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何芳忠

上犹县第二中学 邮编:341200

摘要

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下,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要深入地想一想,怎样才能建设好的课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主动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现实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利的,所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和过去的教育经验,积极地探讨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在有效的课堂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正文


前言: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建设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生经常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很差,不能在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提升学习效率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让他们爱上了数学课程,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建立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从而提升他们的课堂专注力,让他们能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数学问题。这对于促进学生们的交流和互动,降低学生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种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教学战略,是强化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有效课堂的建设对教师个人的成长与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于,建立数学高效率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这种方法可以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能从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中汲取知识。因此,这也是一种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可以让老师们一起发展、一起进步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降低老师对教材内容的依赖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数学高效课往往可以拓展课堂的界限,给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片面

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保证学生一蹦就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也要把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大部分教师都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就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明显的偏离,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尽管一些老师注重了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在实践中,还是有一些老师还受着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用习题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到了一些具体的理论知识,很难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增加课堂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要建设一个高效率的课堂,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趣味教学观念的运用,但是,经过持续的探索,我们发现这种思想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教室里寻找到学习的动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地建设一个高效率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到适当的教学方式。初中生是一个喜欢玩耍的年龄,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大多数学生反映的是,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科,对此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游戏与课堂相结合,使学生在玩中体会到数学的快乐,进而转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在选材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掌握他们对游戏的观点。由于初中学生对竞赛型游戏的兴趣更大,所以老师可以在教授整式和分式等内容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计算比赛,以提高他们的求胜心。甚至在竞赛结束后,同学们仍希望能在以后的竞赛中取得胜利,进而积极地投身于数学教学。

(二)积极借助教学工具

在新课改的框架下,将先进教学工具的技术优点充分地利用起来,既能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又能为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做出贡献,促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扩展,所以,老师们在采用线下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将第二课堂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在线上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通过暂停、回放等方式,让学生们慢慢地从教科书文本中解脱出来,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在课前预习阶段、课中教学阶段、课后复习阶段,老师们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都整理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从而建立起一种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思考是数学的精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是老师们要着重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唯有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初中数学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问题的功能,通过对数学教科书的阅读,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从而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并在合适的时间对学生提出问题,以此来营造悬念,展示提问的功能与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动力,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激发,激发他们的分析和探究,从而达到高效、深入的数学学习。

比如,在讲授《一次函数》这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同学们回顾这一节课的内容,使他们对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接着,我又从课本中提取出几个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思考。在提问之后,作者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让他们体验一次函数是如何从一个实际问题中引出一次函数的,在他们思考的时候,笔者会对他们的探索方式进行观察,并从旁侧引导他们的学习意见,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学习思路,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构建小组培养团队意识
“小组建设”,也就是“协作教学”的实践,其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风格,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学数学老师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首先对班上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确保每一组的成员都在4-6人之间,然后通过布置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学生们积极地进行组内的,讨论,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分组之前,老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分组更加的科学和合理。

比如,在《勾股定理》这门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由老师来讲解,这样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障碍,从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发,我采用了小组协作探究法来进行教学。首先,我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充分地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按照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组别。每组5人,在确定了小组成员之后,笔者才开始了自己的教学。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带着小组学习本节的内容,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探究任务,在分配完任务之后,笔者就把教室留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室里进行自由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

(五)优化评价提升学习自信
学生有没有学习信心,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甚至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公平、客观的评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此,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估的关注,将以往只以分数作为一个指标的评估方式进行改革,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学生特定的学习过程和最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加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比如,在讲授《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这一课时,许多老师都忽略了课堂评估这一重要环节,而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作者会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估学生,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然后,作者还会对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此来让同学们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评估过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总结:总结来说,建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有效课堂的重要性。有效课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因此,如何有效地建设有效课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现实生活,实施问题驱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要明白,学生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同,因此,要合理地调整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内容的适应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招春.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读写算,2018(05):3-4.

[2]孙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237.

[3]黎俊宏.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05):31-32.

[4]余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8(33):108-109.

[5]黄顺兵.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5):125.

[6]李雁.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19,21(09):1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