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工作中进行营养干预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陈炯1项黎霞2王霞3

1-3天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童保健科 浙江天台 317200

摘要

目的 探究儿童保健工作中营养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开展保健工作的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抽签法分2组,50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健指导,观察组则联用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家长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保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大运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身高、体质量、胸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铁、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保健工作中,营养干预可改善儿童营养状态,减少营养性疾病发生,促进其生长发育,并提高家长保健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儿童保健工作;营养干预;生长发育;满意度

正文


前言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个体具有极高的可塑性,智力、运动、社交、体力等均会在儿童时期快速发展[1]。故而儿童阶段也是人类生长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未来。但儿童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较弱,且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若无良好的保健干预,很容易出现营养性、感染性疾病,影响生长发育水平[2-3]。本文即探究儿童保健工作中营养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新思路,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开展保健工作的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抽签法分2组,50例/组。

对照组中,男孩27例,女孩23例;年龄(7.42±1.66)岁,最高12岁,最低4岁。

观察组中,男孩26例,女孩24例;年龄(7.45±1.63)岁,最高12岁,最低4岁。

两组常规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足月分娩儿。生长发育符合正常水平。无先天性疾病。家长知晓研究,自愿参与。

1.2.2排除标准

智力异常儿童。脑瘫儿。剖宫产后且发生窒息的儿童。合并严重病变的儿童。有遗传性疾病的儿童。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儿童予以常规保健,具体:本院利用互联网系统为儿童建立档案库,并开展多学科合作,由营养师、儿童保健医师等医护人员共同分析儿童数据,明确儿童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如指导家长控制儿童的饮食(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定期携带儿童进行体育活动(跑步、踢球、骑车等活动)。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家长对儿童饮食、体重等发育数据进行统计,叮嘱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复诊,由医护人员通过《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4]评估儿童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基于数据分析,合理调整儿童保健方案。

1.3.2观察组

本组于常规保健基础上联用营养干预,具体:(1)组建营养干预小组:本院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营养医师、保健医师等工作人员组成儿童营养干预小组,组内成员均接受儿童保健知识培训,提升儿童保健能力;并结合儿童资料、文献资料,集中讨论,分析儿童该阶段身心发展特点、营养需要求,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2)个体化营养干预:本组儿童年龄为4~12岁,营养干预小组大致依照儿童年龄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即4~6周岁:该阶段儿童需严控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并尽可能控制日饮食为乳制品400 mL、豆制品25 g、动物性食物120 g、谷类250 g、蔬菜和水果400 g,同时需帮助儿童养成规律饮食习惯,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喜欢吃零食、吃掉地上的食品等。7~12周岁:该阶段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饮食调节工作需更加严格,儿童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需占总食品能量的55%~65%、25%~35%,还需增加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确保饮食结构多样化、均衡化。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

统计儿童保健期间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主要有佝偻病、营养性贫血、低蛋白血症三类。

1.4.2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

参考资料[5]。采用自制量表,对健康指导、儿童生长发育、疫苗接种情况等内容提问。总分100,以分值划分: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0~59分)三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1.4.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

参考资料[6]。使用《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以及患儿体检结果进行发育评估。

量表纳入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大运动能力四项内容,单项分值100,得分越高,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越好。

体检结果含身高、体质量、胸围三项指标。

1.4.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

于干预前、后取患者肘部静脉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测定血红蛋白、铁、锌三项指标的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x±s),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1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佝偻病

营养性贫血

低蛋白血症

总发生率

对照组(n=50)

1(2.00)

2(4.00)

1(2.00)

4(8.00)

观察组(n=50)

0(0.00)

0(0.00)

0(0.00)

0(0.00)

X2

-

-

-

4.1667

P

-

-

-

0.0412

2.2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保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家长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50)

16(32.00)

27(54.00)

7(14.00)

 43(86.00)

观察组(n=50)

20(40.00)

29(58.00)

1(2.00)

49(98.00)

X2

-

-

-

4.8913

P

-

-

-

0.0270

2.3两组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大运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身高、体质量、胸围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3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比较(`x±s)

组别

身高(cm)

体质量kg)

胸围cm)

对照组(n=50)

