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幼小衔接 探索习惯养成——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莉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第三幼儿园 712100

摘要

无论是老师或者父母,都应该关注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观念,这样才能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技巧,推动幼儿全面的素质提高。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学环境显示,幼儿的自我服务技巧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运用各种策略来推动幼儿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幼小衔接;幼儿教育;自我服务;策略

正文

前言

伴随着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教师也应该在当前的幼儿教育环境中,强调提高幼儿们的服务意识。在现阶段的幼小衔接环境中,根据幼儿们的具体成长状况,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此来推动幼儿们的全面成长,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技巧,并助力幼儿的持久健康成长。

一、幼小衔接现状

幼儿园的课程执行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幼小衔接,它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小学采用的是班级授课预备班备案的教育模式。然而,这样的教育体系往往会使得老师和幼儿们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幼儿的自由选择空间狭窄,并且缺少严谨的组织管理机构。此外,还有一些学校未能充分考虑到幼儿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而使得幼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类争议和分歧往往难以得到妥善处理。这种情况极大地妨碍了幼儿们的身心健康进步,并且也给幼升小的过渡带来了负面效果。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不仅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极其关键的一个步骤,它将对幼儿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鉴于现今小学化趋势日益加剧、素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全方位发展的大环境。一项研究指出:小学生入园焦虑现象已然变得广受公众瞩目。此外,大部分的父母已经明白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幼儿也极其愿意将幼儿带入幼儿园,开展各种教育和学习的活动。

二、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必要性

(一)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需要依据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也会逐步觉醒,这将影响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所提高,幼儿能够自主地洗漱、进食和排便,如果家长过度干预,可能会导致幼儿产生反抗情绪。幼儿更愿意掌握自己的生活,并且有劳动的欲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并不仅仅是替代和包办,而是更加注重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陪伴和照顾,并关注幼儿在情感方面的成长。让幼儿们掌握日常生活的技巧,满足幼儿自我成长的需求,协助幼儿提高各种能力,从而让幼儿感到成功和满足。

(二)促进终身发展

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对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价值。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并能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时,需要创新各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如采摘果实、穿珠子和捡豆子等,让幼儿在劳动中体验到乐趣,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同时锻炼幼儿的专注力,以此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尽可能地减轻幼儿的无助和焦虑情绪。指导幼儿去探索更多的新知识,以推动幼儿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以一日生活为载体,培养自我服务意识

在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使用知识讲解,可能会让幼儿感到非常无聊。因此,教师需要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创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成为自己的主人,学习各种技能,并以他人为自己的榜样,掌握整理的技巧。此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幼儿们喜欢的方式展示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技能,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们积极参与到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升。

(二)基于幼儿差异,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因为幼儿们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幼儿在认知和技能等方面也会有所区别。如果老师使用相对一致的教学手段,这对幼儿们的自我服务技巧的增强并无益处,反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打击幼儿们的自尊心。因此,在培育幼儿的自我服务技巧时,应该根据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从特定的角度去指导幼儿。有些父母过度宠爱幼儿,可能会导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巧相对较低,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和父母保持沟通,并协助幼儿安排一些适合幼儿的任务,以此在不知不觉中推动幼儿的自我服务技巧的提高。因为一些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受到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性进行训练。设置有层次和阶梯的内容,例如从简单的积木整理开始,逐步过渡到分配食物等,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相关动作的技巧,从而推动幼儿的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提升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的思考方式通常较为活跃,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成长特性,设计出能够增强幼儿自我服务技巧的教育课程,以激发幼儿在学习知识时的求知欲,并培养幼儿的竞争精神。例如,举办一些与自我服务相关的比赛,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的技巧,可以通过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这个活动的全貌,引导幼儿去尝试描述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各种竞赛环境下,增强幼儿们的个人服务技巧。此外,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各种亲子互动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衣物搭配,管理父母的生活琐事,为幼儿创造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发挥家庭和学校合作的优势,从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机会。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幼儿教育中设立家长委员会。通过这种交流讨论的方式,让更多的父母认识到自我教育服务的重要性,改变幼儿不适当的育儿方法,从而推动幼儿全面素质的提升。

(四)更新教学观念,突出幼儿主体

在幼儿园的过渡阶段,教师需要关注更新幼儿的教育和教学观念。幼儿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改正家长的错误行为,并且应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理念也在持续变革。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育儿观念,才能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领域,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是一种相当理想的方法。然而,许多父母并未给予足够的配合,甚至误以为幼儿天生就喜欢捣蛋。因此,教师需要指导父母认识到,对幼儿的教育应该从早期阶段开始,并且要确保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一致,这样才能推动幼儿全面素质的提升。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自我驱动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激励幼儿去尝试,让幼儿明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幼儿必须负责任地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例如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喝水、进餐等活动中,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为了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教师需要重视设计相关的游戏。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娃娃家,让幼儿扮演各种角色,如为娃娃穿衣、拉链和系纽扣。通过这种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只有增强幼儿的自我主导性,才能实现对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育,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简而言之,为了在幼儿教育中更有效地培育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教师需要提供幼儿独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并真正执行教学。当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有所提高时,幼儿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因此,教师需要让幼儿们有更多的成功经验,以此增强幼儿的自信。在幼儿们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如果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瑞.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 读与写,2022(32):214-216.

[2] 吕胜利.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教学初探[J]. 科学咨询,2021(26):189.

[3] 王英. 探讨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2021(27):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