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产科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正文
全身器官功能障碍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并发症中不容忽视,若未能及时且严谨的处理,将对母婴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引发生死攸关的后果。产科医师和病患务必对此给予高度警觉[1]。众多研究表明,针对此类疾病的精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精神层面的双重压力,进而优化妊娠结局。在此背景下,前瞻性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策略崭露头角,其主要通过预先识别潜在的医疗护理风险和高风险因素,采取前瞻性和全面性的应对策略,从而构建起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系统机制[2]。本研究特别聚焦于本医疗机构接收的80位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此次主要的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讨并报告前瞻性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及其价值[3]。接下来,将详尽地呈现这一关键性发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择了120例在本院接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60名参与者,整个研究过程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严格审查和授权。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3-38岁,平均年龄(30.43±3.2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3-37岁,平均年龄(30.55±2.94)岁,入选条件包括:(1)符合2015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2)所有孕妇为自然受孕且确认为单胎妊娠;(3)参与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及可能的风险,并自愿参与;(4)参与者思维清晰,能够积极参与研究。而被排除的情况包括:(1)除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合并其他妊娠相关疾病;(2)选择剖宫产的孕妇;(3)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伴随其他并发症;(4)患有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5)存在严重器官功能障碍;(6)存在意识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向孕妇及其家属详尽传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其根本原因、典型表现以及可能的治疗路径。强调按照医生的专业建议,正确理解和执行降压药物和缓解痉挛药物的使用,同时强调密切关注药物反应,并留意任何可能的变化。在监控过程中,对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的心跳状况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出现异状,立即与主诊医师分享信息,并积极参与应急措施的实施。针对分娩过程,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围产期护理服务,比如预先讲解分娩时的关键要点和配合技巧,以及产后关于药物使用、饮食调整的全方位指导。
研究组施以前瞻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产前护理:①入院指导。当病人入住时,我们以亲切的接待方式迎接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地介绍医院概况、科室特色以及疾病的背景知识,特别强调产科的布局和紧急呼叫设备的操作指南,以便他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迅速求助。①环境优化: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洁净、宁静且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温度在适宜的18-21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60%之间,光线选择适度的昏暗,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并定时进行通风换气。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在病房内摆放他们喜爱的绿色植物和装饰品,以缓解他们对新环境的不安和恐惧。②病情监控:我们高度重视患者的健康状况监控,包括每日血压监测、体重记录、每周一次的尿蛋白检查,以及每四小时一次的胎儿和羊水状况跟踪。③用药教育:护理团队会详细解说治疗药物的用法、可能的副作用,让患者和家属充分理解遵循医嘱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我们会根据每位病人的实际需求,协助制定个性化的服药计划,确保他们准确无误地执行药物治疗。⑤生活指导。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食物偏好,设计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保证必要的营养摄取,严格限制饱和脂肪和总脂肪的摄入,并降低钠的消耗,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6克。建议患者参与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每日30分钟的缓步行走,以增强体质。在休息时,推荐采取左侧卧姿,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力。(2)分娩期间的护理:①第一阶段。密切监视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主观感受,以及子宫收缩的情况。通过交谈、听音乐或看视频等方式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有助于放松和减轻疼痛。同时,预先准备好急救设备和用品,确保应急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②第二阶段。协助患者找到舒适的待产姿势,鼓励自由体位分娩,并增强能量补给。支持产妇自主正确地用力,必要时采用会阴后-侧切、胎头吸引器或低位产钳辅助分娩,防止过度疲劳和延长产程。③第三阶段。胎儿出生后,迅速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再剪断,观察胎盘是否自然剥离,协助完整排出胎盘。同时,全面评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促进早期母婴接触和哺乳。(3)产后护理。产后1到10天内,子痫的风险仍然存在,因此需要持续密切监测患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血压。指导患者充分休息,避免刺激,并帮助她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维持情绪稳定。
1.3观察指标
血压监测分析:在干预前后,我们通过血压计精确记录受试者的静息状态下三次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读数,取平均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妊娠结果评估:对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窒息等潜在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进行详尽统计,以便全面了解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护理效果评价:分娩当天,利用产房内部定制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根据得分区间,将满意度划分为“高度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89分)和“不满意”(<60分),通过计算“高度满意”与“一般满意”案例的比例占总例数的百分比,来衡量整体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
