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助产;新生儿;锁骨骨折;护理
正文
新生儿锁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因为助产过程中胎位不正确提升了分娩难度,从而过度牵拉新生儿肩部产生[1]。新生儿锁骨骨折对于护理人员而言,护理难度较大,同时会损伤新生儿。由于新生儿锁骨骨折在临床并无明显现象,极易出现漏诊,为此无法进行有效治疗,降低新生儿后期的生活质量。为此阴道分娩助产顾聪中,需要加大预防性护理。此次研究分析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中男性/女性为28例/22例,孕周38-41周,平均为(39.5±1.8)周,平均产程时间(9.4±1.7)h,观察组中男性/女性为30例/20例,孕周37-40周,平均为(39.0±1.6)周,平均产程时间(9.2±1.6)h。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基线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予以心理支持,提升产妇分娩自信,并依据产妇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剖宫产。观察组进行预防性助产护理模式,内容如下:
助产护理。①娩肩技巧。分娩出胎头后,对呼吸道进行清理,帮助胎儿进行旋转,双肩径和骨盆出口保持一致,确保会阴的基础上接生人员指导产妇宫缩过程中正确采用腹压,左手对胎颈部进行下压,对胎颈缓慢牵引,致使前肩自耻骨弓下分娩至胎儿肘部,而后托颈向上,后肩自会阴前分娩出。②肩难产的识别以及处理。分娩出胎儿头部后,如果出现胎颈回缩,胎儿颏部对会阴位置紧压,因选择压前肩方法和屈大腿方法,并且将娩肩方法改进,帮助胎儿分娩出前后肩。③脐带绕颈处理。如果发现脐带绕颈者,告知孕妇不要使用腹部压力,绕颈1周后,比较松弛,可以用手将脐带顺着胎儿的肩膀往上推,也可以从胎头抽出,绕2到2周以上,用2把止血钳将脐带从中间切断。④体重加大以及阴道难产新生儿。检查时,新生儿采取仰卧位,头放在中间,检查者站在新生儿脚边与新生儿的脸对着,由外到里沿着锁骨摸诊,细心地感受左右锁骨的轮廓是否清晰、是否对称。如果摸到两侧的皮肤不对称,以及锁骨的增厚和朦胧感,就需要密切注意。触摸骨折部位时,孩子有没有哭闹,是否出现肿或者压痛,观察骨头摩擦情况;观察两臂运动情况。患侧由于运动时的疼痛,可表现为假性麻痹、痛肢紧贴胸腔等,一定要用X光来确认位置。
锁骨骨折护理。①对于锁骨骨折新生儿喂养姿势较为重要,如果哺乳姿势不正确会影响骨折愈合,严重者会出现骨折位置错误,并且产生并发症,应采用抱球式或者健侧卧位姿势进行哺乳。②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体会。当新生儿出现锁骨骨折时,会有异常的哭闹,特别是在移动患处的上臂位置时,哭声会更加剧烈,这说明新生儿的锁骨部位已经出现了骨折,导致上肢的活动受到了限制,并且会有局部的肿胀或者是淤血,在拥抱的时候,反射很少或者是完全消失。新生儿锁骨骨折最早可以发生在孕妇生产的时候,在生产的时候,会有肩膀娩出的时候,会有骨头断裂的声音,也有一些新生儿会在产后24小时之内被发现,或者是在 X线检查中被诊断出来。③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于产后,是一种急性应激事件,不仅增加了儿童父母的经济负担,还会导致产妇及家属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有些孕妇及其家属对此无法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所以要做好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患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该疗法简便、疗效好。一般6-12个月就能完全塑形,就算出现了严重的短成角畸形,也可以随着肢体的应力变化而自动塑形,以后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畸形,对以后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④对新生额肢体血运和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关注是否出现存在臂丛神经损伤和麻痹等表现,如果出现以上表现及时上报。并通过8字绷带对新生儿进行固定,对腋下皮肤护理进行注意,并予以红霉素软膏,以免出现皮肤糜烂。对新生儿进行集中操作,动作需要轻柔,穿衣过程中需要先穿患侧,以免对患儿频繁搬动。
出院指导。新生儿以及母亲均一起离开医院。出院后,要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个体化的教育,加强对孩子的喂养、洗澡等护理知识的指导,同时还设立了一张随访联系卡,让孩子的父母和医务人员保持联系,并让他们去医院复查,在产后4-6周进行回访,跟踪孩子的患肢愈合。
1.3评估指标
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儿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以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组间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进行评估。
1.4锁骨骨折表现[2]
手腕肿痛,特别是手掌弯曲时受到限制。在严重的骨折移位下,可形成餐叉形畸形,也就是手腕背部有突起,手掌向外突出。尺骨茎突的形态学改变。手腕变宽,手掌移到桡侧。尺骨下端突伸,桡茎突上抬至尺骨茎突,或高于尺骨茎突。远端有触痛,可以摸到桡背处的骨折,粉碎的骨折可以摸到骨擦音。
1.4统计学
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呈现组间数据,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以卡方和t值进行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如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锁骨骨折发生率
观察组新生儿进行护理后3例出现锁骨骨折,比例为6%,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护理后10例出现锁骨骨折,比例为20%,对比两组数据X2=4.3324,P=0.037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2满意度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进行护理后以96%和82%呈现满意度,对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50 | 29(58) | 19(38) | 2(4) | 48(96) |
