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中班级管理创新策略新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永坤 张娜

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中学

摘要

新时代,高中是学生个性品德和学习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教育大改革背景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塑造良好的品德素养。所以,创新班级管理新模式很有必要。实施创新管控方式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更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助推教师开展管理活动,营造轻松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

新时代 高中 班级管理 创新策略

正文


新时代,在课改理念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大势所趋,构建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更是势在必行。近年来,先进的班级自主管理理念不断出现教师应该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班级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运用和逐步完善,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原则

 1.平等尊重的原则。要意识到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这是开展柔性管理的前提,只有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在交流中敞开心扉,主动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2.及时反思的原则。高中班级的柔性管理工作必然也会存在挫折和困难,因此,教师应主动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专业素质,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辅导员要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汲取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将严谨的管理制度与情感交流相配合。柔性管理模式虽然以情感交流和人本思想为原则,但并不代表要将规章制度抛到一旁,而是要将严谨的规章制度与情感交流相结合。

、高中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

 1.确定柔性管理目标,推行民主决策。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模式,确定柔性管理目标是首要前提,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导向作用。故此,班主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管理目标,确保目标设计的合情合理,目标过低会导致柔性管理丧失原本的作用,目标过高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后续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所以,柔性管理目标应该是学生可以看得到和摸得着的,针对学生心理效应设置。在确定柔性管理目标后,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目标,为学生自我教育和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多鼓励少批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高中班级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较之以往的刚性管理模式而言优势更为突出,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故此,班主任应该多鼓励、少批评,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的有效性。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促使学生受到无形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管理活动。通过鼓励、肯定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感受成功的喜悦,丰富情感体验。更为关键的是,柔性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样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支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把握柔性管理的本质所在,切实提升高中班级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发挥柔性管理模式的激励作用,树立人性管理理念。在高校中,大学生均是拥有较强独立人格,且对事物具有自我判断意识的人群。柔性管理非强制性的管理模式,激励大学生精神意识,增强对事件的参与意识。柔性管理的目标是让学生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4.在班级管理中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高中班主任运用柔性管理的模式时,必须在班级内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但这并不代表对学生的放任,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5、推行主管班干部责任制,实行值班班长制度

班主任要明确各位班干部的职责分工,在其所主管区域推行主管班干部责任制。在班级内部,班长统筹协调、整体负责,学习、纪律、卫生、宿舍都由主管班干部负责,班主任应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内在潜能。班级日常管理中,实行值班班长制度,负责这一天的总体常规工作,并认真填写值班日志。推行主管班干部责任制和值班班长制度,能使班干部严格要求自我,对工作严肃认真,以身作则。

6、实行多种形式的星级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班主任可在班级内实行多种形式的星级评价制度,决不拘泥于学习这一项内容。针对一天的整体情况,评选出“每日之星”;每周把各宿舍情况进行汇总,评选出“星级宿舍”;每周对各小组的纪律、学习、卫生、考勤及日常行为进行汇总,评选出“星级小组”;月考结束,在班级内评出“月学习之星”;将考试中取得进步较大的学生评为“月进步之星”。学期结束,各主管班干部要汇总各项评比结果,评选出“年度星级个人”“年度学习之星”“年度进步之星”“年度星级宿舍”“年度星级小组”等。班主任可将每项评比结果张贴到墙上,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建立竞争机制,实行高效学习小组制度

班主任在实际管理中,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行高效学习小组制度,每小组67人,设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常规管理,每小组设置六个学科的学科小组长,负责小组内本学科的收发作业、学习探究、课堂反馈等工作。基本操作:①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各抒己见,总结小组观点;②各小组派出一名组员外出到他组,倾听他人的介绍并记录;③回到本组,就出访了解到的信息,完善本组的观点,最后总结本组最后的观点。

8、注重班级监督委员会职能和个人量化积分制度

班主任可在班级内特设班级监督委员会这个机构,主要负责监督班级各项制度的落实、班级活动展示的评判和班干部是否尽职尽责的监督与评价等。实行严格的个人量化积分制度,量化积分公约及班级公约由班委组织全班学生制定,制定出来交全班学生举手表决通过。量化积分制度主要包括学习量化、纪律量化、卫生量化、宿舍量化、三操量化、考勤量化、班干部量化等方面,主管班干部每周汇总,每学期总结,其结果作为期末评优评模的主要指标。另外,班主任、学生随时可以查询。通过量化积分,班主任很容易能找出班级每个阶段的问题所在。

9、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主任在班级内部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每次班会都要明确主题,由班长主持。大致结构为:①班长点明班会主题;②各主管班干部汇报本周工作,并提出下周计划;③周星级评比表彰;④针对班会主题,学生通过小品、话剧、游戏等活动展示;⑤学生畅所欲言,从主题班会得到启示;⑥学生对班级管理出谋划策;⑦班长总结及班主任点评。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班级中主人翁的地位,有利于学生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0、注重家长座谈会的作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班主任应灵活采用家长座谈会自主管理模式,家长座谈会交由学生自己主持,大致结构为:①主管班干部向家长汇报本学期的工作,并制定下学期的工作计划;②表彰。一是表彰本学期的星级个人和集体,二是表彰家长;③感恩父母之“学生写给家长的一封信”;④感恩老师之“老师,我有话对你说”;⑤优秀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发言;⑥家长、学生、老师之间互动活动展示;⑦班主任总结发言;⑧家长与各任课老师自由沟通。该模式打破了以往班主任灌输式的家长会召开方式,让学生主持,既体现了班级的民主管理,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总之,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工作的目标,班主任要树立全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切实推行民主管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参考文献:

[1]李凤,黄庆斌,董红华.班主任工作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探索[J].班主任,2004(10):26-27.

[2]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3]王洁静.班集体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