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温志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广东梅州 514781

摘要

目的:分析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22.3-2023.3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优质化护理,对照组间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各项恢复时间、心理状态评分(SAS、SDS)、生活质量评分(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并发症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项恢复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护理前组间无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护理前组间无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的护理能够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恢复时间,舒缓患者的消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推广意义深远。


关键词

结直肠癌;手术;优质化护理;生活质量

正文


胃肠道系统常见癌症之一包括结直肠癌。该病患病初期症状隐匿,病情发展下瘤体增长,会引发包括腹泻、便血等相关症状[1]。对此,腹腔镜根治术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结合对应的护理,能够促进康复的同时减少肿瘤再次发生。手术具有侵入性,患者在疾病及治疗的影响下会出现机体应激反应,导致酸碱失衡或电解质失衡,影响术后康复。优质化的护理为全新的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细化、优化,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2]。基于上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22.3-2023.3,样本量: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0例,男22,女18,年龄范围45-75岁,均值(60.25±3.21)岁;观察组:40例,男25,女15,年龄范围47-75岁,均值(61.33±3.74)岁。组间样本量可比,P0.05

纳入标准:经临床病理确诊;符合手术指征;基线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并发其他恶性肿瘤;免疫、凝血机制异常;既往胃部手术史;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安抚其情绪;紧密监测患者体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遵照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饮食。

观察组:优质化护理。(1)健康宣教:临床护理中,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可促进医患、护患交流,让患者知晓疾病知识。同时,健康宣教可以安抚患者的情绪,以播放视频、资料等形式,让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有所了解,知晓术后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消除患者的心理隐患。遇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通过交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深化患者的疾病认知,让患者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迎接手术,促进术后恢复。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需要主动与患者加强沟通,每天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上报,确保干预的时效性。针对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性格安静的患者多为其营造个人空间,提供书籍,让患者有安静的修养环境。性格外向的患者,引导其多与外界交流,以此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舒缓其负面情绪。

(3)饮食护理。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术后初期予以流食,逐渐过渡。黄豆、豆芽、绿豆、豌豆等豆类食物可适量多吃,此类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助于抑制肿瘤因子活动。同时,营养摄入应均衡,纤维素的摄入要适量增加,多吃胡萝卜、红薯、油菜等,以强化机体对癌细胞的抵抗能力。此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秉承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以此促进患者康复。

(4)用药护理。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避免用药不当影响恢复。期间,指导患者知晓用药禁忌,避免增加药毒性。

(5)造瘘口护理。无菌生理盐水局部清洁,首选无敏性造口袋。造瘘口护理时力道轻柔,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刺激。同时,无菌纱布沾取温和清洁液对造瘘口周围皮肤进行清洁,清洁后及时擦干,保持肤表干燥。

(6)肛口护理。术后,加强肛口干预,保持肛门管道超过吻合口。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此时患者肠道内压力增加。吻合口对炎症与水肿的适应力较低,加之术后可能出现肛管痉挛,此时吻合口受张力影响,容易发生肠内容物堆积。因此,术后应酌情扩肛,1/d

(7)疼痛护理。强烈的疼痛感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影响其睡眠,导致患者恢复不良。同时,严重的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升高其体内的激素水平,影响其体征的稳定性,延缓恢复时间。因此,术后疼痛护理非常重要。需要护理人员评估其疼痛程度,予以针对性的干预。疼痛度较低者可进行注意力转移、交谈等方式的减痛干预,疼痛度较高者可遵从医嘱予以镇痛药物,避免疼痛度过高影响患者顺利康复。

1.3 观察指标

(1)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

(2)术后各项恢复时间:导管留置、首次肛门排气、禁食及住院时间。

(3)心理状态评分(SASSDS):量表:焦虑、抑郁自评表,各表20题,4级评分法,分低为佳。

(4)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价表,共4项,各项100分,分高为佳。

(5)护理满意度:自拟问卷,满分100分;非常满意为80-100分,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5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体现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体现计数资料,检验。P0.05体现数值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并发症率

见表1,并发症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并发症率比较[n/%]

组别

切口感染

肺部感染

肠梗阻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观察组n=40

1(2.50)

0(0.00)

0(0.00)

0(000)

1(2.50)

对照组(n=40

2(5.00)

2(5.00)

1(2.50)

1(2.50)

6(15.00)

x2





3.913

P





0.047

2.2术后各项恢复时间

    见表2,术后各项恢复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

2 两组术后各项恢复时间比较[/d]

组别

导管留置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禁食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n=40