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对比干预前后2组之中的患者的血压水平(`x±s)
组别 | 例数 | DBP | SBP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观察组 | 60 | 101.32±10.31 | 92.42±8.43 | 158.12±12.14 | 137.35±8.32 |
对照组 | 60 | 101.43±10.42 | 87.32±7.35 | 158.32±12.19 | 127.23±9.23 |
t | 0.0581 | 3.5321 | 0.0900 | 6.3083 | |
P | 0.9537 | 0.0006 | 0.9284 | 0.0000 |
2.2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后的满意度
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后的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后的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60 | 49 | 9 | 2 | 58(96.66%) |
对照组 | 60 | 36 | 8 | 16 | 44(73.33%) |
χ2 | 11.8105 | ||||
P | 0.0003 |
2.3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后的不良反应概率
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不良反应概率,观察组不良反应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对比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之后的不良反应概率(n,%)
组别 | 例数 | 产后出血 | 新生儿窒息 | 早产率 |
观察组 | 60 | 1(1.66) | 2(3.33) | 2(3.33) |
对照组 | 60 | 7(11.66) | 8(12.22) | 10(16.66) |
χ2 | 4.8214 | 3.9273 | 5.9259 | |
P | 0.0281 | 0.0475 | 0.0149 |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妇的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对母婴安全构成潜在风险[4]。在中国,9.4%-10.4%的孕妇合并妊高症,并且妊高症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重要死因。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看待问题,预先预测到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策,可以将不良的妊娠结局危险因素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产妇和婴儿的人身安全。有研究表明,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在保持孕妇血压稳定、提升情绪、改善妊娠结局以及优化分娩体验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了产科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保持其平静的心态,防止血压波动加剧,控制病情发展[5]。此外,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等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进一步证实了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优越价值,它不仅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改善妊娠结局,提升分娩的质量和满意度。因此,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至关重要。原因如下:在护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过程中,采取全面的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首先,实施多维度的健康教育策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鼓励产妇从不同渠道获取疾病知识,这有助于她们深化理解并积极参与自我保健行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6]。其次,运用精湛的沟通艺术和正面的交流,帮助产妇克服焦虑,促进身心放松,培养积极的心态,从而降低压力反应,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此外,充分调动和支持家庭资源,营造出如同家庭般的关怀氛围,增强产妇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其整体健康状况。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和血压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即启动针对性的药物疗法,并确保准确记录和解释药物使用情况,这样既能提高她们对治疗的遵从度,又能有效防止药物副作用,确保母婴的医疗安全,最终提升两者的健康指标。(4)分娩期护理,在针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策略中,我们着重于支持她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自然分娩,这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如儿茶酚胺的分泌,激发有节奏的子宫收缩,同时提升新生儿的氧气利用率,从而提升母婴的整体健康。此外,这种护理方法还能够提升产妇的自信心和自我照顾能力,提前预防产后问题,并加速康复过程。因此,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实施产科护理干预显示出显著的成效。它不仅有助于舒缓孕妇的负面情绪,降低血压波动,还能优化妊娠结果。这样的护理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应当广泛推广和应用,以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丹,石娴,邹文芹.家庭化产房结合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24):111-113+117.
[2]付炳珍,刘海田,王倩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产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4):121-123.
[3]许筠.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5):61-63.
[4]张敏.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及对子痫发生率的影响评价[J].名医,2021,(17):126-127.
[5]单映雅,袁菲菲,刘锦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延续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0):138-139.
[6]黄健梅,朱小梅.循证护理应用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3):254-255.
[7]苗洪梅.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7):198.
[8]陈惠娇.全程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03):47-49.
[9]陆海云.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81-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