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张琼

中日友好医院 100020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6月,入组心力衰竭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床边CRRT治疗,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24)实行优质护理,一组对照组(n=24)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头痛、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融入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床边CRRT治疗效果,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

护理;心力衰竭;床边CRRT

正文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患病后,将出现肺气肿、水肿、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针对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床边CRRT技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期间,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措施,也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式[2]研究由此展开,设计对照试验,引入优质护理方案选择对应指标,统计相关数据后进行量化表现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2年1月-2023年6月,入组心力衰竭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床边CRRT治疗,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24)实行优质护理,一组对照组(n=24)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8例,年龄60-86岁,平均(65.10±4.45)岁,病程7个月-4年,平均(2.14±0.5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18例,年龄60-88岁,平均(65.24±4.36)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11±0.61)岁;将以上各项资料统一分析,在利用信息技术解析结果,得到“可比较”许可,数据表现为“p>0.05”。

1.2方法

观察组配合优质护理:(1)CRRT治疗前护理:治疗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血压水平、心血管通路等,待患者状态良好,即可配合上机。(2)CRRT治疗中护理: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是否存在水肿等并发症症状,注意患者的呼吸状态,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需及时对症处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3)CRRT治疗后护理:治疗后,注意患者的生命状态,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出现不良症状,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床边CRRT治疗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按照医嘱要求配合患者完成床边CRRT治疗。

1.3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评估:对患者床边CRRT治疗的有效性评定护理效果[3],经治疗,患者各项突出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级(参考NYHA标准)较治疗前提高等级超过2阶,以上为显效,经治疗,患者各项突出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分级(参考NYHA标准)较治疗前提高等级改善1-2阶,以上为有效,未达到前述标准,以上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各项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该项目利用计算机配合完成,设置软件自动(SPSS20.00)运行,规范统计学规则:在计数资料中,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在计量资料中,统计方法-检验方式:“”-“t”,输入数据,如输出“p<0.05”,提示对应数据存在分析差异。

2结果

2.1护理效果评估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1护理效果评估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24

1458.33%)

937.50%)

1(4.16%)

95.83%(23/24

对照组(n=24

1041.67%)

833.33%)

625.00%)

75.00%(18/24

x2

-

-

-

4.1812

p值

-

-

-

0.0408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治疗期间头痛、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总发生率4.16%(1/24)低于对照组25.00%(6/24),(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的特点,给患者的诊疗带来的一定难度。床边CRRT治疗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技术,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进患者转归,同时在治疗期间,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4]

优质护理是针对患者的治疗内容,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通过床边CRRT治疗前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床边CRRT治疗时,通过优质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舒适度,预防因护理不当出现的各项意外事件;在床边CRRT治疗后,通过优质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水肿等各项并发症,一旦出现任何异常状况,即进行及时处理,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

综上,优质护理融入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床边CRRT治疗效果,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实践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红. 全程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1,9(2):75-77.

[2]何盼盼,罗晓燕. 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6(20):39-41.  

[3]杨孝英. 全程护理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床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5):118-119.  

[4]林娟.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31):61-63.

[5]夏茂红,孙露,施文文. 精细化护理在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2):37-40.


...


阅读全文