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
摘要
关键词
护理本科;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正文
前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本科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及目前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本文结合自身在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护理本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注重教材和教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我国高校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护理本科学生的英语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后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障碍,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当前我国高校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护理专业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较为复杂且零散,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再加上缺乏足够的课外知识储备,从而导致其在课堂上学习效率较低。最后,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在与英语国家留学生进行交流时会出现明显的语言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人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进行交流时所体现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它是个体在处理与不同文化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从本质上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交流技能。它主要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社会行为和风俗习惯进行理解和掌握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因此,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顺利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的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知识的接受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没有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不深刻、不透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要能够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所学内容进行讲解和灌输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学生很难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掌握,而且还会阻碍他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因此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护理本科学生英语知识水平较高,但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其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这就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不恰当的交际行为,甚至造成语言交流上的误会和矛盾。因此,在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用型人才。首先,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但很少有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教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通过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不同的节日习俗、礼仪以及礼仪规范等,使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和社会习俗。通过对西方节日习俗、礼仪规范等方面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中西方在节日习俗方面的差异。通过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不同之处,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其次,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教材中呈现的内容进行教学,并没有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而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可以借助一些与语言相关的资源和材料,例如:绘本、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等。通过这些资源和材料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忽略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语言本身而忽视了跨文化知识。而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和记忆程度,还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在当今这个国际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加强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成为国际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将语言学习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在与外国同事进行交流时能够运用自如。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的作用。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教学技能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信心。
(二)注重教材和教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注重教材和教法改革,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我院护理本科学生为例,我们在使用教材时,注意选择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词汇、句型和对话等内容。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需要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学习自信心。英语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展英语角、辩论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外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英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英语角、辩论赛等活动。
(四)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举办英语文化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结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本科学生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 [1]张晨霞.本科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3,9(10):30-33.
· [2]周媛.跨文化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21,(16):45-46.
· [3]李哲.护理专业学生本科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35):102-103.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2.049.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WLH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