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实施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邓见明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景阳乡泥沟初级中学,湖北省 十堰市 442623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促进以及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综合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初中物理教师开始对本门课程的差异性教育理念投来了关注的目光,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思路、策略也相继出现并取得了颇为不俗的应用成果。结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客观事实,笔者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学习、分析,依托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有关资讯,具体围绕“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实施探索”一题撰写本文并提出若干见解和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诸位业界同仁的工作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实施研究

正文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们逐渐在个人素质条件方面呈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而相关差异必然会在课程学习方面得到相应的体现。此外,作为一门体系性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中包含众多的教学项目,每一个项目的角度难度、考查维度都不尽相同,也需要以“分门别类”的方式来得到必要的讲解。结合上述认知,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课程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对分层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应用,以“因材施教”的理念开展目标课程、学生的教学、引导方案设计,从而在核心层面上促成学生核心素质的能动发展。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分层理念的意义

一如笔者之前所提及的,初中生的身心发育速度十分快速,同时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教学项目也是非常多元的,学生必然会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方方面面的个性。因此,通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分层理念,学生能够从更高层面得到对标于自身物理学习特点的教育指导,避免出现因为课程维度过高或过低而弱化自身学习效能的问题,提高课程学习维度。而初中物理教师则可在教学、教研、反思等诸多环节接触、学习、应用、完善更多涉及分层理念的课程教学理念、方法和案例,细化自身对教材的研究和应用路径与维度,在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实现个人综合职业素质的向好发展。此外,初中阶段的教育改革也会从中积累丰富经验、树立正确范本,让分层理念的落实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分层理念的问题

虽然分层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一项普遍共识,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时至今日,仍旧有相当一部分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具体工作的执行层面依然有一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物理观念培养工作不到位,没有让学生以分层发展的理念来理解物理科学所具有的规律体现和应用价值,对“生活认知”和“结果反馈”的基点构建投入资源过少,从而弱化了生本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基础。另一方面,科学思维培养工作不充分,分层教育理念对学生课程学习思维体系和逻辑框架的建设效能释放不足,未以理论认知和实验操作路径出发来发展课堂构建空间。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分层理念的赋能价值被弱化,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分层理念的具体策略

一)以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1.从生活认知的角度出发开展教育工作

分层理念的教学发展不仅要根据学生的素质高低和目标单元的难度大小来做分化引导,还需要将教学的过程分化为不同的层面做课程教学。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分层理念落实过程中进一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概念的直观理解基础,并帮助他们逐步认识到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与此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来划分分层档位分别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引导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以及理解物理内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中物态变化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初中物理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列举一些存在于身边的且分别对标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物质,而后组织他们思考这些物质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产物。之后,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继续引入目标的物态变化过程,通过实验展示的方式来具体还原相应的现象和变化场景,一边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变化的过程一边思考不同物体物态变化的条件和吸热、放热情况当结束上述工作后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有关“物态变化”的生活问题组织学生利用单元内部的知识成果思考、探究、解答,最后再结合学生们的探讨结果做总结性的教学等。

2.从学习成果反馈的角度出发开展教育工作

着眼于分层教育理念的逆向应用角度,初中物理教师在相关的教学过程活动务必要关注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反馈情况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效果来开展富有针对性的课程指导,以此来帮助学生不断深化对物理原理的基础性理解。另外初中物理教师还需要确保相关的教学活动与课程教学主题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协助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统筹为一个整体从而构建起更为完整的物理课堂框架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中机械能及其转化》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测试的方式精准评估每个学生对前阶段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后根据测试结果学生分门别类”。紧接着,初中物理教师便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来按照机械能的转化过程”或“机械能的转化条件”等为主题组织学生做知识项目的回顾、梳理

二)以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1.在理论认知层面开展教育工作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视域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课程素养的判断而言仍旧有着关键性的意义。着眼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时也需要站在分层教育的维度去考虑他们的理论认知基础并采取差异化的引导策略,积极依托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理论知识的路径来对相关结论、方法和效果的达成应用、验证做出个性判断、内化,同时鼓励他们结合常规理论推导等方法去内化关联成果

例如对于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中声现象》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引导检测的方式来获悉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影响因素基础理论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处于不同档位的学生以声音的介质传播差异性或者声音的物理属性影响性等作为模块来开展理论推导猜想验证活动,继而积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发展。

2.在实验操作层面开展教育工作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多维影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尤其是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初中物理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之一。据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围绕“实验”这一核心主题,对标分层教育理念积极带领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验认知、执行条件和方向完成理论学习成果的验证以及反思工作,同时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创新型探究意识能力,以此来促成学生科学思维体系的构建成果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中电与磁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前端理论学习情况分别设计组织以电与磁的转化”和“电与磁转化的实践案例解析”为主题的实验项目而后积极鼓励学生结合之前对电与磁”的常规物理属性认知自行设计执行有关主题实验方案后续实验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开展多维度的科学探究并逐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将“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落实,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课程教学项目的具体情况完成教育框架的科学构建,围绕多元主题设计、执行体系性的方案,“理论+实践”和“综合+个性”的复合策略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物理学科学习、应用档位,从而为我国物理教育的长足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启镇.初中物理分层异步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3):141-142.

2]余忠生.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探究[J].中外交流,2021(5):741-7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