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趣味种植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之我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志琼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中心幼儿园 257338

摘要

知名的教育学者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它们都是教学的活教材。在过去的调查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下家长更愿意让幼儿接触自然,虽然这一意识在不断强化,但也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上,并未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导致大家难以快速养成劳动意识、行为习惯。为此作为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幼师应该强化在园内的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回归自然与生活。种植活动是劳动的一类形态,与儿童发展诉求维持一致,能促进大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劳动技能。下面就围绕着借助趣味种植活动实施劳动教育的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

趣味种植活动;幼儿劳动教育;展开措施与方法

正文


种植是一种兼具温度和情感的劳动教育活动,大多数幼儿都对生命成长过程满是好奇,他们更愿意精心呵护、仔细观察植物成长的每个瞬间,对此倾注最大热情。因此教师应该贴合这一特色,引导幼儿参与趣味种植活动,自己则从旁提供必要点拨,让幼儿感知劳动的作用,促进劳动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快速形成。

一、巧借趣味种植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培养环保意识

参与趣味性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了解生态系统的机会,通过亲身参与种植植物的全流程,可以让大家意识到植物的存在对环境很重要,初步感悟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说在种植植物期间,幼儿会接触各个细节,如要将植物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定期浇水,在种植时要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要做到节约用水,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将有助于幼儿主动保护自然环境。

(二)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观察能力

在参与种植活动时,幼儿能通过亲身经历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在此期间幼儿需要参与到挖坑、播种、埋土、浇水、观察等全过程,以上各类实践活动不但能锻炼大家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他们了解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真实变化、领悟生命周期的内涵。

(三)促进综合学习

种植活动本身就涉及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点,比如说与数学中测量土壤水分数量有关,与科学中的植物生长有关,与绘制植物不同时期生长状态的美术课程有关。另外,种植活动还可以跟其他主题衔接在一起,如食物链、季节变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等,通过做好种植活动与不同学科主题的融合渗透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促进大家综合素养的快速发展。

(四)强化责任心和耐心

即便是大班幼儿也往往表现出做事缺乏耐心、不愿意长期等待的普适性特点,通过组织参与趣味种植活动可以让幼儿变得更有耐心,以有责任心的态度去观察种植成长的每个过程。比如在种植期间,幼儿要定期浇水,每天研究植物的生长状态并对此做好记录,以上经历有助于促进幼儿形成有责任的态度,逐步变得自主、自律、有耐心。

二、幼儿园种植活动教学的现状

虽然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在校内打造了种植基地,但部分幼儿园对种植活动不够重视,难以完全释放出基地的对应价值。首先,部分幼儿园的整体占地面积较大,但却只规划了其中一小部分比例的空间作为种植区域,场地一次性能容纳的最大人群相当有限,无法满足展开种植活动的实际需要其次,一些幼儿园虽然种植空间较大,但是种植的植物类型很单一,只有寥寥2~3种,甚至所种植的植物有明确限定,意在通过种植植物打造欣赏区域,难以真正发挥出劳动教育的作用。最后,在推进种植活动期间,教师并未向幼儿赋能,按照个人示范种植、幼儿从旁观察的方式来组织活动。由于幼儿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所以对种植活动的体验感受不够深刻,难以因此获得快速的提升发展。这类活动难以真正满足幼儿参与种植的情感诉求,也无法促进他们实现全面充分的发展,甚至还会严重阻碍众人的学习和进步。

在新时期下,生命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顺势时代发展提出的新命题,种植是幼儿园必不可缺的活动之一,它能让幼儿快速拉近与自然间的距离,在种植植物、探究生命的过程中升华情感,促进正向情感的形成,学会用珍惜的态度来对待生命。具体来说,在种植、精心呵护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幼儿能观察生命的发展路径,从植物成长的每个细节里领悟生命的微妙之处,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去面对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但显然,当下许多幼儿园并没有把握好生命教育的黄金阶段,没有积极组织合理的种植活动,导致幼儿错失良机,个人的发展也因此受限。