125.54±2.17

133.26±3.27

30.12±2.88

32.96±2.90

61.88±3.75

64.02±3.77

观察组(n=50)

125.60±2.12

136.98±3.46

30.15±2.86

35.02±2.93

61.90±3.72

67.05±3.80

T

0.1399

5.5253

0.0523

3.5334

0.0268

4.0026

P

0.8891

0.0000

0.9584

0.0006

0.9787

0.0001

续表:

语言能力(分)

社交能力(分)

精细运动能力(分)

大运动能力(分)

80.15±2.22

86.42±3.08

81.45±3.63

87.05±4.03

84.05±3.02

89.74±3.33

79.77±3.78

84.06±4.04

80.18±3.25

92.17±3.56

81.40±3.59

92.97±4.14

84.08±3.06

94.28±3.49

79.80±3.74

89.98±4.33

0.0539

8.6371

0.0693

7.2454

0.0493

6.6551

0.0399

7.0686

0.9571

0.0000

0.9449

0.0000

0.9607

0.0000

0.9683

0.0000

2.4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铁、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4。

4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x±s)

组别

血红蛋白(g/L)

铁(umol/L)

锌(umol/L)

对照组(n=50)

114.02±2.25

117.26±2.34

12.38±1.79

15.22±2.02

11.18±1.23

13.55±1.72

观察组(n=50)

114.05±2.22

121.48±2.96

12.40±1.76

17.06±2.05

11.20±1.21

15.72±1.96

T

0.0671

7.9083

0.0563

4.5208

0.0820

5.8842

P

0.9466

0.0000

0.9552

0.0000

0.9348

0.0000

 

3.讨论

儿童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但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因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个体认知有限,多自护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感染,出现感染性、营养性疾病,影响生长发育水平[7]。因此,为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临床多推荐开展儿童保健。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儿童保健行业起步较晚,诸多医护人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知尚不足,儿童保健干预措施较为简单,导致常规保健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儿童营养补充呈现两极分化(营养不良以及营养过剩导致肥胖)[8-9]。而研究证实,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度均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应当把控儿童营养补充要求,方可有效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10]

本文中,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较对照组低,干预后血红蛋白、铁、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便证实了儿童保健工作中营养干预的的有效性,与临床研究[11]结果大致相同。分析原因:通过营养干预,本院能够组建营养干预小组,基于儿童年龄、身体发育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补充计划,避免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情况,从而改善儿童机体营养,减少营养性疾病发生。

而观察组干预后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大运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身高、体质量、胸围高于对照组(P<0.05)。则进一步凸显了儿童保健工作中营养干预的优势。这是因为,与常规保健相比,营养干预能够依照儿童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儿童个体的差异制定保健措施,有效提高了营养补充的科学性,满足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需求,从而促进了机能的发育,提升智力、运动能力,增强社会交往的信心。

而观察组家长保健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家长对儿童保健中联用营养干预更加认可。这是因为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满足儿童营养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并帮助家长正确认知儿童营养干预的重要性,提升家长儿童保健参与度,从而提高了家长的保健满意度。

综上所述,儿童保健工作中联用营养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儿童营养状态,减少营养性疾病发生,促进生长发育,还可提高家长的保健工作满意度,利于医院口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效燕.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9年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12):85-87

[2]郭柏玲,潘月英,苏桂红.基于个体化营养干预的儿童保健服务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5):88-90.

[3]汪兴玲,陈志玮,韦淑飞,等. 个体化营养干预联合儿童保健改善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效果[J]. 江苏医药,2021,47(7):669-672. 

[4]梁香丽. 儿童体质指数定期检测及骨密度测试在儿童保健发育中的应用价值[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4):18-19.

[5]王妍.儿童保健护理对社区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2):82-84.

[6]张津.儿童保健护理管理中实施营养指导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36):55-58.

[7]邓祖丽颖,朱庆华.2022年郑州市区3~7岁儿童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5(2):165-168.

[8]裴艳莹.儿童保健干预在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中的应用及儿童发育商改善与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2):105-106,112.

[9]黄晓凤,郭丽纯,欧丽华.采用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04-105.

[10]张倩. 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6):141,147.

[11]韩玉杰. 营养指导在儿童保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1,18(10):199-2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