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清馨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 130000

摘要

以“核心素养”为视角的初中数学教育要求“大单元”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是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大单元教学的含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一些对策,希望能给广大的初中数学老师们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正文

 

大单元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课时教学和章节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理念。将它运用到初中数学的课堂上,不仅可以让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顺畅,还可以让他们的思维层次得到提高,可以将其与数学历史文化的教育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达到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初中数学教育目的。为此,以核心素养为视角,开展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是目前初中数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大单元教学内涵

就大单元而言,它既是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大单元”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数学大单元的重要性。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应用大单元教学方法,作者根据自己对初中数学教育的实际经历和已有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单元就是围绕大主题、大概念或大任务,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开发、整合与重组,从而生成一个有清晰主题(主题或大问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结构性的、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活动。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价值

(一)有利于顺利开展基础知识教学

如果没有充足的基本知识,对初中数学的关键概念仍然是模糊的,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素养,也无法使其顺利地开展初中的数学学习。所以,把基础知识的成功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打牢自己的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要务,大单元的教学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单元教学,老师们要在大单元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设定教学目标,对学习材料进行整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刻意地不去进行枯燥的教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展开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利于课程的顺利进行。

促进了初中生的思维层次的提高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思维能力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对数学进行深层挖掘的关键要素。这也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要素,即能够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真实的生活。而大单元的教学逻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大单元为中心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在层次上进行思考训练,从而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有助于将数理史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每个科目都有其特有的历史与文化。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用一种数学的目光去看周围的环境,以一种数学的方式去看待真实的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表现真实的生活,并且要对数学的历史和文化有所认识。由于大单元的内容既包括了课本上的内容,又包括了课外的数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大单元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也说明了大单元的设计有助于将数学的历史和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后,通过夯实基本知识,提高思维水平,将数学历史文化融合其中,让同学们在大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收获与经验,从而让初中数学教育顺利地达到以核心素养为引导的教育目标。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提炼单元主题,拓展整理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大单元的学习必须围绕着一个清晰的课题展开。在确定了题目之后,我们就可以按照题目来执行需要,设置目标、任务、情境和活动,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对一部分的学习材料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构建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元课题”的概念。目前,大部分的初中数学教科书都是按照单元”来安排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命题。比如七年级上册教材,以“章”区分单元,第二单元以“有理数”为主题,第三单元以“整式的加减”为主题,第四单元以“图形的初步认识”为主题。老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题目,根据特定的题目和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等提示,通过浏览辅助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把数学历史,数学文化,数学思维等知识进行扩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可以按照题目的逻辑,循序渐进地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使用数学的视野、思维和语言来观察、思考和表达真实的世界,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的逻辑性,从而达到脚踏实地的进展。

“以学生为本”为中心,确立大单元的教学目的

要让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学顺利实现,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设定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一个科学的、严谨的、深刻的教学目的常常会使教学的有效性和有效性最大化。为此,老师们也要找到与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之间的特定关系,并按照它们在初中数学的各个教学内容中的表达方式来设定大单元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前面提到的“整式的加减法”大单元中,老师们可以按照“列代数式”“整式”“整式的加减法”中所反映出的数学视野、思维和语言的共同特点,来设定如下的大单元的教学目的:用数学的眼光去了解诸如代数式等基本的数学观念,了解系数、次数、项数等基本数学语言。能够熟练使用单元的数学运算规则,以整数的思维来完成主要的算术操作。接着,将“了解代数式是什么,熟练地列举代数式,与他人交流解决代数学问题的基本技巧”等,按照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大单元的学时安排,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在大目标的引导下,在小目标的辅助下,教学和学习都能准确地以大单元的知识内容和核心素养为中心来进行,让他们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

对教科书进行系统性阐释,抓住各章节之间的关系

大单元既包括“扩大单元”内容,也包括“对接单元”内容。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也需要对“单元”进行系统性阅读,抓住章节间的内部关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简单来说,有些版本或知识内容的教科书安排,有内部关联的知识会分散于各个章节,老师们可以把它们进行融合,用“跨章节”的大单元教学来加强初中数学章节之间的内部关联,使他们能够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初中数学的核心素养。而这就需要老师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对教科书进行深度阐释。例如,的初中数学课本,它的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章节,与“一次一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师们可以借助“一元的一次公式”的学习经历,来推进“一次函数”的教学,同时也让他们将“解一元一项方程”的知识进行转移,探索并阐释出“一元三次方程”。所以,我们可以把三章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出《等式和不等式》这一大单元。加强大单元中的迁移学习,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语言进行有效地运用,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这对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产生了怎样的促进作用就不多说了。

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剖析,制订大单元的教学程序

大单元教学在核心素养视野下,能不能顺畅地进行,大单元教学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取决于其实际过程与学生的认识与思维发展规律有没有关系。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既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又要根据大单元的基本内容来进行设计,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对学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将他们的认识和思考发展的规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对大单元的教学过程进行反向构造。例如,在学习了“先了解概念,然后归纳规律,后学以致用”的认识规则之后,老师要让大单元教学表现出“理念首先,规律其次,实践再次”的趋向,并且,在考虑到学生从低到高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单元教学内容、训练题、拓展材料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梯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地理解、接受大单元的过程,也可以让他们始终处于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中。

 

以情景为主线,拓展大单元的课堂教学方式

尽管大单元的教学模式早已成为主流,但要实现大单元的有效执行,还必须借助其他的教育手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初中数学大单元情景任务,进一步充实大单元的教学方式,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结语

“大单元”是以“新课改”为指导思维,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实施初中数学大单元的实施,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实现初中数学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核心素养视野下,老师们要注意到,初中数学大单元的教育价值。对单元主题进行了提炼,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认识,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将任务驱动和情境作为大单元的教学实施了下来,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仔细的课外作业设置,对学生的大单元学情进行了实时的检查。

 

参考文献

1]邢成云,陈元云.课程整合视域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以方程大单元为例[J].中初中课堂教学研究,2021(12):19.

2]潘利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有效设计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21(98):85.

3]屠卓娅.大单元教学:实现数学教学设计与学科素养的有效对接[J].求知导刊,2021(37):56.

4]乔国栋.学材再建构——初中数学实施单元教学的最佳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1(11):19.

5]杨杨,卫雅婧.立足单元教学 渗透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0(8):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