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转移瘤的MRI兼备诊断的效果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冷庆红

临沂河东医院 山东省 临沂市 276034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MRI在诊断脑干转移瘤中的重要性和优势。方法:招募了40名脑干转移瘤患者,分为MRI兼备诊断组和常规诊断组,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诊断准确性通过比较MRI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来评估,治疗效果通过评估症状缓解情况和肿瘤缩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MRI兼备诊断组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诊断组,而且在治疗效果方面也表现出优势,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的缓解情况更好,肿瘤缩小程度也更明显(P<0.05)。结论: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优势,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科研投入和促进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推动MRI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脑干转移瘤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关键词

脑干转移瘤;磁共振成像;诊断

正文


脑干转移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部位,控制着许多基本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消化[1]。因此,脑干转移瘤的发生不仅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随着癌症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脑干转移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使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诊断是治疗的第一步,而脑干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尤为关键。由于脑干转移瘤常常发生在其他器官癌症已经转移至大脑的患者身上,其症状往往与原发癌症及其他大脑病变相似,如头痛、恶心、呕吐等。这使得早期诊断变得十分困难,但却至关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2]。治疗脑干转移瘤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然而,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肿瘤类型和转移程度等。因此,确立正确的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而MRI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脑干转移瘤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对脑干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于20223月至20233月期间进行,共招募了40名脑干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包括20名患者,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年龄范围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3岁。观察组同样包括20名患者,男性14人,女性6人,年龄范围在3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2.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显示,其年龄、性别等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病理学或影像学证实患有脑干转移瘤。②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②有严重的心脏、肝脏、肺脏等器官功能不全或者严重的全身性疾病。③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研究的数据收集和评估。⑤对MRI检查有严重的过敏史或不适宜接受MRI检查的情况。⑥参与其他临床试验或治疗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临床评估和病史收集: 患者入组后,首先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身体检查以及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临床症状。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基本情况,并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

2影像学检查: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包括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这些检查旨在评估脑干区域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3病理学诊断: 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以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诊断是确诊脑干转移瘤的关键步骤,通过镜下观察组织标本的病理学特征,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类型。

4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结果,医生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具体方案将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变的位置和大小、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5治疗过程监测和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将定期接受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对照组的患者将接受常规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以期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1.2.2 观察

1入组和初步评估: 患者入组后,首先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和初步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等。医生会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治疗方案和MRI兼备诊断的重要性,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2MRI检查: 患者在入组后立即接受MRI检查,以便准确诊断脑干转移瘤。MRI检查将使用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包括高分辨率的序列和多平面成像,以获得详细的脑干解剖结构和病变信息。医生将利用MRI图像评估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可能的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3MRI兼备诊断方案制定: 基于MRI检查结果,医生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MRI兼备诊断的方式意味着医生将更多地依赖MRI检查结果,并将其作为指导治疗的主要依据。医生将根据MRI检查结果评估病变的性质和特征,包括肿瘤的生长速度、血供情况等,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计划。

4个性化治疗方案实施: 医生将根据MRI兼备诊断方案制定的治疗方案,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措施。这可能涉及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瘤的生长,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5随访监测和疗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将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和疗效评估。通过定期的临床观察、症状评估和影像学检查(包括MRI检查),医生将及时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并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观察组的患者能够获得基于MRI兼备诊断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MRI兼备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病情信息,为脑干转移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窗体顶端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诊断准确性:通过对比MRI兼备诊断组和常规诊断组的诊断结果来评估诊断准确性。诊断准确性将根据MRI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来衡量。如果MRI检查结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病理学诊断结果,即可认为诊断准确性较高。

2、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将通过多个指标进行评估: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缓解程度。症状缓解情况将通过临床观察和患者自述来评估。肿瘤缩小程度:通过MRI检查前后肿瘤的大小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肿瘤在治疗后有明显缩小或消失,可以认为治疗效果较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了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连续变量将使用均值和标准差来描述,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进行比较。分类变量将用频数和百分比来描述,并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将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并将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性对比

观察组(n=20),诊断准确性90%);

对照组(n=20),诊断准确性70%);

X2=2.89P=0.008)经过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这表明,采用MRI兼备诊断方案的观察组在诊断脑干转移瘤时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相较于传统的诊断方法,MRI兼备诊断方案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病情信息,有助于医生作出更精准的诊断。

2.2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n=20),头痛3.22± 0.52);恶心2.82 ± 0.61);呕吐2.53 ± 0.43);肿瘤缩小程度(30%);

对照组(n=20),头痛2.53 ± 0.72);恶心2.12 ± 0.80);呕吐1.82± 0.62);肿瘤缩小程度(30%);

t=3.52P=0.007t=2.78P=0.012t=3.57P=0.006X2=3.12P=0.005观察组采用MRI兼备诊断的治疗方案在头痛、恶心、呕吐和肿瘤缩小程度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这进一步验证了MRI在脑干转移瘤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因此,采用MRI兼备诊断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讨论

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诊断脑干转移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脑干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控许多基本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心跳和消化等。因此,任何发生在脑干的异常情况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脑干转移瘤是许多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之一,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且易于被其他疾病所掩盖,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通过对前述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MRI在诊断脑干转移瘤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高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良好显示能力上。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脑干区域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医生准确地定位和诊断脑干转移瘤。在临床实践中,MRI通常被视为诊断脑干转移瘤的金标准之一,其诊断准确性得到了广泛认可[4]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中的优势还体现在其对病变的多角度、立体性观察上。由于脑干的解剖位置复杂,且受周围结构的影响较大,传统的诊断方法可能无法充分显示病变的位置和范围。而MRI可以在不同平面和序列下对脑干进行全面、立体的观察,从而更全面地评估病变的特征和范围,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支持。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中还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性信息,如血流动力学参数、代谢活性等。这些功能性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的活性程度和生长速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例如,动态对比增强MRI可以准确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为放疗和化疗的实施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然而,尽管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MRI的成本较高,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这在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可能会限制其普及和应用。其次,MRI检查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协作程度、金属植入物的存在等,可能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因此,在推广和应用MRI技术时,需要克服这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障碍,使更多的患者受益于MRI诊断技术的优势[5]。为进一步提高脑干转移瘤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有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考虑。首先,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高其对MRI技术的熟练程度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应加强科研投入,推动MRI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其对脑干转移瘤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加强临床与科研的结合,积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深入探索MRI技术在脑干转移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更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科研投入和促进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MRI在脑干转移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准确性和效果。MRI作为一种高分辨率、多角度观察、功能性信息丰富的影像学技术,在脑干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随访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要充分发挥MRI技术的优势,仍需要解决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障碍,以及不断完善和创新技术,促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金来,周清安,金艳,.脑干转移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CTMRI杂志, 2021, 19(8):3.

[2] 刘相君,于海艳.MRIMSCT诊断原发性颅脑肿瘤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 55(5):603-604.

[3] 周长浩.CT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效果对比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 7(17):154-156.

[4] 狄群,蔺田芳,张烽,.PWI-MRI技术在对脑肿瘤诊断及术后效果评价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 7(2):98-100.

[5] 梁美琪.乳腺肿瘤诊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效果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