1.56±0.21

1.34±0.22

1.47±0.13

7.22±1.46

对照组(n=40

2.41±0.63

2.21±0.47

2.64±0.82

9.87±1.83

t

8.095

10.603

8.912

7.15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SASSDS评分

    见表3SASSDS评分,护理前组间无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组别

时间

SAS

SDS

观察组(n=40

护理

57.36±4.25

52.49±4.69

护理

36.49±3.21

34.28±3.82

对照组(n=40

护理

57.85±4.12

52.93±4.18

护理

45.66±4.08

41.88±4.30

护理前后观察组t/P

24.782/0.000

19.040/0.000

护理前后对照组t/P

13.296/0.000

11.653/0.000

护理后两组t/P

11.171/0.000

8.356/0.000

2.4SF-36评分

    见表4SF-36评分,护理前组间无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4 两组SF-36评分比较[/]

组别

时间

躯体功能

疼痛

社会职能

精神健康

观察组(n=40

护理

57.49±6.31

54.61±6.08

55.69±6.21

53.69±6.04

护理

77.89±7.32

74.89±7.16

75.13±8.54

74.97±8.17

对照组(n=40

护理

57.66±6.08

54.21±6.08

54.72±5.31

53.41±6.22

护理

67.23±7.14

65.79±7.07

65.28±7.04

65.23±7.11

护理前后观察组t/P

13.350/0.000

13.654/0.000

11.643/0.000

13.246/0.000

护理前后对照组t/P

6.451/0.000

7.854/0.000

7.573/0.000

7.913/0.000

护理后两组t/P

6.593/0.000

8.719/0.000

5.628/0.000

5.687/0.000

2.5护理满意度

    见表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n=40

23(57.50)

16(40.00)

1(2.50)

39(97.50)

对照组(n=40

20(50.00)

13(32.50)

7(17.50)

33(82.50)

x2




5.000

P




0.025

3 讨论

结直肠癌临床常见、高发,其发病与生活环境、饮食、大肠炎症性病变有关[3]。患病初期,患者基本无自觉症状,容易忽视其存在,导致早起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患病中期,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排便异常、腹痛等症状。患病晚期,患者会出现黄疸、肺转移等并发症状,危及其生命安全。结直肠癌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有助于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目前治疗结直肠癌首选手术,常见术式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术等,通过各种手术将瘤体切除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手术的病源性损伤较大,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4]。期间,为了确保患者能够良好恢复,保证手术效果,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欠缺针对性、系统性,临床应用效果较为限制。基于此,优质化护理应运而生。优质化护理是对常规护理的完善、改进与补充,围绕患者展开,强调在实际工作中护理责任制的落实,以充分满足患者实际的护理需求为目标,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人性化的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调节其不良情绪,坚定患者的治疗毅力,保障手术效果,优化护理服务效率[5]

结合本文研究,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各项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优质化护理以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来规避风险因素,减轻机体应激,促进并发症率的降低[6]。同时,优质化护理视患者为护理主体,从各个方面落实优质的护理干预,减轻手术操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合镇痛、饮食干预,可大幅促进机体各器官功能的恢复。优质化护理的核心在于提升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度,在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康复[7]。饮食、营养的干预可积极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为术后康复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且,护理后,参照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化护理立足于患者实际的护理需求,保证护理措施优质、高效,落实全面护理责任制,扭转传统的被动护理,优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不仅如此,优质化护理重在情绪状态对手术治疗的影响,加大力度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因此,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化的护理从各个方面出发,让护理干预更加多元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疏导其负面情绪,规避情绪给治疗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正向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有稳定的情绪面对疾病变化,建立完整的社会性,让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9]。多模式的健康宣教可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引导患者正视自己,建立其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护理顺应性[10]。此外,疼痛护理不仅可减轻疼痛,还可降低机体应激,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确保患者术后能够安全康复。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舒缓患者的消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水凤,林志宏,陈丽梅.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精准护理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12): 139-141.

[2]杜娜. 临床路径优质护理在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2, 32 (04): 110-111.

[3]韦冬艳,覃海琳,雷丽燕. 全程优质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 8 (03): 145-147.

[4]郑华,范琳琳,夏洪芬. 优质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J]. 黑龙江医学, 2021, 45 (24): 2640-2642.

[5]赵璐. 优质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研究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1, 50 (24): 3441-3442.

[6]马俊红.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 [J]. 医疗装备, 2021, 34 (12): 140-141.

[7]李黎.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9 (10): 107-108.

[8]秦艳艳. 全程护理联合护理小查房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 (04): 73-75.

[9]高影,周静.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 (35): 110-112.

[10]杨屹,张金培,李华等. 结直肠术后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方法探讨 [J]. 中国内镜杂志, 2019, 25 (01): 36-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