对照组 | 50 | 23(46) | 18(36) | 9(18) | 41(82) |
X2 | 5.0051 | ||||
P | 0.0252 |
3讨论
随著社会的进步,产科品质愈来愈为人所重视,而优生与减少新生儿产伤率,更是备受瞩目。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往往被医护人员和父母所忽视,若未能早期诊断及治疗,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新生儿锁骨骨折是由助产技术所致,常引发医疗纠纷,不仅对新生儿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心理压力,还会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助产技术和护理,才能有效地防止新生儿锁骨骨折。
伴随围产医学的发展,高危妊娠的产前管理和阴道分娩中助产技术的提高,及近10多年来困难产钳助产术和臀位牵引术多己被剖宫产替代,但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尤其是顺产儿CF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新生儿产伤中值得关注的问题[3]。由于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临床上往往被忽视。虽然绝大多数新生儿锁骨骨折愈合满意,预后良好,但个别患儿也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重视。分娩过程中胎位的异常以及产程过长而采取的助产术是造成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因此产科工作人员在产前应准确判断胎位,在助产过程中应采取妥当的助产方式,切忌粗暴操作,以减少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
新生儿锁骨骨折与分娩分式、阴道难产、胎儿体重及助产技术有很大关系,阴道难产导致的骨折发病率显著高于阴道自然分娩及剖腹产。所以,分娩时难产是分娩的根本原因,而分娩伤则是由于机械因素引起的,所以助产方法是分娩伤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胎儿前肩没有完全娩出,过早地提起后肩,会使前肩锁部受到耻骨弓的挤压,从而导致锁骨骨折;不使用产力,单系接者向外侧转动,而另一只手则过于用力地护住会阴,致使前肩被抵住耻骨弓而导致锁骨骨折 T;因为接生的时候太过用力,导致自己的孩子锁骨断裂。持续的枕横位、枕后位或臀牵引,会使胎儿偏重。胎儿的肩围太大,当胎儿的前肩还没有完全娩出的时候,助产者就会把后肩抬高,这样就会导致前肩的压力超过锁骨,从而导致骨折。
要想避免和预防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必须要熟练掌握头先露和胎位异常的分娩机理,在接产时要注意避免暴力牵引。肩难产要马上采用屈大腿法,迅速将助产台打开,一人对会阴进行保护,一人娩肩,一人在产妇耻骨上方触及前肩部位向下加压,同时使用娩肩技巧的方法,不得惊慌.指导产妇用腹压,充分利用后矢状径娩出前肩。对于锁骨骨折的新生儿,要做细致的物理检查,才能及早确诊。在发生锁骨骨折时,应加强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让家长与新生儿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以减少或防止各种并发症,减少医患冲突。对于新生儿锁骨骨折,首先要做好拍照,然后到骨科会诊,同时要注意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肢体活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家庭、学校对于儿童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细致的出院教育和定期随访,不但可以加快骨折愈合,还可以增进医患感情,减少医疗纠纷。与此同时还需要正确评估产道和胎儿大小的关系。重视难产的处置:调整有效宫缩,在双手旋转的同时,要用心帮助胎心缓慢旋转。同时,要强化助产技术,仔细、系统地观察整个产程,掌握合适的分娩机转:按规范的操作程序,用左手轻柔的按压胎儿颈部,右手适当的保护会阴,使前肩从耻骨弓下先娩出,再用手扶着胎颈,使后肩从会阴前缘缓缓娩出[4]。在剖腹产时,要注意控制胎儿娩出的时间,不要盲目的抽取羊水,这样可以减轻子宫的压力,使子宫收缩,使切口缩小,不利于胎儿娩出。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将后肩缓慢的拉出,接着将颈部从前肩上拉出来。在临床工作中,应参照B超、骨盆、阴道等检查,仔细观察产程。对产程的进展要有严密的掌握,对异常的产程应进行及时的处理。助产时,胎肩娩出要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进行,左手轻轻向下压胎儿颈部,右手对会阴进行适当的保护,让前肩从耻骨弓下先娩出,然后再把胎颈向上提起来,让后肩从会阴前缘慢慢地拉出来。
综上所述,对于产科助产护理需要加大预防性护理的力度,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的同时,可保证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方慧,刘贤亮,苏凌耘等.健康教育路径在锁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05):497-501.
[2]黄叶青,陈辉琼,林小玲等.改进型换药车在锁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换药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23):140-142.
[3]张燕,吴翔燕,王秀等.路径化康复护理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06):69-70+73.
[4]蔡金花.适时功能锻炼在锁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生存质量的改善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1):143-145+149.
[5]段晓岷,臧丽莉,张小燕,崔丽茹,张洁新,洪天予. 影像诊断新生儿锁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8):14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