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作业优化 “双减”政策
正文
国家针对教育现状在2021年第一次推出了双减政策,此政策的推出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校学习质量,减轻学生课后作业压力。一直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放学早的现象,有的学校存在一二年级的学生三点就放学的现象,这导致家长由于很多外界因素无法及时将孩子接回家,进而就衍生出了课后服务的校外托管机构。这种机构虽然表面上短暂性的解决了学生放学早的现状,但从侧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接受了一天的校内学习后,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还不能得到及时的休息,以至于无法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双减政策的推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社会现象。政策提出让学生在学校完成课后作业,丰富在校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创新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进而减轻学生课外辅导的压力,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但是由于空前政策的推出,教师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目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依然认为作业的用途就是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固定的英语思维,提高考试成绩足矣。不过现代小学英语教育应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也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1、题型联系重复性高
由于题海练习的弊端,因此很容易造成同一个题型进行多次练习的作业设计,学生在反复做这些相似题目的同时,不仅无法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也许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重复性过高的作业能够提升其学习成绩,但这无异于让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考模式,导致学生在遇到变式题型时会束手无策,找不到思路的情况,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造成禁锢的情况[1]。
2、过多的作业量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习惯使用题海练习的方式,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作业量过多的情况,加上其他科目作业的加入,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担。这样的负担不仅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因此控制作业数量是“双减”政策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3、作业内容过于局限,
当前大部分英语教师所设计的作业都以教材中的知识为主,练习内容也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为核心,很少出现拓展内容以及课外知识,因此内容相对枯燥,而且很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都是以做作业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在上课时所学到的知识。因此,所写的英语作业主要与课堂知识学习有关,例如课后,学生会完成多个课堂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只涉及课堂学习的知识,覆盖面小,难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不能形成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看法。这种一成不变的作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家长对学生的控制和检查,但一般来说,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2]。
4、知识脱离生活,联系不密切
大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基本以基础知识的应用为主,部分应用题的背景也相对简单,并不能让学生与生活产生足够的联系,因此会产生英语知识无法应用的错觉。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也应当注意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加强知识的应用性,让英语作业变得更加有效。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优化
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著名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做好铺垫。英语学科的开设不仅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还要打造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进而开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例如:教师在设计单词板块的作业时,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单词变得生动化和形象化。教师可以设置语句情境来帮助学生了解单词含义,让学生在“玩”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增加英语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以达到减轻学生的负担,进而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
2、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
教师要明白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英语基础都有所不同,不能一味的布置相同的作业。很多现象表明,学习好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觉得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完全没有任何帮助,学习中等的同学可能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用来提高自身的英语知识能力刚刚好,而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面对作业时觉得难如登天,无从下笔。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要分层次的设计作业,让作业设计变得多元化,让作业的辅助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分层次设计作业不仅仅在于作业的难度,同时还要兼顾作业设计的量,对于有些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而对于学习效率差的同学应该适当减少作业量,注重作业的内容即可。确保每位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英语理论知识的巩固。
例如:外研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1《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即将面临升学压力,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时刻关注学生并为学生设计最有效的作业。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到英语过去式的学习,由于英语的过去式语态在中文中找不到较为切合的对应点,因此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通常接受程度不是很快,整个授课过程完毕后,有的学生对于过去式还是一头雾水。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层次地设计作业,进而帮助每位学生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切合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
学生的学习是不可能脱离生活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让英语变得生活化,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作业设计方面,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切合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作业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学习英语的意识。设计实践性作业,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而实现对英语知识的融会贯通。
例如: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1《How are you》的教学过程中,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正式的接触英语,对英语都比较陌生。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应该让英语生活化,让学生明白英语和实际生活之间潜在的相铺相成的关系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之间互相问好,进而让学生更容易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回到家和家长模拟英语对话,并记录下来汇报给老师。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学生书面作业的负担,还容易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减少学习负担。身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关系着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前途的问题,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实现和五千年来浩瀚的文化底蕴传承的问题。又关系到家长对教师的殷切期盼和学生自身发展道路的问题,所以教师的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马虎不得,教师要正视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双减政策,不断对作业设计进行创新,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分层次地进行作业设计,让作业设计变得多元化,优化作业设计以此来提高学习质量,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楠.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科学教育家,2008(11): 169.
[2] 韩玉梅.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22):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