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英语教学有妙招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有人说一年级英语学起来简单,有人说一年级英语学起来困难,有人说一年级英语很容易考高分,有人说一年级英语两次考试可以有二三十分的分数差。面对种种的观点和社会声音,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如何让自己在一年级的英语教学生活中快乐地教学,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这无疑成为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重要点。下面我们将结合一年级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群体学习的特点,谈谈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妙招来分析一年级的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一、 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群体学习特点。
1.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刚入学,他们从在幼儿园上课时只需坐着凳子上课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为一个需要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且小手需要放在桌子上的学习方式,然而,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孩子需要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上做出相应的变化。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大概保持在15-20分钟,有一些注意力相对差一点的孩子,注意力只能保持在十分钟左右。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学习群体。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让五十个孩子在同个教室内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呢?另外,小学的学习作息时间表跟幼儿园也有着天差地别。上了小学,孩子们只有课间的十分钟休息时间,除了课前三分钟,基本就只剩下喝水和上洗手间的时间了。比起幼儿园,一年级在校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紧凑的。上学期间基本上没有自己太多的自由玩耍时间。另外,幼儿园回家不需要完成作业,最多就一周一两次手工绘画作品。然而,到了一年级,孩子们除了需要接受在学校一节课四十分钟,一个早上连上四节课的这种考验外,他们还需要面临语数英等科目放学回家后的读读、看看等学习任务。
2.学习群体的特点。
入学时大部分学生在知识层面上都是零基础,但也有提前进行英语学习的孩子。面对着英语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同个班级里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呢?对于零基础的孩子,他们刚开始接触英语就像我们从未接触过法语的成年人一样,会对新接触的语言感到陌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困难感。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求一年级的孩子从听说读这几方面入手学习英语。有些孩子甚至在学完之后就马上忘记了。一回到家,爸爸妈妈问今天学了什么内容,某个单词怎么读,孩子可能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现象。有些家长就会产生焦虑,有些老师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教学不得力,才让学生不能牢固掌握知识。其实,焦虑是多余的,担心也是没必要的。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在刚学单词和句子时,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当下记住怎么读,放学回家,或者是明天就忘记了这种现象。或者存在在书本的固定位置能读出来,把句子换到新的背景下孩子就不能认读出来的现象。这是在刚开始接触英语孩子身上都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一年级英语教学有妙招。
基于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英语的群体特点了解后,作为老师,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抓住他们的认知规律进行有效教学。这也充分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让孩子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天性,开发他们的才能和智慧。那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有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听课文原录音指读。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在讲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小眼睛看老师。这是提高他们专注力的关键点。一年级英语虽然不要求学生写单词,但是要求他们对课本的知识做到会读、会认、会说。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认、读能力。在新授课之前,我会布置学生回家听录音,跟课本原录音指读两次。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另一个目的是让学生加强对课本单词和句子的辨认。当然,要扎扎实实完成这项任务,首先我们需要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首先,让家长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避免有些家长在我们布置预习作业时,他们就想着孩子要读得有多准,不断地逼迫孩子进行操练。我们要明确的告知家长,我们让孩子跟录音认真指读两次是为了让他们养成指读这个好习惯。让他们听着录音模仿录音里面的发音,而不是让他们一下子学会。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曾有家长跟我反馈,他晚上让孩子读了一个钟的英语,这样的家长明显就是焦虑的家长。因此,我们必须把我们的意图传达给家长,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我们布置指读预习作业的意图。只有联合家长一起保护好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感觉,才能让英语学习真正落地,因为,感觉好,才能学得好。只有保护好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感觉,也才能真正让英语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
2.重视语境的创设:遵循“相同语句,不同语境”的教学原则。
一年级学生作为一个英语初学者,他们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另外,如果学习的东西太过琐碎,学生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也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牢固掌握。那就需要我们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让他们在这些场景中不断地对语句进行操练。下面我举一个我日常生活中经常教学的经历案例。案例是本学期,在新授1A Unit 5 My family中我如何让孩子操练本单元重点句型“Who is he/she? ”在新单元引入阶段,我利用free talk时间我指着班上的男同学进行提问“Who is he? ”,指着女同学提问“Who is she? ”刚开始,孩子们虽然不是很清楚我说的是什么,但是,在我设定的场景中,不断地复现男生用he女生用she ,让他们在我跟他们互动的初始阶段就能对he和she 有一个较好的感知。这对接下来的教学很有帮助。在课中,我会在新授单词之后让学生们对着本文中出现的单词grandmother、grandfather、mother、father、sister和brother进行问答操练。操练完后,会继续为孩子创设新的情景和操练语境: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四人一组,分别是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和mother。确定人物角色后再进一步创设语言环境。比如,我会创设一个爷爷奶奶在看电视,爸爸在看书,妈妈在做饭的场景,然后Alice和她的同学回到了家,Alice 向她的同学介绍她家人的场景。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练习。通过课堂中的一系列情景,学生能较好地运用重点句型与同伴进行简单地对话。
3.重视单词的形象记忆,运用形象记忆法区分单词。
一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对抽象的东西较难一下子就接受。因此,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其实每个字母对他们来说区别不会太大。因为字母在孩子的头脑中是很抽象的。如果想让孩子多看几遍就要求他们把字母、单词记住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这是一种不切实际地做法。孩子可能现在记住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形象记忆法来区分单词。比如在区分rubber和ruler的时候我是这样给孩子们区分的:rubber中有两个b,为什么不是一个b?因为rubber它的意思是橡皮。当我们写错的时候要擦干净,一般需要用橡皮擦两下,擦一下是不干净的。所以,同学们看到两个b就知道要擦两下。接着,我用一个口诀让学生把它记住“rubber,rubber 擦两下。”而在让学生记住ruler 的时候我把ruler这个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拿一把尺子放在字母l上面。学生对ruler的识记就更加深刻了。
总之,当我们了解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再运用几个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就可以做到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觉好,他们才能做得好。当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愉悦感,我们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良好感觉。这需要用多种多样的鼓励语言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当学生在课堂上时时刻刻感受到成就感时,他们会更有内驱力去学英语,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当中。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 著 教育漫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儿童教育心理学 台海出版社,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