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与线上混合教育模式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林玲玲 陈绍恋

(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福建漳州 363005)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及相关设备的普及率持续提升,这种趋势使得互联网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愈发显现,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催生了在线数字教育[1]。在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而学生处于从属状态。这种学习模式很容易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结束而中断。为了让学生能够继续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互联网为依托,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无障碍衔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在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此外,混合式教学也能够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基于此,我们应深入分析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条件支持,全面了解混合式教学对教育带来的变革和问题以及探讨这种模式下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线上和线下混合教育;问题;优化策略

正文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闽南师范大学白宫学生公寓快递服务A区林玲玲18819781442

一、 引言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MOOC、微课程以及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许多高校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但是由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还处于完善期,初期取得的效果很不理想。有很多教师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出现线上线下分离、利用率低等现象[2]。在“互联网+教育”、“健康中国 2030”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背景下,教师需要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育人的目标。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优化,并推进混合式教学的高效落实[3]

二、 混合教育模式的兴起

混合教育于1969年首次提出,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远程教育体系之一。“混合学习”这个术语最早是在21世纪初期提出的,最初是为了使员工能够同时从事工作和学业而设计的。Marinagi Skourlas提出了三种混合型学习的概念:一种是将授课或传递媒介相组合的教育方法;二是与多种教育手段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三是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前面两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混合教学的范围太广,涵盖了各种教学体系。第三个方面的特征是将以往孤立的教育方式——“线下”与“分散式”(“网络教育”)相结合,突出了以电脑为基础的“中心角色”。[4]该术语首次用于英语教育(ELT),意为将面授和网络科技结合起来的所有面授课程。在数字化的背景下,线上与线下的合是指将老师指导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学习模式的结合。在面对面学习模式中,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学习效率可以得到保证,但时间和空间安排是固定的。在线学习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然而,由于学生的自律程度不同,很难确保学习效果。教学模式充分结合了两种学习模式的优势,以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监控和指导的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得到提高。通过有机地结合在线和线下学习模式,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不间断和连续的学习,并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三、 线下与线上融合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一)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线下模式、线上模式和线上线下模式。Sharma研究发现,三者无显著区别[5]。但是,在学生满意度、学习效率及老师满意度上,混合式教学与线上教学方式的得分最高。Asghar等(2022)通过对“线下”、“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三种教学方式的三种方式的对比研究,认为网络教学具有与面对面教学同样的效果,且效果良好。但是,这种结合了面对面授课与网络教育优势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习绩效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Liu 等人(2020)的一份研究表明,混合教学与线下教学均可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其中,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这三种模型各有其特色与优点。但是,由于混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混合教育的效果要优于其它两种模式。

 (二)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对教学的影响也日益深远,使教学的方法、手段和效果发生了变化,给教学带来了更丰富、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信息科技给教学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途径,比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在线课堂等,这些方法能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互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广泛,通过网络,同学们能够获得大量的电子书籍、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与资料,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知识与眼界是十分有益的。资讯科技让学习方法变得更为个人化与弹性,让学生能够依自己的喜好与才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远程学习等。信息科技能够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业状况与需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利用资料的分析与反馈系统,能够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即时的检测与处理,从而提升教育的效率与品质。信息科技给教育领域带去了新的教育模式与思考方法,比如“融合教育”、“移动学习”、“游戏化学习”等,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与思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合教学并非是单纯地将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方式叠加起来,其实质是将线上与线下的元素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空间、时间、方式和评价等多种因素的完美整合,使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范围与深度,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要使合教育的优越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需要先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合教育的成效受教师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课程设置和对教学方式的评估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们仅仅是被动地接收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缺少和老师一起讨论解答疑问的积极性,这就造成了教学环境的设计实践操作性较差,预设性较高,很难将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给调动起来另外,在课堂上,老师的现场应变能力较差,无法针对学员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调节[6],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由于合式教学逐步应用于课堂,其评价系统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很难真正提高合式教学的成效。要从根本上消除制约整合教学的制约,就需要对其构成元素及评估方式进行优化。

