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冠心病;PBL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正文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之一。患者发病后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来改善病情。虽然此病无法治愈,患者后期仍需要长期服药,但只要合理控制就能避免病情快速恶化威胁生命安全。调查发现,冠心病的患病人群多见于老年人,自身缺乏足够的健康认知,因此会对坚持治疗、自我护理等工作无法做到位,所以促进患者康复也是临床主要护理工作之一[1]。从宣教角度出发通过建设PBL健康教育模式来强化患者的健康认知,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为了解PBL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开展2023.04-2023.12期间临床调查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70例冠心病患者参与统计,在随机分组法下分成常规组、实验组后分别应用不同护理干预方案,所有患者已确诊冠心病并由家属签署相关同意书,研究资料递交伦理委员会已通过。
常规组:男患20例、女患15例;年龄55-82岁、平均值(64.56±3.11)岁;病程1-16年、平均值(7.85±2.88)年。实验组:男患19例、女患16例;年龄54-83岁、平均值(65.07±3.20)岁;病程1-15年、平均值(7.90±3.00)年。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组:为患者讲解治疗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简单讲述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发展特点、健康知识,告知正确用药的方法,坚持科学规律的作息。
实验组:首先,组织PBL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以创办宣传栏、设立健康咨询台、发放传单、口头宣教等方式向患者做教育指导,按照患者可接受的方式选择宣教途径,沟通中注意表达方式简洁。由院内心血管内科医生和护士共同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患者介绍冠心病的日常护理方法和常用治疗方法,每周1次,连续进行2-4周。其次,制定PBL健康教育方案。收集此类患者的普遍治疗问题,了解个人康复愿望和健康教育需求,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解用药方案的不同阶段作用以及心脏功能锻炼方法,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制定科学饮食计划保证营养供给但不加重身体负担。最后,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责任护士需要每天对患者的健康认知状态进行评估,沟通能力较差者需要一对一宣教,用视频同步口头讲解方式进行,沟通能力较好者可以让患者倾向与病友沟通,重视患者反馈意见,及时解答疑问。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
数据处理应用软件包SPSS23.0,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T验证,表示:(±s),计数数据以X2验证,表示:[n(%)],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表1中,实验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
表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表(±s,分)
组别 | 例数 | 日常生活 | 健康行为 | 服药依从性 |
常规组 | 35 | 15.03±2.18 | 15.22±2.62 | 15.42±2.43 |
实验组 | 35 | 21.31±3.09 | 21.76±2.04 | 23.00±1.24 |
T | 9.825 | 11.652 | 16.438 | |
P | <0.05 |
2.2护理满意度
表2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表2:护理满意度比较表(n%)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较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常规组 | 35 | 15 | 15 | 5 | 85.71 |
实验组 | 35 | 24 | 11 | 0 | 100 |
X2 | 5.384 | ||||
P | <0.05 |
3.讨论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在治疗的同时患者无法很好的管理自身健康,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所以,在对症治疗的过程中为加强疗效,还要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视起患者健康意识的培养。通过PBL健康教育模式来落实相关教育指导,以患者为主体、问题为基础,形成启发式教育模式提高着治疗依从性,逐渐深入的贯彻健康教育内容,能让患者扎实的掌握更多冠心病健康知识,从而做到自我健康管理,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很好的控制病情变化,维持机体状态稳定[2-3]。
结果可见,相较常规组,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PBL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盈. 优质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 (18): 127-128.
[2]骆琳琳. 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 (33): 342-343.
[3]张园园, 阎艳.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 (25): 281-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