三、巧借趣味种植活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之我谈

(一)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通过趣味实验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

幼儿园种植区域的选址要求不高,园内或周边随意的空地都能被列为种植园地,在筛选种植区域时,选址计划不应该由教师全权把控,而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可以被利用的空间,由幼儿借助趣味性实验、参考着种植结果进行自主选择。在确定种植园区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植物种子并完成种植实验,不管一开始幼儿锁定哪个空间、选择的植物种子存活率是高还是低,教师都应该由大家自行安排,不能强制性要求幼儿必须怎么做,相反的,应该突出幼儿在选择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要做的是在种植期间督促幼儿照料、施肥、观察结果。在实验结束后幼儿会发现,原来播下不同种子会长成不同植物,不同植物具备不同的生长习性,有的喜欢温暖之处,有的需要每日坚持浇水,让大家结合过去实验的结果,选择更适合更喜欢的空间作为种植基地。为确保幼儿的实验空间足够大,教师还应该安排好备用场所,以随机性的态度去推荐备用空间。事实上,在幼儿园的任何场所都可以成为备用空间,教师不应该对此做出过多限制。按照以上方式去提供指导教学可以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大家在趣味实验的驱动下更认真主动地参与植物种植过程,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它们对成长环境的具体要求,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斩获成就感。

(二)合理布局种植园地,科学选择种植品种

在规划种植园地时,建议可以将其分成种植园和种植区两个空间,在种植园可以种植三类不同植物,比如像迎春花这样光开花不结果的,像苹果树这样既开花又结果的,还有竹子这种叶与茎存在较大差别的。按照以上方式安排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孩子通过更直观的观察,分辨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借此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另外,关于种植区建议教师可以这样安排: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不同植物,指点大家选择喜欢的并尝试栽种。如在围绕《森林大熊》《在肯尼亚种树》《植树的男人》《再见小树林》《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等故事绘本展开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细细分析其中涉及的不同植物类型,将自己觉得喜欢、更认可的花草种到种植区内,体验当小花匠的感觉,此举可以让幼儿将种植活动与绘本故事有机衔接在一起,将在阅读绘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不论是植物园还是植物区的活动,在选择种植植物时教师都应该做好对两大细节的把控并向幼儿提供科学点拨,避免植物的选择不合理。首先,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需要,如向日葵生命力较顽强,具备吸收养分的强大能力,所以可以将其放在种植区域靠边的位置,防止争夺其他植物的养分。同时由于向日葵地花冠较大,所以能阻挡一部分阳光,还可以将其当成篱笆来用。在种植区域小路两旁可以栽培丝瓜,形成藤蔓后会带来一个天然的遮雨棚,夏季小朋友还能在下方乘凉。像蓝光这样的植物,需要处在周围通风的环境下才好活,所以应该种植在靠外侧区域。总之,教师要明确不同植物生长的条件并向幼儿提供适当引导,让大家在把控好大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种子的择优。教师要贴合幼儿的观察视角、探究诉求做好安排,为方便幼儿深入观察、充分比对,可以将各类豆子如绿豆、黄豆一起安排在相近的位置,这样就能赋予幼儿近距离直观比较的可能。