另外,线上与线下的教育相结合,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多区域、更多群体共享,但也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当前,我国的教育失衡状况仍十分严峻,边远乡村地区已成了网上教育发展的洼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以及来自于好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我国的乡村,存在着优质的教育资源短缺和高素质师资短缺的问题。线上与线下的教育相结合,离不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但部分落后、边远地区的教学设备并不完备,致使部分区域的孩子难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还需要人才和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在某些贫穷或乡村,学校也许没有能力招聘到好老师,也没有钱购置高级教学设施,从而制约了教学的品质。另外,线上与线下的教学相结合,也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平等。部分家庭拥有较先进的数码科技及网路设施,使得其子女能够较容易接触到网路学习资料,而部分则未必具备,从而使教育资源分布更加不均衡。

五、优化线下与线上融合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能力素养

技术驱动数据驱动为特征的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双线混合融共生的特点要求,要求老师具有相应的在线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技能,即:(1)双线混合的教学设计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在线上线下环境、资源、活动和评价等方面,对教学设计的总体过程进行研究。(2) 运用资讯科技的能力。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借助个体和群体用户画像技术完成学习者特征分析;使用知识图谱分析赋能课堂教学内容供给[7],从而推动个体化的教育活动;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资料挖掘和文本的解析,来实现对课堂的教学评估等等。(3) 建立灵活的课程体系。在线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利用大数据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跟踪,从而实现了面向大规模、个性化的教育。随着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动态性的学习需要,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灵活的课程设计具有快速、灵活多变、成本低风险、按需设计等诸多优点[8],必将在网络与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中,为广大教师提供必要的课程开发技能。(4)  信息素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质上是数据驱动的教学方式,因此,必须从数据知识、数据技巧、数据思维等方面来培养和提高老师的数据素质,让老师们学会如何处理海量异构的教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中的有用的教学信息转换成教学知识与教学智慧。

(二)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估方法单一,以经验为导向,以结果为中心,线上与线下的评估流程相割裂,不能做到真正的。体现了教师的全面素质。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要积极运用现代资讯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教学评估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9]。在评估准则上,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多样化的评估指标,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的多种智力进行评估,还要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进行评估;在评估方法上,我们将大力开展以数据为基础的循证教学评估,运用智慧信息技术收集多元数据,通过数据重组、融合、建模等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从而生成多维度的教育评估成果,为老师们提供高效的反馈与准确的决策。从评价的效果来看,应该按照评价主体(学生、教师、管理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生成一个动态可视的评价报表,以帮助他们全面把握教育实践的发展。此外,还要评估教学环境(课程资源、教学空间、终端设备)的运转情况,以利于该系统更好的支持教学的开展[10]

(三) 重塑信息化教育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信息化的教育生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一个无缝隙集成、开放共享的世界教育资源库。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未来学校,构建基于的教育社区,构建全国教学规范与资源库,并构建适应网络教学的评估与测试系统。今后,学校要把重点放在教育改革上,改善师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强化课程的集成,强化各专业间的联系,让课程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建立一个全面、多元的评估系统。

六、总结

学校“双师合一”教育内容的开放和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是推进“双师合一”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为了打破应试教育的多种障碍,打破思维偏见,建立建构式的学习环境,可以通过网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展教育领域,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潜力的发掘,进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线上和线下融合的高等教育系统,为提高高校的社会满意度,培养创新型、高层次、思辨型高素质的高素质高层次高素质高素质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段振霞,李孝茹,陈浩,刘银华.2024.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的实践模式探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    

[2] 陆国栋.2018.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09):23-25.

[3] 赵俏梅.2020.大数据时代外语学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7):28-3035.

[4] Sharma P. 2010 .Blended learning[J]. ELT journal,64 (4):456-458

[5] Sharma,D.Sood,A.K.Darius,P.S et al.2022.在线离线和混合学习方法研究[J].工程师学会杂志(印度)103 (4):1373-1382

[6] 于捷.2023.高校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45(S2):258-260.

[7] 谢幼如,谢幼如,刘亚纯.2021.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09) 72-78.

[8] 段春雨.2020.敏捷课程开发的缘起、特征与模式[J].数字教育(04) : 8-14.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 (2020-10-13) [2020-04-08]. http://www.gov.cn/

[10] 金石,王璐霞,宛敏.202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反思与策略优化[J].中国大学教学(11):72-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