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行为及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观察
摘要
关键词
饮食行为及管理;高血压;血压控制
正文
高血压是指人体静脉和动脉的血液压力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来控制其血压,并减少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风险[1]。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及管理对于血压控制起着重要的影响[2]。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高胆固醇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积聚、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及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从而使得血压升高[3]。相反,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低盐饮食、高纤维饮食和富含膳食钾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此外,适量的摄入钙、镁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也有助于血压的控制。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体内钠含量过高,进而使得体内液体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许多高血压患者存在较高的钠摄入量,例如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咸菜等,因此,减少盐的摄入对于控制血压至关重要[4]。适度增加钾的摄入可以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一些高钾食物包括香蕉、土豆、豆类、蔬菜等,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有助于平衡钠和钾的比例,从而减轻血压负担。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血脂情况,过量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血管壁硬化和血浆黏稠度增加,因此,控制脂肪的摄入对于保持良好的血脂水平和血压控制至关重要[5]。适量的纤维摄入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帮助排泄体内废物和毒素,减轻便秘等问题,同时,高纤维饮食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酗酒会引起高血压和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酒精的摄入量,甚至最好完全戒酒。高血压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同时,细嚼慢咽,避免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6-7]。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本院100例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饮食行为及管理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占50例。观察组:男、女各为29、21例,年龄51-77(63.84±6.52)岁。对照组:男、女各为26、24例,年龄48-80(64.21±7.79)岁。两组间的基础病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简单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并提醒患者遵照医嘱按量、按时用药,不能擅自改变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要有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实施饮食行为及管理护理,如下:①饮食指导: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偏好和文化背景来定制饮食计划。建议减少摄入盐分和饱和脂肪,增加摄入膳食纤维和钾等有益元素。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按时吃饭,戒酒、戒烟,吃饭的速度不要太快,要注意控制油炸类、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的摄入,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节食。不能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也不能吃过夜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鱼类、瘦肉等,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比如麸皮、蚕豆、冬菇、紫菜等。吃饭的时候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要有不好的情绪,以免影响到身体的消化和代谢。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鼓励患者尽量减少加盐的使用,并选择低钠食物,避免高盐食品如咸肉、罐头食品和腌制品等。适量控制饮食热量,过度肥胖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建议患者合理安排三餐,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摄入总热量,并根据需要适量减轻体重。鼓励多样化膳食,推荐患者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压。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对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提高血压。建议患者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改善血压控制。③合理安排三餐并严格控制体重:要严格控制卡路里摄取,晚饭不吃太多,每顿饭中间不吃太多的零食。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要与三餐的1/3、1/3、1/3相匹配。肥胖症和体形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风险因子,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使患者的体形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1.3观察指标
①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测定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
②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护理后患者生命质量评价,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析,对比分别采用t和检验,分别以(
)和(%)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血压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压指标比较(,mmHg)
组别 | 收缩压 | 舒张压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n=50) | 156.79±10.32 | 124.50±5.64 | 98.47±4.58 | 81.21±2.43 |
对照组(n=50) | 158.08±10.26 | 138.71±5.55 | 97.63±4.80 | 87.58±2.40 |
t值 | 0.6268 | 12.6984 | 0.8953 | 13.1882 |
P值 | 0.5322 | 0.0000 | 0.3728 | 0.0000 |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85.68±3.54)分、(82.37±3.29)分、(81.86±4.05)分、(67.94±3.48)分,对照组分别为(75.26±3.44)分、(67.42±3.18)分、(72.74±3.91)分、(59.70±3.52)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 社会功能 | 总体健康 | 生理功能 | 情感职能 |
观察组(n=50) | 85.68±3.54 | 82.37±3.29 | 81.86±4.05 | 67.94±3.48 |
对照组(n=50) | 75.26±3.44 | 67.42±3.18 | 72.74±3.91 | 59.70±3.52 |
t值 | 14.9268 | 23.1033 | 11.4555 | 11.7712 |
P值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3.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会不断升高[8]。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原因造成的,而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其它疾病或者是药物所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至关重要[9]。以下是血压控制的重要性:①预防并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包括心脏病、中风、冠心病等。通过控制血压,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10]。②保护器官功能:高血压对多个器官的损害较大,如心脏、血管、肾脏和眼睛等。通过血压控制,可以减轻这些器官的负担,保护其功能。③延长寿命:高血压是导致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控制血压可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1]。④改善生活质量: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进行血压控制,常常会出现头痛、眩晕、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2]。通过血压控制,可以减少这些不适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收缩压分别为(124.50±5.64)mmHg、(138.71±5.55)mmHg,舒张压分别为(81.21±2.43)mmHg、(87.58±2.40)mmHg,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5.68±3.54)分、(75.26±3.44)分,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2.37±3.29)分、(67.42±3.18)分,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81.86±4.05)分、(72.74±3.91)分,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67.94±3.48)分、(59.70±3.52)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饮食行为及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饮食指导,医生或专业人士可以向患者提供与高血压相关的营养知识和建议,例如,减少钠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饮酒等,这些指导有助于患者了解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并避免高血压的诱因。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稳定的关键,例如,逐渐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要想降血压,就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吃一些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少吃一些糖分、咖啡因等[13-14]。合理安排三餐对于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规律的进食可以帮助控制血压,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建议患者每天三餐按时吃,并避免过量摄入食物。体重与血压有密切关联,肥胖和超重都会提高患高血压的几率,所以对高血压病人而言,维持一个合适的体重是很重要的,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达到并维持适宜的体重,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1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行为及管理护理,可以达到较好的血压控制的目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朱珊,唐姚,林皞,王寒清,张燕萍,张文昌,张晨韵.饮食行为及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6):174-177.
[2] 翟智华,冯玫,王海玲.知信行模式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饮食行为管理的作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 14(10):1259-1262.
[3] 龚艳,杨莉琴,张霞,鲁红波.自我效能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6):2983-2987.
[4] 孙爱维.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保健文汇,2020,(27):65-66.
[5] 刘颖.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 44(7):697-700.
[6] 程苏.同质化集群饮食行为管理对合并高血压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相关指数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16):3-5.
[7] 陆菊萍,罗纯薇,许靖雯,谭佳叶.饮食-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9):139-141.
[8] 陈丽.健康素养对高血压患者居家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4):0162-0165.
[9] 许海连.分级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作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8):0210-0213.
[10] 陈婕琳,王瑾悦,冷爱华,王倩倩,张慧.中医养生理论结合5A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和饮食行为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1,23(3):264-267320.
[11] 张思溪,谭红专,杨礼芳.社区管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与血压控制的关系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0):0161-0164.
[12] 李磊,侯莉芳,蔡晓飞,袁瑞,陈丽婷,段莉萍.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压控制的关系[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0):219-220.
[13] 谷霞,贺玉荣,赵娜. 社区护理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评价分析[J]. 饮食保健,2020(51):13-14.
[14] 陶来宝.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行为方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56-58.
[15] 薛娟,雷明霞.医院-社区-家庭健康管理模式结合知信行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认知,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9):158-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