(三)通过实践和参观提高专业程度,了解科学种植

之所以在幼儿园内要开设植物园、植物区,指导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其实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强化幼儿的综合素养。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幼儿能通过身体力行,以种植、观察强化对大自然的认知,真正领悟劳作的不易,感受劳动带来的趣味,形成种植心得。为此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幼儿参与到植物的播种、收获、管理之中,理解到各类食物的来之不易,改掉挑食、浪费食物的坏毛病。其次,在劳动期间幼儿还能获得无与伦比的满足感,比如每当幼儿亲手从园区摘取自己种植的土豆、辣椒、豆角时,那种激动的情绪是无法被替代的,如果将这些植物作为园区食材进行烹调,每当享受到美味时幼儿都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为此教师应该多举措并行,激发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让大家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除了要引导幼儿实践动手外,教师还可以在周末等时间带领他们到附近的植物园、大棚进行参观,这是因为园内的种植空间毕竟有限,植物品种也难以做到十全十美,如果仅仅将种植活动停留在幼儿园内,最终的劳动教育效果就无法达到最优。举个例子,可以组织幼儿到附近的大棚参观,将寒冷冬天里大棚中种植的各类蔬菜水果直接展示在面前,让大家明白为什么在冬天仍然能吃到新鲜蔬果,还可以由农民伯伯指导幼儿共同参与学习,让大家一同参与浇灌、采摘等难度系数较低的工作,体会劳作的乐趣。

(四)家园同步开展,助推种植活动深入开展

 

不管是各阶段、各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要做到教学成效的最优化,都必须要发挥出家长和教师的合力,简言之,家长要支持教师的各项工作,给予有效的配合,幼儿园种植活动教学也不例外。首先,建议教师要定期邀请家长入园,一起参与亲子种植活动,在此期间家长要向孩子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对孩子无法完成的如锄地等提供一定帮助,提高种植活动的教学效果。另外,如果幼儿家中的场地较大,如房子属于自建房或者是别墅,在前后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开辟种植场地,此举一来能促进亲子亲密互动,二来能深化幼儿对园内学习种植技术的理解,做好更灵活的应用,三来还能为家庭提供免费的蔬菜水果,最终实现多赢。再次,由于科技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可以发挥出网络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邀请家长在群中围绕着种植活动的方案、问题与自己进行交流,以更科学的方法去组织活动。比如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对幼儿喜欢的种植形式、植物种子有更清晰把控,在前期准备种子等工作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安排,确保自己准备的种子类型、数量能满足幼儿的真实需要。

(五)做好反思总结,实现种植活动的良性优化

到底在此前的种植活动中幼儿的体验感受如何、是否在经历实操后获得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否能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劳动事宜、是否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所有这些都需要在结束活动后进行反馈、做好及时反思总结,并明确在过去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如此才能为后续优化种植活动提供辅助。比如在过去的一次活动总结中,许多幼儿、家长都表示活动步骤太紧凑,往往尚未完成播种就马不停蹄地进入到下一个浇水环节,导致在活动期间总有一种改进度的感觉,并未真正享受种植带来的乐趣。针对以上问题,后续教师就要做出调整,不限制每个环节的时间,只要确保在预设课时内完成种植即可。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幼儿园一日教学中,教师对种植活动不够关注,认为种植会导致幼儿一身土,不利于后续各项教学工作的展开,总是很排斥。其实种植活动是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强化劳动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强化种植区活动的引导教学,以幼儿喜欢认可的趣味方式推进授课,确保大家能在参与趣味种植、经历亲身体验后明确劳动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自己与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家中学校都更自觉地完成自己能力可及的劳动工作,提高自我的劳动素养。

在未来教师应该立足趣味实验、确定种植空间;合理布置局种植园区、科学选择品种;通过实践参观、掌握科学种植技巧;家园同步、推进种植活动深入展开这四大角度作为切入做好统筹安排,确保幼儿能在真听、真看、真感受;真学、真做、真流汗的持续经历后,充分激发自我对劳动的热情,在不断探索摸索后形成良好的劳动能力和习惯,为更好适应小学、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露露 . 种植园地活动中幼儿劳动素养的形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5):79-83.

[2] 肖玉蓉,欧阳嘉黛 基于幼儿多元发展的幼儿园种植园地的创设[J赤子,201924):72.

[3] 董昭媛 浅谈幼儿园种植园地的创设与利用[J.文渊(高中版),201907):713.

[4] 傅珊珊 种植园地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J.小小朋友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3):83.

[5] 皮军功.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17-1925.

[6] 高源.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教育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39-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