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及优势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特点 优势
正文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和信息科学技术水平协调、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对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具有积极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进程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生产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提出更高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源的应用效率与质量,推动企业产品生产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优势进行探究。
1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1.1参与体系化建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不是单一的某一项技术,而是形成了今天庞大的工程体系,乃是系统化的存在。在相关技术体系下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且其新的技术成果还在不断地开发之中。所有的成果都是相关技术体系网络中的关键因子,成功见证了整体技术体系的每一步晋升。
1.2 突出科学性应用
科学性本就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属性,正是因为遵循科学规律,立足于开发科学应用,其技术方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果。当然,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对科学的界定也在变化。过去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中的缺点也是存在的,有的已经在新发展中被规避掉,有的尚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理念及方法在实践中。但是该技术突出科学性应用的特点不可否认。
1.3效率性
在传统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机械进行全方位了解,并掌握操作要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规范进行生产,一方面会延长生产时间,难以提高生产进度;另一方面需要应用大量人力资源,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使生产流程更具合理性、科学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操作的规范性[1]。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势
2.1有利于简化生产工作流程
传统机械制造生产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生产的能耗较大,产品生产稳定性较低,生产工作流程较为繁琐,给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可以深化先进技术应用,实现生产的自动、远程控制[3]。同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并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生产个性化设计。在简化生产工作流程的同时,提高生产工作的人性化、个性化,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提供保障。
2.2规避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性更加精准,在传统机械制造工作中一旦遇到精细化的机械设备制作,很容易出现制造失误问题,细节处理不到位而无法满足设备使用需要,导致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而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开展精细化制造工作,减少生产细节把控不准问题,而规避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
2.3增进效益
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若是想要在市场中持续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提升生产的效率。生产活动的目标指向是经济效益,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相关生产企业增进效益。一方面,相关技术很大程度上接替了人力,将企业在人力上的支出大大减少,而且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够规避人的主观性的、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工作失误,这也变相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可利用网络控制所有自动化设备,如内燃机自动化控制仪表,让其与 PLC控制系统有机连接,进而实现集中控制所有内燃机设备,能够一并节约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此外,精准化的技术生产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让其在市场角逐中优势明显,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机遇,进而让效益增长有更大的空间[2]。
3未来趋势分析
3.1人工智能的融合
21 世纪的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近几年,人们可以在生活、生产各个场景、领域看到智能化的机器人的存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不可逆。那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也是非常合理的趋势。该技术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要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模式识别、智能系统、计算机视觉等),进而革新机械设计以及制造技术。像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发挥出超越人类视觉的功能,不仅精准操控机器设备,还能够进行多维定位,为相关技术的生产效率增加助力。如今,已有相关的智能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尝试融合,且效果不错。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加深入的技术融合研究出现,然后在各生产领域大范围推广。人工智能接替人力,仅靠少量的技术人员操控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场景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越来越多[3]。
3.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当前,互联网技术深度应用于各行业中,并发挥出巨大的效用。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面,企业要加强互联网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融合程度,将实际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连接,实现对生产各环节、细节的实时管控。同时,企业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高效监督与管理维护,切实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3.3模块化发展趋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产品类型丰富,所具有的功能也各式各样,而不同功能的发挥又常常借助不同的模块进行控制,如机械电力接口、电气接口等分别在发挥不同的功能,其应用标准以单元形式为主,但是不同功能的发挥应用又不易被集中,依然是由不同的模块进行分块式的功能发挥,因此研究过程中存在困难性。例如,在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常有单一图像处理模块、定量模块、定位模块和定距模块等,这些模块相互分离,独立发挥作用。因此,在未来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中,模块化依然会成为一种热门的发展趋势,除了将模块化功能实现进一步优化和强化之外,也会朝向模块集约化发展,在保持模块单元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彼此之间的融合,以发挥更优的功能作用[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机械设计制造与当前社会生产发展不再相适用,因此出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科,将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相融合,优化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规避资源浪费问题,实现自主监督控制,展现出明显的应用优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未来时期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呈现出机电一体化、绿色环保、模块化、数字智能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其技术水平会大幅度提升,功能也会继续丰富,从而能够拓展其应用前景和应用范围[5]。
参考文献:
[1]桑立新,丁枢新.未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内燃机与配件,2021(12):154-155.
[2]王晚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及优势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1(12):196-197.
[3]张小宇,邓长城,朱可可,王惠震,石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与优势[J].时代汽车,2021(11):158-159.
[4]聂鑫.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制造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0):106-107.
[5]孙力.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5):186-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