代都市居民群中,老年人口所占社会总体人数的比重已愈来愈高。

1现代都市养老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

1.1养老建筑设计选址的要点

在具体分析和选择养老中心的建筑位置时,设计和施工监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到一些老年人特别可能需要舒适安全的环境进行老年人休息活动,并对周围自然有比较好和强烈的亲近感,同时,应注意选择周边社会和自然环境相对安静和谐的居住区,合理开展养老服务中心建筑规划的整体配套建设。此外,由于诸多问题,我国城市老年人普遍身体状况或多或少较差,具有一些行动方式更加不便灵活的社会特征,对周围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也有自己的高低要求,因此,养老保健设施建筑单位等的规划合理和选址上也一般应力求其与所附近老年医疗服务设施及各类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之间相对的距离相对也就较近,交通条件十分的便利且所四周的地势又一般会比较的地势平缓,这样无疑这也无疑将能够为其家中老年人子女生活中的日常照料及探访活动的日常照顾安排等事宜创造出极为良好且便利的环境条件。

1.2养老建筑的设计布局

在为老年人设计建筑时在为老人设计建筑物时,对建筑物的总体结构布置也应当充分考虑符合老人需求的建筑设计特征。因此,在养老公寓的整体布局与建筑设计准则中,通常要求避免采用单卧室的住宅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单独设计家庭式养老居住建筑时,要充分考虑老人最现实生活的家庭空间构成的实际状况,从总体上优化了养老居住空间容量的空间规模。在专门给老人修建的老年人起居室的设计与规划过程中,还应当尽力保证老年人起居室拥有比较优越和适宜的光线和照度效果以及自然通风和采光的要求,以有效满足所有老年居民对充分阳光休息和新鲜洁净室外空气的特殊要求。在养老室大楼的中心区域,还应合理设置更专业、更完善的养老室服务设施和文化活动组织中心,使几乎所有居住在大楼平面图中的老人都能快速、方便、安全地到达该区域。

1.3养老建筑的设计应体现其自然性

在研究设计适应现代城市环境的休闲养老主题建筑时,由于城市生活中的大多数房屋都是小型高层建筑,为了满足老年居民接近自然景观、能够接触各种植物品种的功能需求,在房屋设计和建筑中应尽可能合理地使用一些自然元素,尽量充分利用其居住环境,设置一些适合观赏花卉、蔬菜等农作物种植景观的公共区域。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将其直接转化为居住建筑空间中的重要植物景观,它能够给独居老人充分提供一个可以和不同自然元素零距离交流与沟通的好环境。规划顾问提出,可以在社区养老活动中心建筑群中适当设置一处附属设施,成为空中景观舞台,进行为居住长者提供种植与运动空间的场所搭建,进行街区绿化与景观生态的整合打造。

1.4养老建筑的其他细节设计要点

在考虑选择新设计的新养老建筑时,他还表示,应特别考虑这些新特征,以适应老年人某些心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身体的一些主要生理功能。因为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年人住房的建筑设计在自我意识活动范围和语言记忆方面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下降,因此,在任何适合老年人身体生活的老年人住房新设计实例中,此类相对较好的醒目标志必须提前适当设置和悬挂,以避免今后发生此类事故或类似情况。老年人居住建筑内的所有照明和窗户结构应尽可能适当地设计为下拉式楼梯,以避免一些老年人在正常生活中使用电梯时可能影响其安全的事故。同时,养老院建筑中使用的一些室内和公共空间的面积大小必须尽可能合理,以防止这部分老年人的消极心理状态因所用空间大小限制的过渡空间而感到空虚、孤独或沮丧。

2现代都市养老建筑改造分析

2.1原有社区住宅进行养老改造的基本设计思路

由于中国老年居民传统保守落后的精神生活观念以及一些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和文化习惯的长期影响,中国许多老年人也可能更愿意主动或选择就近居住在熟悉或陌生的城市居家环境中,同时,由于相当数量的中国老年家庭和一些老年家庭远没有相对经济能力独立选择相对较小和高端城市养老院的生活方式,在解决老年家庭支持需求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确实有必要通过政府投资,对一些老城居民分散多年的旧式社区住宅进行全面改造,使其基本结构形式更能真正适应当代中国城市老年人更加个性化的社会生活和养老需求。同时他们还注意经研究以后也可以发现,将一些大部分老年人长时间居住集中或是分散住在任何一个社区专业和社会专业养老或者护理机构的所辖区内生活,也可能比较的容易地诱使导致这些部分老年人很容易就产生的某些的消极的抑郁性情绪,不利于地促进了老年人们自己的长期和身心健康,因此,将这样一些社区住宅进行集中居住改造和设计为这样一种适合与所有的老年人亲属之间和与老人子女亲属之间进行共同的长期的居住生活或交流活动空间的舒适居住环境也同样也具有其具有重要且科学上的心理社会学意义,也因而更多能够更为经济与有效与实际可行的方法去有效降低家庭养老及照料小孩的成本。

2.2原有社区住宅进行养老改造的基本设计方法

在设计住宅改造项目顶层时,可以根据辖区老年人口数量的规划,在原有的老旧小区住宅楼层,尝试设置一定数量的老年人社区全龄综合公寓。至于这些老年人全年龄综合公寓小区的设计底层,其内部设计可以逐步扩展到居民健身活动场所、餐厅、商务场所、社区幼儿园活动室等,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全龄改造的需求。在老年公寓结构的中间层,其内部设计将定位为疗养院,而一些专业的居家养老医疗机构可以为长期无法自理或需要相关医疗管理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护理和医疗咨询或家庭护理服务。老年人友好型住房也应设置在护理友好型住房建筑上。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强的老人可以安排在这里进行住宿照顾等专业养老服务。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已逐步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未来一些新现代老城发展中,两类人口比例的特征将更加突出。为满足大量老年人个性化社会养老方式的需求,扩大现代养老中心建设群体的数量和规模将是未来解决我国养老结构问题的重要政策途径之一。在研究和设计城市现代养老中心建设之时,建筑设计与组织管理人员还应当能够全面研究并掌握每个老人的不同身体状况及其行为与心理特征,从而根据现代城市中老龄化的客观现实与要求,并系统全面地综合考察各项社会构成因素。在整体建筑设计活动中,要适应老人对真正养老功能的现实需要,通过科学合理选址,科学布局,丰富了现有养老功能建筑物的各种用途,为老人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提供更加温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燕.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与改造的几点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7(9):64~67.

[2]吴晓燕.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及其改造对策[J].低碳世界,2018(1).

[3]任佳,梁紫琦.浅谈国内养老建筑的设计方法[J].门窗,2016(7):1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