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宏冬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小学 邮编:860000

摘要

新课改的出现,对教学目标提出新的要求,以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期间,需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核心。小学科学主要教学内容是实践,在设计作业方面,包含多个层次,设计基础内容,设计实践内容,最后为创新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阶段,需要拉开学生之间差距,将拓展学生思维为目标,关注学生价值取向,合理选择作业类型,促使设计的作业内容符合小学生学习要求。


关键词

基于核心素养;小学科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正文


前言:为减轻小学生学习负担,我国发布新政策,要求教师设计作业阶段,需要提升设计质量,发挥出作业巩固知识,分析学生学情的功能,在教学体系中融入作业设计,布置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的作业,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属于基础学科之一,培养科学素养为最终目的,重视将理论结合实际,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包含培养学生态度责任、拓展思维等。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特征。

1小学科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种类

1.1基础性作业

基础作业包含生活认知作业和书面作业,此类作业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所有学生均需要完成,设计作业量保证学生10分钟以内完成。作业内容以教材为主,或者根据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分析生活的一些现象。或者通过生活现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七色光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三棱镜制造彩虹,或者使用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设计作业期间,不仅需要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同时可以结合日常用品制作彩虹。从实践中了解到阳光在小水滴的折射下,会有彩虹生成,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操作现象,促使作业具有趣味性特点。

1.2趣味实践作业

此类作业包含科学汇报和有趣的实验内容,主要做课本上的实验,也可以观看电视节目上的实验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查找网络信息,分析生活一些科学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家长拍摄实验过程,可以采用上交作业等方式。学生在演示阶段,介绍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在汇报之前,将自己的材料等上报教师。趣味实践作业对于提高学生兴趣有重要价值。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秘密期间,部分学生学会应用常见物品,制作出古筝等模型,在制作过程中,阐述声音的来源。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录制学生实验视频,促使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增强。

1.3项目创新作业

项目创新作业包含两种,项目化学习与科学阅读,在2019年期间,浙江省质量监测报告中,发现科学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部分教师对科学阅读的重视度不高。因此制定作业阶段,将年级作为标准,在教材内容之外,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选择共和国的脊梁等作为拓展材料,丰富学生科学知识,让学生对科学全面了解,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家园或者航拍中国等纪录片,学生能够了解更多与风土人情相关的内容。个性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品质,对科学有通透认识。项目化作业是指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指导学生自我探讨。例如在学习飞机为主题的内容时,学生观看改变世界的飞行器,对飞机的历史有大致了解,之后观看钱学森传,了解我国在航天方面的发展进程。

2小学科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方案

2.1将教学目标作为基础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对整个教学理念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设计个性化作业阶段,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基础,合理选择作业内容和作业类型,指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融入科学理念。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种植一棵植物,并记录每天浇水的情况以及植物生长的变化。学生需要观察植物的叶子颜色、硬度等特征,并作出相应的推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比较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如干旱、正常供水、过量水分)同一植物品种的生长情况。他们需要记录数据并分析哪种条件最适合植物生长。指派学生研究不同植物对水分需求的适应性,例如沙漠植物与雨林植物的比较。学生需提交一份报告,总结他们的发现。作业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及时的评估与反馈。这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还指导他们如何改进。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旅行这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出犬齿的模型。在植物的一生这一课程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笔记,将课堂内容向课外延伸。

2.2结合学生差异,合理设计作业

相同班级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阶段,需要分析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习知识。作业包含三种,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完成基础作业,主要包含基础技能和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对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创新实践内容,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为其布置项目化作业。例如在学习植物与环境这一课时,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叶子的形态存在不同,重视让学生对植物有充分了解。布置的拓展性作业为沙漠形成和植物演化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学会分析论证,了解植物也有环境适应性。

2.3以拓展学生思维为核心设计作业

设计个性化作业阶段,需要对科学作业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联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规律,学会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植物这一节课时,教师设计调查学校植物的作业,分析植物是否能够适应学校环境。学生从美观度和安全性等方面分析,从不同角度思考。

2.4以价值取向设计作业

小学科学学习的目标是对情感和价值的理解,但是传统教学方式,更加重视成绩,布置作业着重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很少关注价值内容。因此在设计个性化作业阶段,需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价值观。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身体的细胞,让学生深刻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对学生创新有价值意义。

2.5设计手工作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手工制作类作业,是为了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过程。采用手工艺品,制作模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原理和实践操作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够从抽象的概念向形象转变。和传统步骤作业方法比较,采用手工方式,对学生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用气球驱动小车为例。在本课中,学生学习了关于气球动力小车的原理,他们已经了解到如何使用气球的充气和释气来推动小车。现如今,学生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气球动力小车,其兴趣会得到增强。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学生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气球动力小车。他们可以使用各种废旧材料,例如,纸板、塑料瓶、吸管、轮子等,以及一个气球。

结语:综上所述:科学实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不断创新,对世界有大致认识。因此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要关注实践和创新。通过分层次布置作业,将价值作为核心等方式,让布置作业的目标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强化。通过合理布置小学科学作业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巧玲.小学科学作业的创新设计[J].读写算,2023,(31):22-24.

[2]鲜贵琼.浅谈小学科学作业本土化设计[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6):115-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